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人來了”成重慶政策解讀金字招牌
2021-12-31 09:41:55來源:重慶日報編輯:付意菲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225場新聞發佈活動,1100余人次黨員幹部當面回應群眾“急難愁盼” “發言人來了”成重慶政策解讀金字招牌

  “從身邊小事到國家政策,有啥子不懂的,發言人都能現場作答,這樣的發佈活動接地氣、近生活、不枯燥。”在12月2日舉辦的“發言人來了——我為群眾辦實事”長壽區發佈活動中,市民周遠新這樣説。

  “領導幹部成了企業諮詢顧問,講得很專業,都是我們關心的事,這幾年機關單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越來越少,我們幹事創業的信心也更足了。”在“發言人來了——我為群眾辦實事”生態環保政策進工業園區專場發佈活動中,企業代表鄧巧玲很是感慨。

  為了更好地為民眾解讀政策,兩年來,重慶市政府新聞辦創新推出225場“發言人來了——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讓相關政策制定者、執行者變身“發言人”,走進城鄉社區、産業園區、大學校區,現場答疑釋惑,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該活動也成為我市黨史學習教育重要活動之一。

  堅持“三開放”實現“四個不設限”

  “發言人來了”發佈活動每場設置3個環節,即自我介紹、主題分享、回答提問,其中回答提問環節是重中之重,其目的就在於真誠面對群眾,用心用情溝通交流,滿足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市政府新聞辦介紹,活動始終堅持開放場地、開放觀眾、開放提問的“三開放”原則。

  發佈活動傾向戶外較為開放的公園、院壩、廣場、園區等場所,既體現活動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也能拉近群眾與幹部之間的距離。

  在開放觀眾方面,除了應邀參加發佈活動的當地居民,在戶外舉辦活動時,路過、圍觀的市民都可以舉手提問。

  開放提問則實現“四個不設限”:對提問內容不設限、對提問人不設限、對問答互動不設限、對提問數量不設限。

  在一問一答中,許多信息壁壘被打破——“小區對面施工吵得人睡不著,誰來管?”“總覺得家裏的水電氣表不準,跑得很快,怎麼辦?”“小區有分類垃圾桶,可還有居民不分類投放,怎麼辦?”“聽説小區附近要建手機信號基站,會不會有輻射,對居民身體健康有沒有影響?”垃圾分類、噪音擾民、電磁輻射……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卻是事關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大事”。“發言人”一個個耐心細緻地解答,把群眾的“問號拉直,句號畫圓”。

  據統計,在225場“發言人來了”發佈活動中,“發言人”們累計與2.3萬餘名城鄉社區群眾、企業負責人、大學生代表面對面交流,回答、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2000余個。

  倒逼黨員幹部服務群眾能力提升

  據統計,活動中新聞發言人和業務骨幹參與共1100余人次。各級領導幹部走進人民群眾,傾聽群眾訴求,接受群眾問詢。

  “老百姓在‘問’中監督,倒逼我們進步。”市市場監管局機電處副處長楊雲在11月密集參與了渝中、石柱、豐都、涪陵4場發佈活動,也是他在市場監管部門從業24年以來第一次有這樣與群眾面對面的機會。

  4場發佈活動下來,楊雲發現老百姓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很感興趣,但困惑不少。他將收集到的群眾意見向局裏反饋,接下來,市市場監管局將針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推出調研報告和規範管理地方標準,強化電梯加裝監管。

  25歲的市生態環境局科技標準處科員李連欣今年8月才入職,1個多月後,她就參與了4場發佈活動。李連欣告訴記者,當“發言人”對她來説鍛鍊最大的是不僅要有話説,還要有話好好説、有話説得好,“群眾視角”是必不可少的“內功”。

  李連欣所在的處室負責組織開展生態環境科學研究和技術工程示範、擬定生態環境地方標準並監督實施,“看似高高在上,其實與老百姓緊密相關,我現在對工作充滿熱情,更多了一份站在群眾角度思考問題的責任。”

  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處處長徐祖國表示,我市目前正在大力推動新聞發佈制度化、常態化、社群化、場景化,開展“發言人來了”發佈活動,是推動各級領導幹部適應場景化需求、轉換話語表達方式的重要舉措。“發言人來了”發佈活動能推動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市級部門的領導幹部走出機關門和“舒適區”,走進百姓家,也利於提升與群眾打交道的能力。同時,還能倒逼職能部門少講“不好辦”,多講“怎麼辦”,少談“研究看”,多説“馬上辦”,不斷提升服務群眾能力。

  “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正在建立

  最近,璧山區丁家街道正在對轄區600多盞路燈進行普查,已修復45盞損壞路燈。丁家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隊長魏代全告訴記者,這次路燈“大體檢”源於上個月“發言人來了”璧山發佈活動中的一次群眾投訴。

  在11月18日的“發言人來了”璧山區發佈活動上,有群眾向“發言人”提出惠民路上的3盞路燈幾天沒亮了。魏代全當場就記下了群眾反映的情況。第二天相關部門就到現場勘查,借高空作業車對路燈進行維修,第三天進行電話反饋,給了群眾一個滿意答覆。

  針對一些現場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市建立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跟蹤督查機制,凡現場無法回答、無法解決的,由市政府新聞辦、各區縣新聞辦牽頭協調市級部門、區縣政府解決到位,讓主動辦實事成常態。

  明年,我市還將把“發言人來了”發佈活動與推動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緊密結合,爭取納入全市民生實事工作統籌保障,將發佈活動打造成“我為群眾辦實事”品牌活動。

  目前,“發言人來了”發佈活動已成為重慶市政策解讀的金字招牌,不僅有重慶市政府新聞辦牽頭開展,各區縣、各部門也開始借用“發言人來了”品牌組織發佈活動。

  據了解,市級、區縣發佈活動每場直播收看量分別超300萬人次和100萬人次。其中部分片段還被製作成網絡“爆款”,社區民警製作的《戶籍在外地,身份證快到期了,該如何辦理?》抖音短視頻單條播放量超772萬,點讚量7.5萬;大足教委主任印國建發佈的雙減政策抖音短視頻,播放量超4000萬,點讚量100萬。(重慶日報記者 郭曉靜 張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