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石柱:黨建引領“破難題” 荒地變身“希望田”
2022-09-20 14:59:07來源:人民網編輯:付意菲責編:李金秋

  在石柱縣黎場鄉秀才村,辣椒基地紅艷艷的辣椒挂滿枝頭,村民在忙碌著采收;新整治出來的撂荒地連片集中,煥發出勃勃生機;鄉村幹部走在田間地頭,醞釀農文旅融合發展計劃……

  創新機制

  探索整治荒地“新途徑”

  近年來,黎場鄉土地撂荒現象嚴峻。為破解這一問題,鄉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建立了“鄉主導、村主抓”機制,讓“黨建鏈”與“産業鏈”緊密相連,通過主動“造血”,全力推進撂荒地復耕復墾,進一步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有的土地沒人種、沒人管,那麼基層黨組織就應該種好和管好。”黎場鄉秀才村黨支部書記梁興全説。

  一指用力,不如聚指成拳。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為把撂荒地“種起來、活起來、管起來”,今年以來,秀才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戰鬥力和凝聚力作用,以“三變改革”為抓手,極力探索“黨建+基地+農戶”新模式和新途徑,把分散、零星、小塊的撂荒地綜合利用起來,在全力推進撂荒地整治工作的同時,將辣椒産業作為做大集體經濟的“蛋糕”,讓村集體強起來、村民富起來。

  “眾籌”資金

  種辣椒發展“紅色經濟”

  發展村集體辣椒産業,流轉和整治村民的撂荒地、購買化肥和種子、請村民務工都需要資金。資金從何而來?面對這一難題,村兩委幹部創新實施“黨建+眾籌”的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秀才村黨支部書記梁興全率先墊資4.9萬元,黨支部副書記陳娟、綜治專幹崔學蘭、本土人才李雪林、婦聯主席黎學蘭隨後每人墊資1萬元,為發展村集體産業提供了資金保障。

  “有了這8.9萬元作為啟動資金,我村在新明組流轉了203畝撂荒地,組織當地村民就近務工,在復墾後全部種植上了辣椒,讓撂荒地重新煥發出新活力。”談到發展村集體産業,梁興全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近段時間,正值辣椒採摘時節,一片片辣椒田經秋雨浸潤後如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充滿生機與活力,村民們置身於辣椒田裏,熟練地採摘火紅的辣椒。“從種植辣椒前期,我們就在這裡務工,現在又在這裡摘辣椒,每天還有工資,村裏發展這個産業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多。”村民們説。

  連片整治

  撂荒地蝶變“希望田”

  進入8月中旬以來,在秀才村的新明組和秀才組,挖掘機的轟鳴聲不絕於耳,務工村民在有序忙碌著。一塊塊平整出來後的撂荒地已連片集中,繪就了一幅舊貌換“新顏”的新圖景。這是秀才村為進一步擴大撂荒地整治規模,科學規劃、精準發力,走深走實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之路,在打造的千畝油菜種植基地。

  “做夢都想不到,荒了20多年的土地又‘活’了過來,現在不僅有土地流轉收入,還有務工收入。”村民高曉林説,辣椒産業發展起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村兩委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讓撂荒地“變廢為寶”。為此,秀才村結合村民的意願,集思廣益,拉開了規模化整治撂荒地、發展特色産業的帷幕,並決定打造千畝油菜種植觀光基地。

  “種好油菜冬季作物,既發展了村集體經濟,確保了一地雙收,又可帶動村民增收。”據介紹,秀才村正在緊鑼密鼓打造千畝油菜基地,其中包括今春已打造的203畝辣椒基地,在辣椒採摘結束後,就馬上用於種植油菜。黎場鄉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秀才村以油菜花為媒,還將致力於打造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通過“賞花遊”來帶動鄉村旅遊、民宿體驗、生態休閒等新業態發展,走出一條“以農興旅、以旅強農”的鄉村振興之路。

  “荒地‘耕’新産業旺,鄉村振興有盼頭。”看著村裏的撂荒地一天天蝶變成為“希望田”,村民陳時雲詩意般的話語裏飽含著興奮和自豪。(隆太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