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技賦能 向“新”而行 重慶加快推動四大科創高地建設
1月5日,“天目一號”氣象星座15-18星在酒泉發射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完成中國航天2024年首秀。
“天目一號”氣象星座項目由航天天目(重慶)衛星科技有限公司研製,未來可服務於高精度數值天氣預報、遠洋航路氣象導航、智慧農業等諸多應用領域,助力重慶打造千億級空天信息産業集群。
發展新質生産力,要以科技創新來推動産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來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
“天目一號”只是一個縮影。當前,地區生産總值邁上3萬億元新臺階的重慶,正在以科技賦能點燃“強引擎”,加速向“新”而行,推動四大科創高地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推動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更多有辨識度的標誌性成果,讓科技創新“勢能”化為高品質發展“動能”。
高能級科創平臺
打造“4+5+M+N”體系 形成新的創新格局
去年7月,重慶市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大會召開,提出了“416”科技創新佈局,即:聚力打造數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綠色低碳四大科創高地,積極發展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16個重要戰略領域。
此後,我市推出了一系列“大動作”,聚焦四大科創高地建設,加快佈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一批前瞻性、引領性、交叉性的創新方向,搶佔科技創新的制高點。
高能級科創平臺,能集聚高端創新資源,在服務重大戰略需求、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中發揮著引領作用。
佈局建設金鳳、明月湖、廣陽灣和嘉陵江4個重慶實驗室,重組形成全國重點實驗室10個,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硅基混合集成創新中心取得階段性成果,北京大學重慶碳基積體電路研究院落地……高能級科創平臺提質發展,為高品質發展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動力源泉。
以金鳳實驗室為例。作為首個投入運行的重慶實驗室,金鳳實驗室以深耕“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診斷”服務全市打造生命健康科創高地,以催生精準診斷産業服務全市建設生命科學“新星”産業集群,已經在發揮著“引領”的重要角色——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並啟動實施“病理表型組學計劃”,組織跨學科跨領域的科技人才進行“大兵團”作戰,開展有組織科研,致力於攻克一個又一個關鍵技術;將原創的診斷技術、方法和産品推廣應用到臨床,形成新的産業增量,為産業發展提供新動力。
“今年,我們已實現單個團隊的轉化收益、股權融資雙雙突破1000萬元,在新診斷技術和科研儀器兩個方面,有兩個産品或將面市。”金鳳實驗室副主任徐輝表示。
為了進一步提升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質效,強化創新引領發展的使命擔當,目前,我市正在圍繞“416”科技創新佈局,打造“4+5+M+N”新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其中,“4”即圍繞數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和綠色低碳,按照“成熟一個、推進一個”原則,逐步啟動建設金鳳、明月湖、嘉陵江、廣陽灣4大重慶實驗室,打造標誌性的科創平臺核心載體,提升高校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能力,促進應用基礎研究與産業技術創新融通發展。
“5”即支持重點高校建設前沿技術交叉研究院,推動跨學科跨領域前沿技術研究和應用,加快我市在前沿技術的戰略佈局和成果轉化,為我市未來産業提供有效支撐。
“M”即重點打造100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
“N”即圍繞16個未來的前沿技術領域,重點打造1000個市級科技創新平臺。
“通過‘4+5+M+N’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建設,重慶將逐漸構建形成新的創新格局。”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稱。
關鍵核心技術
以重大(重點)專項為抓手 夯實“5+8”技術創新體系
前幾天,國産大飛機C919亮相新加坡航展,成為全場“最靚的仔”,引發了極高的熱度。
大飛機身上的玻璃,來自一家渝企——重慶鑫景特種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景特玻),它也是國産大飛機C919唯一的原片玻璃供應商。
鑫景特玻為啥這麼牛?這與企業堅定地瞄準重點領域技術難題,聯合高校、企業做目標導向的科技研發密不可分。
“鑫景特玻成立於2014年,從成立起,我們就意識到科技創新是産業創新的原動力。”鑫景特玻董事長白一波説,近年來,企業用於技術研發方面的資金已達數十億元,這對於一家中等規模的高科技民營企業來説,已接近極限。
