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持續提升通關、簽證、支付等方面的國際化、便利化水準 服務再升級 讓國際遊客來得方便遊得舒心
“槍聲就像在耳邊響起,炮彈幾乎‘震翻’座椅,旋轉舞臺讓演員的微表情清晰可見……太震撼了,我對這座城市的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3月27日晚,走出重慶1949大劇院,馬來西亞遊客吉娜意猶未盡,對演出大加讚賞。
吉娜坦言,自己的中文是半吊子,起初還擔心看不懂,走進劇院後才發現,標識系統、宣傳海報上均有英語文本,可讓她“絲滑”觀劇。
針對入境遊客,打造“語言友好型”劇院,是重慶1949大劇院今年國際化升級的一大舉措。自去年12月17日我國實施240小時過境免簽新政以來,該劇院已接待外國觀眾近2萬人次,讓紅色舞臺劇綻放出國際化新魅力。
事實上,不止該劇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武隆喀斯特旅遊區等景區,以及重慶市4星級以上酒店等涉旅場所,均可讓入境遊客“無障礙”暢遊。
搶抓市場“C位”,打造入境遊首站城市,讓國際遊客來得方便、遊得舒心,來了還想再來,服務再升級是關鍵。重慶在這方面是否存在短板,如何再發力?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調查。
進得來
通關“零延時”、口岸簽“一網通辦”
鯤鵬展翅,蓄勢騰飛。
3月28日上午,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關鍵落子——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正式開啟為期三天的試運行。首日共420余名旅客體驗了這一蘊含“兩江匯流、鴻鵠展翅”地域元素的我國中西部最大的單體衛星廳。這也意味著,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已形成“3座航站樓+1座衛星廳+4條跑道”運行格局,能滿足終端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20萬噸、飛機起降量58萬架次的運行保障需要,為重慶入境遊“進得來”提供了硬支撐。
除了硬體條件外,面對入境旅客人數暴增,重慶海關也以專業、高效的服務積極回應海外旅客赴渝熱情。
為提升旅客通關效率,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海關以科技賦能,加快推進空港口岸智慧旅檢建設,在衛生檢疫通道集成了無感紅外測溫、核輻射監測、旅客信息自動識別和風險攔截等多項功能,無異常旅客可直接放行;在托運行李分揀處和手提行李查驗通道,配備先期預檢X光機、高速CT機和遠程判圖設備,綜合運用先期機檢和智慧審圖技術,節省旅客搬運行李和等待時間,為旅客帶來“免排隊、免搬運”的便捷通關體驗。
同時,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海關還積極優化旅客通關動線,在旅檢現場配備智慧查驗設備,並通過新增隨身行李查驗通道、增配可攜式翻譯機等舉措,為入境旅客提供“零延時”通關服務。
“通關便捷又高效,十分順暢,節省了很多時間。”新加坡遊客李俊熙對此讚嘆連連。
值得一提的是,為提升外國遊客入境的便利化水準,去年7月,重慶市還在全國率先上線了“‘文化·惠遊重慶’——入境遊口岸簽‘一網通辦’”應用。
該應用可採用OCR技術採集護照信息,利用科技手段替代人工錄入的方式,通過互聯網登錄填報入境旅遊團團隊信息,全流程可線上完成,實現口岸團簽申請“只跑一次”目標,極大地節約了旅行社的工作時間和經濟成本,有效提升了信息錄入準確率,大大方便了外國旅客來渝觀光旅遊。
“這個應用設計得非常好,體驗感也很好,採集信息的準確率和效率大幅提高,提交申請的時間減少,工作量大幅下降。”重慶市多家旅行社負責人表示。
遊得好
提升交通、支付等服務便利化水準
除了“進得來”,對遊客來説,“遊得好”更能提供情緒價值,是“下次還來”的關鍵因素。
走進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一樓大廳設置了多語種服務台,英語、韓語、日語等多國語言標識清晰可見。
為更好地服務外籍遊客,該館在預約系統、導覽設施、標識系統三大板塊進行升級——官網同步開通中英雙語版本,開放時間、特展信息一鍵觸達;支持護照及外國人居留許可在線預約,現場掃碼快速核驗;館內關鍵點位配備中英日韓西法6種語言導覽標識。
此外,該館還設置了專職英語講解員,並與高校合作招募了多語種志願者,日均可提供逾百小時人工導覽服務;特別開設了“文化問詢角”等,構建多維服務體系、打造特色展覽矩陣、策劃沉浸式體驗活動,助力巴渝文化的獨特魅力跨越國界。
作為重慶入境遊拳頭産品的長江三峽遊輪遊,更是在提升國際化服務水準方面探索了40多年。
