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川劇節在渝啟幕
2022-06-29 09:13:46來源:重慶日報編輯:付意菲責編:李金秋

  原標題:第五屆川劇節今日在渝啟幕 唱響藝術雙城記 共譜川劇新華章

  生旦淨末丑,演繹人間百態;昆高胡彈燈,唱盡人生百味。

  川劇藝術博采眾家,源遠流長,是川渝文化藝術中一張璀璨的名片,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一環。

  6月29日,以“唱響藝術雙城記,共譜川劇新華章”為主題的第五屆川劇節在重慶正式啟幕。活動期間,川渝兩地名家攜手,創新活動層出不窮,川劇藝術將迎來一個又一個令人難忘的高光時刻。

  川渝攜手,川劇節首次落地重慶

  據了解,本屆川劇節主體活動為期15天,川劇立體影像藝術線上展將持續到9月。在此期間,沈鐵梅、陳智林等12位川渝兩地梅花獎演員,以及數十位青年新秀都將悉數登場,帶來《李亞仙》《草鞋縣令》《中國公主杜蘭多》等劇目,讓廣大戲迷觀眾一飽眼福。

  “本屆活動是川劇節有史以來第一次走出四川,落地重慶。”中國劇協副主席、重慶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告訴記者,川劇節于1999年由原文化部批准設立,2018年,相關部門決定由川渝兩地輪流舉辦川劇節,每3年一屆。原定2021年在重慶舉辦的第五屆川劇節,因疫情原因,延遲到今年舉行。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推進,川渝之間的文化交流更加頻繁,成渝地區川劇界同呼吸共命運,共同書寫著川劇藝術的輝煌篇章。作為川渝攜手舉辦的文化盛會,本屆川劇節落地重慶,將有助於推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有助於川劇戲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有助於進一步擦亮川劇這張文化名片。

  對於重慶首次舉辦川劇節,沈鐵梅也表達了期許,“我希望借舉辦川劇節之機,在重慶培育更多觀眾,讓更多觀眾真正走近川劇、感悟川劇、愛上川劇。”

  據悉,本屆川劇節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指導,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重慶市川劇院承辦。

  走向世界,重慶川劇尋求更大發展

  重慶市川劇院從1951年誕生以來,始終紮根巴渝大地,以深沉的堅守,為中國川劇發展撐起了一片天,並帶領川劇走向了世界。

  近年來,重慶市川劇院相繼打造出新編現代戲《金子》、新編歷史故事劇《李亞仙》、新編革命題材劇目《江姐》等力作。同時,一批批人才不斷涌現:川劇領軍人物、“三度梅”獲得者沈鐵梅,優秀表演藝術家、梅花獎得主黃榮華、孫勇波、胡瑜斌,新生代優秀青年演員、梅花獎獲得者吳熙等。

  調動一切可能性推廣優秀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在年輕人中紮根,為此,沈鐵梅和她的同事們努力了近20年:川劇文化進校園、城市戲曲巡演、拍攝能進院線的川劇藝術片、製作手機殼和帆布包等川劇衍生品……令她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喜歡看川劇,有的已經成為川劇粉絲。

  不僅如此,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尋求更大發展的重慶川劇,也讓川劇的聲腔縈繞世界舞臺。重慶市川劇院登上美國“林肯中心藝術節”、荷蘭藝術節、加拿大“點亮多倫多藝術節”、比利時“歐羅巴利亞藝術節”、德國“威斯巴登國際藝術節”等世界頂級藝術交流盛會,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被文化和旅遊部作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典範,用行動詮釋了文化自信。

  根據傳統川劇《鳳儀亭》創作的室內樂《鳳儀亭》,正是川劇走向世界的一件傑作。它首次把原汁原味的川劇高腔和西方交響樂完美融合,驚艷了西方觀眾。交響川劇《思凡》,在川劇傳統唱腔、鑼鼓基礎上,融入長笛、雙簧管、豎琴、小提琴、大提琴、貝斯等眾多西洋樂器,呈現出交響樂與川劇的融合之美。

  交流傳承,共譜川劇藝術新華章

  在本屆川劇節上,觀眾們能欣賞到來自成都、瀘州、樂山、重慶等地藝術家們的近作,有講述紅軍在赤水河畔播撒革命火種的《赤水河畔》;有以故宮文物南遷故事為背景創作的《神秘的國寶》;有被稱為“中國版茶花女”的《李亞仙》;還有頌揚清正廉潔、一心為民好官的《草鞋縣令》。

  這種交流與互動,讓四川省文聯主席、四川省川劇院院長陳智林非常期待,“巴渝兩地,鄉音相親,血濃于水,共同舉辦川劇節,正是厚重的巴蜀文化情之所至的一次碰撞。川劇是川渝人民共同的瑰寶,地方文化的發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戲曲的發展迎來一個蓬勃的時代,我們要讓這些美好的東西活起來、火起來。”

  陳智林表示,川劇節也反映了川渝兩地在文化層面上的更多聯繫,成渝有很多有共性的東西,各自發展之後再整合,一定會形成新亮點,從而讓川劇發展綻放出更美麗的花朵。(重慶日報記者 趙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