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報深一度 |“十五五”期間 中國能建在渝投資將翻一番
投資59.8億元的神華萬州電廠,實現關鍵設備100%國産化;開州跳蹬水庫建成後每年可為24萬人提供優質生産生活用水,灌溉農田5.18萬畝;位於綦江的重慶蟠龍抽水蓄能電站全面投産發電,實現重慶和西南電網調節性電源的新突破……
一直以來,作為“能源電力國家隊”的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能建)及所屬企業主動對接重慶、深度融入重慶、全面服務重慶。
截至目前,中國能建在渝累計投資金額超500億元,涉及電力規劃、水利水電、火電、新能源、輸變電、環保、房建、交通、市政等眾多領域。尤其是今年以來,中國能建再度加碼佈局重慶,“十五五”期間在渝投資將在500億元的基礎上實現翻番。
建超級綠色“充電寶”,助力解決用電難
日前,綦江區中峰鎮的山巒間,重慶蟠龍抽水蓄能電站的500千伏送出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預計今年8月全線貫通。
重慶蟠龍抽水蓄能電站。企業供圖
這是西南地區首座百萬千瓦級大型抽水蓄能電站,于2024年5月30日全面投産發電,用電低峰時抽水儲能,用電高峰則放水發電,堪稱一座巨大的綠色“充電寶”。
這座電站由中國能建葛洲壩市政公司參與建設,總投資約71億元,于2015年9月開工,歷經近十年,建成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一年可節約標準煤15.2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9.87萬噸,還為當地政府增收1億元。
意義遠不止於此,作為國家“西電東送”主通道上的中繼電源,蟠龍抽水蓄能電站還是疆電、川電入渝後重慶電網主網架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它承擔著調峰、填谷、調頻等多重任務,又被稱為綠電“倉庫”。
蟠龍抽水蓄能電站不是個例,作為傳統能源與清潔能源並舉的踐行者,中國能建在重慶打造了一批具有標杆意義的電源項目。
比如,神華萬州電廠EPC項目、南川魚跳水電站等項目建成投用後,為當地百姓生活與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正在建設中的中廣核渝北天然氣發電項目,投産後預計年上網電量可達18億千瓦時,將有效緩解重慶高峰期用電壓力。
神華萬州電廠。企業供圖
南川魚跳水電站。企業供圖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起,中國能建就與重慶市共同編制《重慶市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方案》《重慶市“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謀劃“藏電入渝”“第二回西北電入渝”等重大工程,全面參與電網主網架規劃建設,支撐重慶實現特高壓電網從“0”到“1”突破,加快構建堅強電網主網架結構。此外,還深入論證川渝特高壓交流、疆電入渝直流等跨省跨區通道,並成功納入國家“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
參與重慶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更新
3月23日清晨,2025重慶墊江馬拉松現場,一聲發令槍響,來自國內外的一萬多名跑友,以三合湖濕地公園為起點開跑。
“這公園真不錯,有山有湖,還有咖啡館、茶室,動靜皆宜。”從廣東來的跑友蘇先生説,跑完馬拉松,他在這兒流連了大半天,非常值得。
三合湖濕地公園,正是墊江縣東部片區PPP項目重點打造的內容之一。
該項目總投資62.8億元,旨在疏解老城壓力,打造10萬人宜居新區,2018年6月由中國能建中標實施。
項目包括墊江縣優質教育基地、三合湖濕地公園、污水處理廠、市政停車場、城市博覽中心等建設內容。2024年項目全面收官,湖畔咖啡、漂浮茶室等配套投用,成為重慶縣域城市更新的樣板。
另一個重要代表項目,是巴南區龍洲灣基礎設施項目。
2023年全面完工投用的巴南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是重慶市同期規模最大、線路最長、投資最大的綜合管廊試點工程。該工程充分整合和利用地下空間資源,減少重復建設和浪費,便於管線的管理和維護,保障了城市“地下生命線”的安全與高效,被列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安全防控技術研究及示範”項目。
推動在渝項目全面發展、以“基建之力”融入山城發展格局的同時,中國能建還持續在渝履行社會責任。比如,在2020年抗洪清淤、2022年馳援山火中,中國能建所屬企業的黨員、青年團員們紛紛主動請纓,成立突擊搶險隊,奔赴一線參與支援。
下一步重點在四大領域開展合作
中國能建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表示,重慶區位優勢突出、發展空間廣闊,是集團戰略佈局的重點區域。集團將扛起中央企業職責使命,把握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機遇,高水準落實議定事項,持續深化互利合作,更好助力重慶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以此次簽署協議為新起點,中國能建將深化與重慶在重大項目建設、能源保供、新型能源體系構建、新型能源算力樞紐打造、超大城市治理等領域合作,實現高水準互利共贏。
具體來看,下一步中國能建將在重慶重點佈局四大領域合作。
首先,在電力系統規劃領域,中國能建將承擔重慶電力系統規劃、諮詢與設計,發揮國家能源電力主力軍作用。
其次,在能源轉型方面,提供涵蓋新能源、儲能、氫能等領域的綜合解決方案,助力重慶構建新型能源體系。
第三,圍繞“未來城市”理念,以“八網”(能源網、交通網、數字網、水網、生態網、産業網、健康網、文化網)融合為核心,打造新型城鎮化樣板平臺,推動重慶高品質發展。
第四,在綜合交通領域,依託交能融合技術經驗,探索電動化公路、鐵路及港口等場景應用,助力重慶樞紐城市建設。
據介紹,中國能建已成立專項團隊對接重慶合作,並計劃未來幾年在渝投資規模翻一番。此外,集團還將整合6個國家級實驗平臺、14個研究院及26家設計院的科研力量,在新能源、新基建等“四新”領域深化産業導入與創新合作。(記者 佘振芳 見習記者 侯月)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