但是,正是在這樣的“大手筆”之下,企業才有了如今豐碩的收穫——申請國內外專利35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282項,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生産工藝,産品可廣泛應用於電子顯示蓋板、航空與高速列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其中,公司研發生産的高性能航空玻璃,打破了國外廠商對高性能基礎材料的壟斷,實現了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去年,我市佈局實施了人工智能、高端器件與晶片、先進製造、生物醫藥、核心軟體5個重大專項,以及新材料、現代種業、生態環境等8個重點專項,設立項目137項,佈局解決關鍵技術問題311項、“卡脖子”技術問題60項,總投資達到39.8億元。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還將以重大(重點)專項為抓手,進一步夯實“5+8”技術創新體系,佈局新方向、新領域超過40%,推進原創性、顛覆性研究,力爭在一些重點産業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增強科技創新的效能,增強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動能。
科技成果轉化
“組合拳”助力加快構建全週期全鏈條市場化體系
去年11月底,重慶首個創新生態共治協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成立。該協會由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牽頭,吸引了轄區內孵化載體、高校、科研院所、仲介組織、龍頭企業、科技工作者等加入。
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石維娜説,共治協會成立的目的,是讓創新各環節的“實戰高手”多參與行業治理,推動各機構的優質資源共享,促進各主體的服務能力互補,幫助更多技術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共治協會還積極探索科創經紀人服務模式,來自孵化器、高校、科研院所的首批科創經紀人,已經正式上崗開展服務。
清數創基(重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焦鋒雷是首批科創經紀人之一,他不僅幫助一家智慧醫療領域的初創公司把産品應用到30家社區醫院,還在積極幫助兩個創新項目進行融資。
今年1月,首期明月湖“金種子”項目路演活動在兩江新區舉行,一批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和生物醫藥産業領域的項目同臺角逐之後,3個項目獲得“明月湖‘金種子’項目”稱號,在技術、財務、投資和政策申報等方面得到全鏈條跟蹤服務。
“兩江新區已組建了明月湖種子基金、明月湖畔創業投資基金、兩江科創基金等全鏈條基金體系,推出了科技成長貸、科技擔保貸等科技金融産品,打造了‘智匯兩江’‘明月湖’等雙創品牌,努力提供融資、融智、融才的全方位服務,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讓‘金種子’真正落地生‘金’。”兩江新區科技創新局副局長譚樂開説。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來源,但科技成果轉化鏈條長、環節多,涉及方方面面,常常面臨“不敢轉”“不想轉”“缺錢轉”等難題。
為此,今年1月,我市出臺加快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與産業化的“21條”,系統性解決上述難題,幫助高校科技成果跨越“死亡之谷”。
另外,加快籌建重慶市技術轉移研究院、重組升級重慶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加快建設金鳳科創園、提質發展大學科技園和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大力建設大規模專業型市場化科技企業孵化器……一系列“組合拳”已提上日程,甚至正在落地,加快構建全週期、全鏈條、市場化的成果轉移轉化體系。
“我們還將探索構建場景驅動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産力轉化的新範式,健全完善科技成果高品質供給、高效率轉化新生態。”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數讀>>>
2023年“成績單”
■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預計750億元、增長10%,研發投入強度預計2.45%
■綜合科技創新水準居全國第8位、保持西部第1位
■新增國家級科創平臺12個,爭取國家各類科研項目1121項、資金12.12億元,分別增長9.9%、20.14%
■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071家、新增科技型企業15535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分別達到7565家、58524家,分別增長19.2%、36.1%
■研發人員總量超過24萬人
■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865.1億元、增長37.2%
2024年“路線圖”
■全社會研發投入保持10%以上增長,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55%
■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分別突破8500家和6萬家
■技術合同交易額超過900億元
■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2件
■研發人員總量突破25萬人
記者張亦築整理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