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
2023-02-24 09:22:14來源:重慶日報編輯:付意菲責編:蔣碩

  原標題:重慶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 今年力爭科技型企業超過4.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7000家

  2月23日,2023年全市科技創新工作會召開。重慶日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年重慶將加快促進科技、産業、金融、人才良性循環,力爭全市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35%左右,科技型企業超過4.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7000家。

  高品質建設科創核心承載區,深入推進“一區一平臺”建設

  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明炬介紹,今年,重慶將高品質建設科創核心承載區,大力推進科學城和大學城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金鳳片區),著力構建“原始創新—産業協同—産業落地”創新體系,切實推動智慧製造、積體電路、軟體服務、生物醫藥等産業發展。大力支持兩江協同創新區聚焦“科創+産業”,圍繞先進製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産業方向,構建明月湖産業創新和協同創新生態體系。加快促進廣陽灣智創生態城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大力建設重慶腦與智慧科學中心,著力打造迎龍創新港,推動發展智慧終端、軟體信息、大健康、節能環保等産業。

  同時,持續實施《關於支持區縣科技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入推進“一區一平臺”建設,加快推動區縣科技創新。其中,支持中心城區發展人工智能、硅基光電子、衛星互聯網、氫燃料電池等未來産業,支持主城新區完善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製造業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兩群”大食品、大健康産業綠色化特色化發展,著力形成“一區一特色”。

  實施基礎研究發展行動,強化企業主導的産學研協同創新

  為切實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今年重慶將實施基礎研究發展行動,聚焦前沿、新興、交叉領域,加快在腦科學、量子科學、合成生物學等重點領域佈局。鼓勵一批科技領軍企業開展前沿性、引領性研究,支持設立市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加快建設重點實驗室、科技基礎設施、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和基礎條件平臺,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同時,重慶還將實施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行動,聚焦重點産業發展需求,組織實施汽車核心軟體、人工智能、高端器件與晶片、先進製造、生物醫藥等科技創新重大(重點)專項,強化企業主導的産學研協同創新,提升有組織創新能力水準,加快攻克一批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力爭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此外,重慶將加快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佈局建設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組織實施人工智能重大專項,打造智慧工廠、智慧城市等示範應用場景,一體化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場景、産業和生態。

  實施“雙倍增”行動,力爭科創板上市企業總數達到3家

  為加快培育更多創新型、高品質市場主體,今年,重慶將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把“雙倍增”行動作為全市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抓手,聚焦提升企業創新力和競爭力,構建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全社會參與、各類機構競相發力的工作格局,推動創新資源和要素向企業聚集,多措並舉、引育結合、量質齊飛。

  同時,實施《重慶市提升科技服務能力 推動科技服務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打造未來産業科創園,建設大型創新創業孵化社區和科技企業孵化園,實施科技成果進區縣專項行動,構建“點、線、網、面”成果轉化格局,加快重慶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力爭全市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保持15%以上。

  “為大力發展科技金融,重慶還將發揮政府基金的引導和放大作用,有效吸納社會投資,壯大科創培育基金。深化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試點,加大對科技型企業信貸支持。”明炬表示,重慶將持續服務企業科創板上市,力爭科創板上市企業總數達到3家。

  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

  為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今年,重慶將實施高水準科技人才集聚行動,依託科技型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加快引育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開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標準試點工作,完善外國人來渝工作管理服務,引進外國高端人才和華人科學家。深入開展“為科技工作者辦實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貢獻”行動,增強科技人才幸福感獲得感。

  “為優化科技人才發展環境,重慶還將實施《重慶市完善科技激勵機制的若干舉措》,向用人主體充分授權,積極為人才鬆綁,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明炬介紹,同時,持續開展減負專項行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加大支持力度。講好創新故事、宣傳創新典型,打造“近悅遠來”人才環境,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的生動局面。

  力爭今年技術合同成交額超750億元

  據介紹,為進一步優化創新生態,著力營造主體協同互動、要素順暢流動、資源高效配置的良好環境,今年,重慶將實施科技體制改革攻堅行動,將改革向關鍵、縱深、系統領域推進。

  圍繞企業發展這個重心,探索高校、院所與企業科研人員“雙向流動”機制,構建産學研用聯合創新體系。圍繞成果轉化這個焦點,優化科技成果國有資産管理機制,探索開展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改革,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和“先投後股”試點,促進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大市場,力爭今年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750億元。

  同時,重慶還將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行動,精心編制“一帶一路”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建設方案,高水準舉辦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高品質推進川渝科技合作,爭取創建成渝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著力推動“萬達開”協同創新示範區建設,高起點謀劃打造成渝中線科技創新走廊。

  實施新時代科學普及行動,出臺《重慶市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實施方案》,創新舉辦科技活動周、科普日等群眾性科普活動;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重慶日報記者 張亦築)

  數讀重慶2023年科技創新目標>>>

  全市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35%左右,科技型企業超過4.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7000家。

  全市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保持15%以上。

  今年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750億元。

  科創板上市企業總數達到3家。

  (數據來源:重慶市科學技術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