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前,房地産市場優化政策等一系列舉措出臺,形成提振信心、為消費鬆綁的“組合拳”。據重慶市商務委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國慶節期間,全市消費總額比2023年同期增長7.3%。
重慶市房地産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10月1日至7日,中心城區商品房網簽面積15.93萬方,同比增長55.7%;成交金額16.04億元,同比增長47.1%。
回顧今年1月至9月樓市狀態,上海、北京、廣州、重慶等城市的部分高端改善項目表現矚目,展現了高端産品搶跑經濟新週期的底氣與能力。
在重慶,以華僑城·翎嶼等別墅項目為代表的高端産品,憑藉墅級配套的成熟均好,及其美好生活方式,自2023年以來持續受到市場熱捧,折射出高端改善産品作為資産配置真正“優質股”的卓越實力。
在2024年1月至9月重慶中心城區別墅市場佔有率榜單中,翎嶼以優異成績拔得頭籌;在500萬級至1000萬級別墅業態金額、套數、面積細分榜上,翎嶼亦表現搶眼,持續領跑重慶主城別墅市場。作為華僑城為重慶再次打造的現象級作品,從2023年面市至今,翎嶼為何始終保持熱銷,贏得重慶高凈值人群青睞?
翎嶼實景圖 供圖 重慶華僑城
“城熟”禮嘉 高端住區價值加速躍升
就區位而言,華僑城所在的禮嘉板塊,産商居旅一體化配套先行,不僅是重慶中心城區為數不多的“限高、限容、限産品”三限區域,更在高站位謀劃和高起點規劃雙加持之下,集聚了重慶三次北進過程中的各類頭部優勢資源,近10年來發展成為城市級新極核和翎嶼生長的熱土。
翎嶼實景圖 供圖 重慶華僑城
在區域發展方面,禮嘉所處的嘉陵江智慧創新灣區,依託得天獨厚的“兩江四岸”資源,成為重慶北區唯一一個政府規劃的灣區,與渝中半島、廣陽島等成為重慶中心城區城市發展主軸著力點之一。
在居住密度方面,2021年以來,禮嘉土地成交綜合容積率約1.9。亮相於兩江新區2024年土地推介會上的禮嘉規劃地塊,容積率僅約1.5-2.1。在生態環境方面,除約17公里嘉陵江江岸線之外,禮嘉半島還擁有“2湖9公園”,以及國家4A級旅遊景區重慶歡樂谷,區域內江、山、湖兼而有之,真正實現自然資源、旅遊資源全覆蓋。
天然資源稟賦、優渥的發展前景……禮嘉佔據了低密高端住區的先發優勢,也讓華僑城成為了禮嘉價值紅利兌現的先行者。
大城已成 兌現重慶豪宅市場新想像
深耕禮嘉10年的央企華僑城,帶著30余載水岸豪宅築造基因,以及在多個城市穩健佈局高端産品的經驗,以絕對的體量規模和多元高端業態優勢,成為禮嘉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在華僑城打造的約4平方公里生態文旅大城之上,擁有山川、溪流、峽谷、江灣、湖泊、濕地等自然風貌。重慶華僑城秉承“花園中建城市”的開發理念,通過公園分割各個組團,綜合綠化覆蓋率高達約40%,約3公里長的濱江休閒帶、運動生活公園、生態親子公園、歡樂谷與瑪雅水上公園在10年內逐一兌現,“一半公園一半城”的呈現,為城市高凈值人群創造更為貼合的全新生活方式。
翎嶼實景圖 供圖 重慶華僑城
伴隨著大城已成,帶著對重慶項目砥礪10年的珍視,華僑城在高端市場上不斷自我進階,推新迭代,為城市探索更具價值的産品,引領北區別墅改善風向。2023年,重慶華僑城別墅銷售突破7億元;翎嶼在售300萬元級疊墅、500萬元至1200萬元級江岸聯排産品,均持續領跑2023年重慶同總價別墅銷售排行榜。
城市級藏品 打造灣區原岸墅居範本
依託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的優勢,憑藉全維配套、精質現房、兼顧功能與審美等利好因素,翎嶼將現階段的價值確定性與未來成長性,“私藏”于灣區原岸墅居之中。
翎嶼實景圖 供圖 重慶華僑城
翎嶼位於華僑城的江岸線上,佔據約3公里的黃金位置,且無市政道路隔斷,能將整個江灣盡收眼底;周邊濱江休閒帶、生態親子公園、運動生活公園等多公園環伺,生態景觀資源豐富。
翎嶼實景圖 供圖 重慶華僑城
同時,翎嶼精心打磨産品品質,賦予業主更高品質的居住體驗。項目約0.7的容積率,僅400戶,其臺地形式別墅建築群,使居住體驗舒適度更高;約240米中軸景觀帶,三大臺地景觀,繪就一步一景,四季有景的生態畫面;兒童星際遊樂園、陽光大草坪、森林步道等豐富的室外公區,打破部分別墅區無公共交互空間的刻板印象;戶型設計在保留傳統別墅的私密性和生活方式同時,最大化提高空間舒適度,以約8.4米至8.7米開間、約7.2米挑空、約120平方米至133平方米的單層面積盡顯大氣風範和奢闊空間。
翎嶼以更宜居的生態環境、更具潛力的板塊、更舒適的居住體驗以及更優質的圈層關係,成就灣區人居範本,承載著置業者對生活的美好想像。目前,項目在售建面約271平方米至294平方米,總價約400萬元至1200萬元的親江純墅。市民朋友可前往領略重慶城市級灣區美好風光。(文 葉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