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川渝之間高速路通道將達到17條
2021-12-16 09:57:17來源:重慶日報編輯:付意菲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發展高峰論壇在渝舉行 到2025年川渝之間高速路通道將達到17條

  “做強綜合交通樞紐,把交通優勢轉化為産業鏈、供應鏈優勢,引導‘産城發展’”

  “氫能源是航空運輸的發展方向,這方面成渝兩地可以有所作為”

  “未來航空領域會重點關注‘飛行汽車’”

  12月12日,作為慶祝重慶交通大學成立70週年的一項重要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發展高峰論壇在渝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如何推動雙城交通一體化、綠色航空技術的發展、橋梁建設等話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把交通優勢轉化為産業鏈、供應鏈優勢,引導“産城發展”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交通運輸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作了《建設國際型交通樞紐 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報告。

  “大交通能帶動大産業。”翁孟勇認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品質發展,交通是基礎和紐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樞紐地位和作用是要增強區內經濟要素融合集聚,這就需要做強綜合交通樞紐,把交通優勢轉化為産業鏈、供應鏈優勢,引導“産城發展”。

  翁孟勇認為,要加強城市佈局規劃,做好城市建設規劃與交通規劃的銜接,“多規合一”;城市交通儘量做到“建管運養一體化”,避免服務上脫節;大力發展城市智慧交通體系,解決擁堵、停車難、乘車難等問題;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把城市的主幹道和廣大農村路網打通,共建交旅融合生態主體。

  氫能源是航空運輸的發展方向,可發展垂直起降的便捷航空運輸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應紅作了《未來航空運輸》的主旨報告。他認為,未來航空運輸重點是發展新能源綠色航空運輸。氫能源是航空運輸的發展方向,這方面成渝兩地可以有所作為。

  對於成渝地區山川河流多的情況,李應紅看好垂直起降的便捷航空運輸。“未來航空領域會重點關注‘飛行汽車’。”李應紅介紹,這種飛行汽車正常情況下在公路上行駛,在搶險救災的情況下可以作為航空飛行工具。可拓展重慶高速公路的服務區作為飛行汽車的起降地,以便從事救援、搶險等。據了解,目前,重慶交通大學綠色航空技術研究院正聯合有關單位,開展高原遠程物資投送無人機和民用飛行汽車等垂直起降飛行器的研究。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政清作了《在役橋梁的風致振動與控制》的報告。我國正在建設多座2000米級特大跨度橋梁,阻尼器的使用可以提升這些橋梁壽命。“一些大型建築也使用了阻尼器減振,電渦流軸向阻尼器還可用於天宮空間站的跑步機。”陳政清認為,重慶橋梁建設基礎不錯,湖南大學和重慶準備建一個研究院,探索開展相關合作。

  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定位,構建連接海內外的交通格局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學雷作了《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定位 譜寫四川交通運輸發展新篇章》報告。他稱,川渝兩地圍繞構建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斷深化合作,一批川渝省際國省幹線快速通道正在加快建設。下一步四川將依託成渝兩地的機場群,構建聯通全球的空中絲綢之路;加快建設成渝中線高鐵,構建雙核間3條高鐵、“雙六雙八”4條高速公路的大通道格局;加快推進內江至大足等高速公路建設,到2025年川渝之間高速路通道將達到17條,實現“雙核”至周邊城市1小時到達。

  重慶市交通局副局長李關壽作了《加快建設交通強市 打造國際門戶樞紐》的報告。他介紹,作為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重慶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並且有長江水運優勢,目前川渝兩地已聯合編制共建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實施方案等系列規劃,共同爭取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納入交通強國建設試點。

  李關壽提出,川渝兩地要構建好連接海內外的交通格局,對外南向做強西部陸海新通道,西向鞏固絲綢之路經濟帶,東向優化長江經濟帶通道,北向壯大中蒙俄通道,空中加密拓展國際航線;對內要著力強化樞紐的集散功能,著力打造10個具有較強國際服務功能的核心樞紐港站,共建軌道上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優化完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公路網絡。(重慶日報記者 李星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