科技教育為青少年播下創新的種子
2021-06-02 09:23:41來源:重慶日報編輯:付意菲責編:石麗敏

  市委五屆十次全會提出,要培養更多創新人才。創新人才需要從娃娃抓起。近年來,南岸教育致力於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實現了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高中全學段,從班級到學校到社區的全域覆蓋,全區青少年科普率達100%。

  近三年,南岸區青少年獲得眾多科技類獎項,其中包括164個國際獎項,337個全國獎項,2849個市級獎項。

  目前,該區有5所市級科技示範校,2個市級特色科技工作室,1所全國首批十佳科技教育創新學校……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為青少年悄然播下科技啟蒙的種子。

  創新:讓科技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學習生活

  機器人、3D列印、模型製作……5月30日,南岸珊瑚小學的學生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拓展課程。

  近年來,珊瑚小學構建了三級同心圓課程體系,其中既有國家學歷課程中的科技課程,還開發了人工智能、機器人、模型等14門體驗拓展課程,以及創意發明、DI俱樂部、小實驗家等12門特長彰顯課程。

  每學期有1500余名學生參與到體驗拓展和特長彰顯的課程中,讓學生將廢舊材料改造為工藝品、玩具、生活用品,激發創新思維,培養環保意識;通過學習機器人發明史和團隊協作完成機器人組裝,讓學生感受科技之美。

  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重慶珊瑚中學組織學生參觀科普中心、南山植物園、科技館、展覽館,激發他們學科學、愛科學的情感。該校通過積極開展科技活動,舉辦環保徵文大賽,搞車模、航模、建模製作比賽等,讓學生學會寫實驗報告、調查報告,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為了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培養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南岸區既抓普及又抓創新,既抓校內也抓校外,逐步探索並完善了一系列青少年科技工作新舉措,培養了青少年動手、動腦的習慣。

  普及:44人的小學,人人都是參與者

  洪崖洞、解放碑、成都天府熊貓塔……4月28日,在第四屆“奇松杯”超級建築師·智創巴渝大賽的133支隊伍中,有兩隻特別的隊伍,他們是來自南岸區中窯小學的同學,雖然全校僅有44名學生,但同學們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有9名同學組成了兩個隊伍參賽。

  “我們堅持‘人人都是科技教育員’的理念,努力培養同學們的科創能力。”中窯小學老師秦佳説,學校從校長到老師總共只有10個人,他們都參加了南岸區舉辦的各類科創培訓,再利用每天的延時課教同學們科學知識,讓學校44名學生都參與到科創活動中。

  在超級建築師大賽上,同學們用積木現場搭建出李子壩輕軌站和喜來登雙子塔模型,參賽學生告訴記者,為了用積木“復原”出這兩座重慶的標誌性建築,他和同學們最近幾個週末都去李子壩輕軌站和喜來登觀察、畫圖,在老師指導下,畫出構造分解圖,並精確計算需要的積木數量……

  近年來,南岸區通過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已實現了科普教育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高中全學段、從班級到學校到社區全覆蓋,該區青少年科普率達100%。

  聯動:中科院院士當老師教科創

  “你們會經常仰望星空嗎?”5月24日,在重慶市第十一中學校文益堂舉辦的科學家大講壇系列講座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前圖書館館長、天文教育專家郭紅鋒老師講述了“中國天眼”(FAST)背後的故事,讓在場學生大開眼界。

  2018年,重慶市第十一中學校正式掛牌“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附屬科技中學”,並開設科技創新人才班,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景中任班主任,常態化開設深度課題研學、科學家大講壇、開展腦科學培訓等項目。

  此後,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楊國強、陳潤生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墨爾本大學教授Paul Mulvaney博士、國科大重慶學院博士生導師魏興戰博士、北京教育考試院科研辦扈岩博士等專家學者,相繼走進重慶十一中“科學家大講壇”,與師生們展開了面對面交流。

  近年來,南岸區聯動各類資源,共同推動科創教育,重慶郵電大學與南岸區南山珊瑚實驗小學,重慶交通大學與南坪實驗外國語小學,重慶市第二師範學院與南岸區香溪小學、江南新城南坪實驗幼兒園分別簽署《合作協議》,深化和拓展校地合作共建、協同創新。

  近日,南岸區啟動實施了“青英計劃”,重慶郵電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第二師範學院、重慶建築工程職業學院5所高校充分發揮高校在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上的優勢,為學生開展科普宣傳和培訓,發現並重點培養一批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優質中小學生,深入指導其培育優秀成果。(重慶日報記者 匡麗娜 王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