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兩地裝備製造業産業規模已突破1.2萬億元
2024-11-21 09:54:49來源:重慶日報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原標題:兩地裝備製造業産業規模已突破1.2萬億元 挺起川渝製造業的“脊梁”

川渝兩地裝備製造業産業規模已突破1.2萬億元

中船海裝自主研發的1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資料圖片)

  具備産業關聯度高、技術資金密集等特點的裝備製造業,被稱為製造業的“脊梁”。

  日前,2024年成渝地區共建世界級先進裝備製造産業集群活動在渝舉行,活動旨在推動兩地實現製造業産業規模持續擴大、重大技術裝備加速突破、集聚水準明顯提升等發展目標,共建萬億級世界級裝備製造産業集群。

  川渝兩地的製造業能否挺起“脊梁”?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解到,截至去年底,川渝兩地裝備製造業産業規模突破1.2萬億元。通過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高端裝備製造領域協同發力,川渝兩地站穩“基本盤”,萬億級裝備製造産業集群雛形已現。

   産業協同

   川渝企業頻頻“結對子”

  高山之巔,巨大的風車不停旋轉。

  要完成這個龐然大物的生産、組裝、運營,並非易事——一套風電機組主要零部件達300多個,包括電控系統、傳動部件等,每個零部件都涉及研發、製造和運行維護。

  “要形成高水準的風電産業鏈配套供應體系,必須開展全産業鏈協同。”中船海裝風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船海裝)負責人稱,從2017年起,企業即著手實施産業鏈協同,因地理相鄰,一批在風電裝備製造業領域具備産品和技術優勢的四川企業,成為中船海裝的重要合作夥伴。

  成都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阜特)就是在這條風電産業鏈上,為中船海裝提供變槳系統的核心供應商。變槳系統是大型風電機組控制系統核心部分之一,對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作用。穩定的變槳控制,一直是大型風力發電機組控制技術研究難點之一。

  “我們時常邀請成都阜特研發人員來渝,共同開展項目研發對接。”中船海裝負責人説,在風電機組生産製造時,中船海裝總會與成都阜特等上游企業加強信息互聯互通,溝通彼此生産計劃。與此同時,成都阜特也會協助中船海裝搭建移動式實驗平臺,與後者共享研發生産變槳系統經驗。

  在裝備製造業産業鏈上“結對子”互為配套,這樣的合作例子在川渝兩地企業之間還有不少。

  比如川崎(重慶)機器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川崎)生産的機器人,常年供貨給一汽豐田汽車(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一汽豐田)——從2019年以來,成都一汽豐田先後從重慶川崎採購200多台機器人,用於焊接、涂裝、總裝等工序。

  “好用、耐用,品質好!”對於這批“重慶造”機器人産品,成都一汽豐田負責人嘖嘖稱讚。他表示,企業與重慶川崎在産業鏈“結對子”,不僅因兩家企業同為中日合資,還與彼此産品具有互補性有關,特別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以來,兩地企業互動更加頻繁。

   配套互補

   “手牽手”共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11月20日,位於廣安高新區的四川弘融致造機械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工人在生産汽摩零部件時“火力全開”。

  通過引入智慧生産設備、優化生産工藝,弘融公司産品品質持續提升,不僅躋身川渝兩地的本田、雅馬哈等知名汽摩企業供應鏈,還新增了吉利、比亞迪等配套訂單,産品銷量逐年提高。

  同樣,作為汽車零部件裝備企業,位於渝北區的重慶元創汽車整線集成有限公司,很早就與成都多家整車企業開展合作。“去年的銷售收入差不多一半來自四川。”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川渝兩地裝備産業互補性很強,能夠挖掘更多合作空間。

  川渝兩地經信部門負責人均表示,當前川渝兩地正通過加快建設裝備製造産業高品質協作平臺,共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目前,重慶裝備製造業已形成風電、軌道交通、工業機器人等多個特色産業集群,具備規上企業1100多家、從業人員18萬人;四川作為國內重大技術裝備製造基地和動力設備製造基地,集聚相關科研院所和規上企業達3000多家,兩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農機裝備等産業發展各有特色。

  比如在軌道交通領域,四川佈局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而中車智慧軌道技術公司落戶重慶,形成集新造、檢修、運維于一體的軌道交通産業鏈,兩地軌道交通裝備産業規模達到1300億元。

  在航空航天領域,四川已佈局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與航空動力實驗室等高能級平臺,重慶則獲批全國首批“國産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試點城市”,航空航天裝備産業規模突破千億級。

   推動“1+1>2”

   圍繞“兩核一帶”做文章

  “川渝合作,産業先行。裝備製造業是兩地有基礎、有潛力,能釋放‘1+1>2’能量的重點産業。”在此次成渝地區共建世界級先進裝備製造産業集群活動上,多名參會專家和企業人士均表達了上述觀點。

  為啥這樣説?

  “四川作為國內動力設備製造基地之一,其大型發電成套設備、石油鑽採設備和核電裝備的産能、研發能力等,都是國內領先;而重慶在風力發電、智慧裝備等領域具有技術優勢,細分市場佔有率位居國內前列。”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説,川渝共建裝備製造産業集群,重在産業鏈融合。

  目前兩地已經形成在裝備製造細分領域各有所長的産業體系,加上兩地裝備製造産業關聯程度高、互補性強,具備實現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的基礎條件。

  “圍繞‘兩核一帶’做文章,將是接下來川渝推動裝備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重點路徑。”四川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兩核一帶”是指成都德陽地區、重慶中心城區這兩個核心區,以及G93成渝環線高速産業協作發展示範帶。

  接下來,川渝兩地將在上述區域培育裝備製造産業生態圈,聚焦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農用機械、清潔能源、智慧製造5個細分産業領域,主抓産業創新協同發展和智慧製造水準提升,共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先進裝備製造産業集群。

  數讀川渝裝備製造業>>>

  截至去年底——

  川渝兩地裝備製造業産業規模突破1.2萬億元

  目前——

  重慶裝備製造業已形成風電、軌道交通、工業機器人等多個特色産業集群

  具備規上企業1100多家、從業人員18萬人

  四川集聚相關科研院所和規上企業達3000多家

  (記者 夏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