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40家引進類研發機構與本地創新主體結對共建
2021-07-14 09:45:38來源:重慶日報編輯:胡明珠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40家引進類研發機構與本地創新主體結對共建 簽訂結對共建協議90項、項目合作協議14項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張亦築)7月13日,引進科技創新資源與本地創新主體結對簽約暨科技成果對接會舉行。40家引進類研發機構與本地高校、院所、企業等創新主體分別簽訂了結對共建協議90項、項目合作協議14項,推動引進科技創新資源與本地創新主體精準對接、融合發展,加快推動我市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自2019年啟動實施引進科技創新資源行動計劃以來,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科學家(團隊)來渝“結親”的不斷增加,累計建設各類高水準研發機構59家。本次結對簽約和科技成果對接活動的舉辦,旨在通過引進機構科技成果在渝轉移轉化,與在渝企事業單位共建創新平臺、聯合實施重大項目等多種路徑,以“親上加親”的方式放大創新資源的溢出效應,進一步增強重慶科技創新的集聚度、活躍度、開放度、貢獻度、輻射度。

  活動現場,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重慶科創中心等40家引進類研發機構與重慶大學大數據與軟體學院、中國汽研、華潤微電子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分別簽訂結對協議書,將在科技前沿探索、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高層次人才雙聘共用、高水準科研平臺共建共享和創新文化交流方面開展結對合作。

  此外,引進類研發機構還發佈了涉及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積體電路、智慧製造、生態環保、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25個領域的160項科技成果。來自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的“雲大腦5G功能型無人車研發與應用”、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轉化醫學研究院的“全民智慧健康管理信息平臺”等9個項目進行了現場路演。

  其中,“雲大腦5G功能型無人車研發與應用”是利用鐳射雷達、機器視覺融合感知、雲大腦、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無人車的精準定位及全運營週期協同控制,在接駁、零售、物流、國防等領域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全民智慧健康管理信息平臺”是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實現居民健康管理,為居民提供集預防、治療和康復於一體的跟蹤式健康服務。

  當天,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等12家引進類研發機構還與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金康汽車等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簽訂了14項具體項目合作協議,將開展地質雷達波探測技術、飛秒鐳射器、儲氫設備、多用途無人船舶、微系統集成等合作研發。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