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裝配式建築應用走在西部前列 專家建言,要重視中小企業及初創企業在發展建築機器人産業中的力量
11月23日,“中國建造·慧享未來——首屆建築機器人大賽”活動之一、“智慧建造與建築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在涪陵區舉行。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近年來,我市著力推動“數字化設計、工業化生産、智慧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四大環節智慧建造技術應用,取得階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重慶裝配式建築實施走在西部前列,中心城區裝配式建築佔比達40%,榮獲國家裝配式建築範例城市稱號;智慧建造試點示範全國領先,發展全過程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應用項目1500余個、智慧工地4000余個、數字化建造項目150個,3個項目列入全國智慧建造試點項目,10項舉措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智慧建造可複製經驗做法清單。全市智慧建造産業蓬勃發展,創建6家國家裝配式建築産業基地,引進培育60余家智慧建造骨幹企業,形成1300億元産業規模。
如何加快推動建築機器人産業創新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肖緒文認為,我國建築機器人産業處於起步階段,研發攤子不宜鋪得過大,應針對具體部位、具體作業條件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發,重點解決一些特殊工藝。在他看來,雖然建築機器人不能替代所有的人工作業,但在施工條件差、勞動強度高、危險性大的項目中採用建築機器人,將是未來建築業發展的一個方向。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松山湖機器人産業基地創始人李澤湘説,我國智慧建造産業面臨BIM人才基數不足、上下游鏈條未打通、應用門檻高等挑戰,創新人才培養、場景應用和技術推廣等模式勢在必行。他認為,發展建築機器人産業,要重視中小企業特別是初創企業的力量。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渝建建築工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江世永表示,推廣建築機器人落地應用,可以提高施工品質和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安全風險,解決建築行業“用工荒”“老齡化”等痛點問題,是智慧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新賽道。智慧建造包括智慧設計、智慧生産、智慧施工、智慧運維4個板塊,在這些領域建築機器人研發、應用都大有可為。(記者 廖雪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