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首條穿長江高鐵隧道 重慶長江隧道進入盾構掘進施工階段
6月16日,渝湘高鐵重慶長江隧道“長江號”盾構機在重慶南山149米深的洞室內開啟,長江高鐵隧道正式進入盾構掘進施工階段。特約攝影 郭旭/視覺重慶
6月16日,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長江隧道“長江號”盾構機在重慶南山149米深的洞室內徐徐轉動刀盤,啟動難度最大的穿江作業,標誌著全國首條穿越長江高鐵隧道正式進入盾構掘進施工階段。
重慶長江隧道由中鐵二院勘察設計、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從重慶火車站起始,經行範圍下穿市政道橋、軌道交通線路、房屋建築、人防洞室、長江河谷、南山山體,隧道整體凸顯穿山、穿城、穿江、穿水的複雜特點,正線全長11.942公里,單洞雙線隧道,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為Ⅰ級高風險隧道。
中鐵二院重慶公司隧道專業高級工程師陳楊介紹,此次設計中創新運用大直徑盾構機在洞內組裝與拆解技術,解決了本項目盾構法施工受限于始發或接收場地瓶頸,為項目順利實施保駕護航。
重慶長江隧道是全國最長水下高鐵隧道,是長江上游第一條高鐵穿江隧道,被稱為“萬里長江高鐵第一隧”,其盾構段全長3845米,穿江區間長1282米。中鐵十四局項目負責人蔣威稱,為攻克難題,中鐵十四局項目以智慧化建造為引領,發揮十四局大盾構核心技術優勢,量身打造出一台泥水準衡盾構機,這是國內第一條完全在山洞裏面進行盾構機組裝、始發、接收並拆解的盾構隧道。
“重慶長江隧道在穿越長江主航道時最大水深有42米,最小覆岩厚度僅10米,最大水壓達到0.9兆帕,相當於指甲蓋大小面積上承受9公斤的壓力。”中鐵十四局項目盾構負責人孔玉清告訴記者,此次“長江號”盾構機刀盤直徑12.66米,總長142米,總重量約3500噸,採用多項最新配置和技術,比如開挖倉高精度氣液壓力平衡控制技術、高壓沖刷系統、帶壓重型刀盤、有害氣體自動化監測技術、主驅動密封自動壓力平衡技術等。
他介紹,這是公司首次採用大直徑盾構機在山體洞室內起吊、組裝、始發、拆解。組裝洞洞室長50米,最高29.96米,最寬25.54米,最大施工斷面613.6平方米,大洞室呈蘑菇狀結構,採用上部拱蓋複合式襯砌加下部邊墻錨桿擋墻疊合二襯結構,為國內首創。盾構機刀盤直徑12.66米,總長142米,總重量約3500噸,組裝及拆解作業空間小,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國內外無先例可循,業內無經驗可供借鑒,填補領域空白。
據了解,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渝湘高鐵重黔鐵路站前2標段,從重慶站引出,接入重慶東站,途經渝中區、南岸區境內,線路全長19.155公里,主要工程內容包含隧道3座,路基5段,橋隧佔比高達89.91%。目前隧道已貫通2座,橋梁下部結構已完成,正在進行梁部施工。
渝湘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八縱八橫”高鐵網中廈渝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近800公里,其中新建重慶至黔江鐵路,正線全長269.5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從重慶站引出,向東經渝中、南岸、巴南、南川、武隆、彭水,止于黔江,是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海西城市群間高速客運交流的通道。(記者 楊鈮紫 實習生 邱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