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資儲備充足 農技服務到位 重慶各地春耕備耕有序推進
2月8日,永川區吉安鎮金門村,旋耕機正在田間工作,為春耕播種奠定基礎。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2月10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隨著氣溫日漸回升,連日來,重慶市各地各部門通過抓好農資儲備,開展農資打假,選派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等方式,全力以赴確保春季農業生産有序開展。
這幾天,在墊江縣長龍鎮龍安村蔬菜種植基地,村民們忙著翻地松土、搭建大棚等,為移栽蔬菜苗作準備。龍安村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譚正平説,當前規劃的10多個大棚馬上搭建完成,同時還將在大棚周邊搭建瓜果架,種植藤蔓類蔬菜,預計今年蔬菜種植面積將擴大到300余畝,確保全年生産不斷檔。
在涪陵區藺市街道泡桐村美心紅酒小鎮的1000畝葡萄園裏,春耕生産的熱鬧場景隨處可見。站在山頂往下看,20多個農民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忙著除草、打孔、立樁、扶枝,一派繁忙景象。
在梁平區合興街道龍灘村,村黨總支書記何耀春忙著組織村民對柚子樹進行修枝、施肥。何耀春説,今年立春早,他們得趕在2月底嫩枝發芽前完成施肥、修枝,以確保柚子樹正常生長。
春季是重慶市農業特色産業管護的關鍵期,尤其是當前油菜進入了抽薹田間管護的農忙時節。為保證小春作物有序播種生産,全市組織千余名農技人員和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和新品種推廣、病蟲害防治、水肥精細化管理等服務,引導農業經營主體搶抓農時做好春耕備耕。
在奉節縣紅土鄉白鶴壩水稻基地,今年新推廣的工廠化育秧技術成為當地春耕生産的一大亮點。基地負責人毛靜説,工廠化育秧技術有育秧週期短、秧苗生長不易爛等優點,農戶不僅節省了勞力,還節約了種植成本,“與傳統育秧相比,工廠化育秧一斤谷種算上人力物力成本在八九十塊錢,節約了一大半。”
眼下也是化肥等農資消費的旺季,為方便農戶及時採購農資,不少農資門店推出了“送貨上門”服務。
市供銷合作總社相關負責人説,春節後,他們便鼓勵農資門店開展“送貨上門”服務。目前,全市化肥供應量達130萬噸,庫存50萬噸,加上後續採購、調撥,完全能滿足今年春耕用肥需求。
此外,重慶市還加大對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打擊力度。在南川、璧山、巴南、潼南、忠縣、萬盛、涪陵、墊江等地,執法人員重點開展了春季種子市場現場宣傳和集中檢查。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説,目前全市從事農資銷售的經銷商有5000余家,農資合格率在90%以上,全市農資産品品質明顯提升,為春耕生産安全有序打下堅實基礎。(記者 趙偉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