3月8日,煥新升級的重慶文旅集團所屬黃金遊輪旗下高端産品——“長江奇跡”號遊輪首航。該遊輪不僅在船體設計、裝飾風格等方面讓人眼前一亮,還採用了眾多先進技術,包括靜音罩技術、液態升降煙囪等,能夠確保遊客在旅程中有更加安靜、平穩、舒適的休閒遊玩體驗。餐飲方面,該遊輪的餐廳由名廚掌勺,可讓遊客“一站式”品嘗全球美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船配備的船員數量與乘客數量(核準載客數)的比例高達1:1.93,即每名船員(含服務員)服務不到2名遊客,在長江遊輪中名列前茅,能夠為遊客提供更加細緻的管家服務,無論是行程規劃、客房服務,還是餐飲預訂、岸上觀光,每一個細節都能做到極致,重新定義了高端遊輪旅遊。
不過,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除了較高品質的涉旅場所,重慶市城市公共空間的國際化服務水準尚存在一些堵點、難點。例如,部分景區門票的預約流程複雜不説,有的還找不到外國護照的預約選項;大部分餐廳不提供雙語菜單,沒有為員工培訓英語,也沒有準備西式餐具;移動支付、網絡訂票、共享單車等,對外國遊客還存在“壁壘”;很多酒店不提供西式菜肴、外幣兌換等服務,難以滿足入境遊散客化、個性化和年輕化的需求。
可喜的是,針對這些堵點、難點,重慶市相關部門和區縣已經行動起來,不斷提升入境旅遊服務便利化水準。例如,為推進支付服務便利化,重慶市去年外卡POS機增加部署2550台,完成率153%;增設外幣兌換點95個,完成率135%。作為外國遊客來渝首選地,渝中區已設立離境退稅店舖24家,大力發展免退稅消費,營造便捷舒心的國際消費環境。同時,該區還創新機制,試點“即買即退”辦理方式,境外遊客在試點退稅商店購買退稅商品後,當天即可憑小票和退稅單,在店內領取退稅款。
再升級
提升綜合服務國際化水準
旅遊服務品質是旅遊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內在屬性,是衡量行業發展水準的重要指標。
重慶打造入境遊首站城市,如何進一步提升綜合服務國際化水準?
“目前,市文化旅遊委、市政府外事辦、市經信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公安局等16部門已聯合印發《重慶市入境旅遊促進計劃(2024—2026年)》,堅持問題導向、協同協作、創新發展,著力提升綜合服務水準,推動入境旅遊工作提質增效。”市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接下來,重慶市將優化口岸團體旅遊簽證政策,升級打造入境遊口岸團體旅遊簽“一網通辦”項目,簡化申請材料並優化辦理流程,提升重慶口岸出簽效率;探索與上海、成都、廣州等城市開展口岸團體旅遊簽證協作,吸引異地入境遊客來渝旅遊等。
用好過境免簽政策,與周邊國家(地區)深化合作,串聯與重慶市開通國際直航的目的地城市,整合推出過境免簽産品線路;鼓勵旅遊企業加大政策宣介和使用力度,優化産品線路。
推動簡化通關流程,提升口岸通行能力和服務水準,有效縮減入境旅客的通關時間,提高通關效率;積極推動持24小時內國際聯程機票、經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過境前往第三國或地區的外籍人員,直接過境免邊檢手續便利政策早日獲批實施。
提升入境旅遊航空便捷度和體驗感,加快構建通達主要入境客源國家和重要交往城市的直航航線網絡,加密航班頻次,力爭實現歐美主要城市能通達、東南亞主要國家基本覆蓋;鼓勵旅行社與航空公司合作開通入境旅遊包機,設立相關支持獎勵政策。
提升出遊便利性,進一步便利入境遊客持有效證照辦理住宿登記、交通出行、電信業務、金融服務、生活消費、文旅場所購票等事務;建立旅館業境外人員住宿登記容錯機制,對境外人員登記有誤的,在24小時內允許修改補正;推行外籍人士“一碼通行”便利服務。
優化通信服務,優化入境遊客辦理境內手機號碼業務流程,提升國際漫遊服務品質,為入境遊客使用移動支付等服務提供基礎支撐;提升電信業務窗口服務水準,持續開展外語培訓;結合入境遊客實際需求和使用習慣,強化電信業務在線辦理能力,實現常用電信業務線上辦理,持續提升數字化服務便利度。
提升支付便利性,聚焦“食、住、行、遊、購、娛”等場景,按照“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工作思路,確定重點場所及重點商戶名錄,推動受理境外銀行卡,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便利消費者自主選擇支付方式;鼓勵重點場所增設外幣兌換機構和服務設施,提升外幣兌換服務水準,增加可兌換幣種,加強業務培訓;豐富移動支付産品;相關領域結合實際將商戶銀行卡受理情況、現金支付服務情況納入相關服務品質評價範圍。
此外,重慶市還將在改善購物環境、推出語言無障礙行動、推動文旅場所國際化提升、推動國際旅遊人才培養、搭建國際化旅遊服務平臺、加強安全應急服務管理水準等方面繼續發力,提升服務國際化水準。(記者 韓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