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人才興重慶”全國重點高校巡迴引才滿載而歸
2025-04-18 09:32:11來源:重慶日報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原標題:“百萬人才興重慶”全國重點高校巡迴引才滿載而歸 近兩千名人才達成來渝意向

  4月16日,隨著電子科技大學專場引才活動圓滿謝幕,2025年重慶春季“百萬人才興重慶”全國重點高校巡迴引才系列活動結束。

  上半年,這趟“引才專列”先後赴北京、瀋陽、哈爾濱、成都、重慶等地高校推介招聘,累計收到簡歷7389份,達成就業意向1893人,其中博士278人,碩士1009人,本科606人。

  薪資福利政策保障齊上陣

  4月14日至16日,全國重點高校春季巡迴引才活動(四川行)走進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據統計,活動吸引了1300余人入場求職,現場氣氛熱烈,最終637人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為吸引人才來渝留渝,重慶用人單位也紛紛拋出橄欖枝:部分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為人才提供科研啟動經費、人才貢獻獎勵、卓越貢獻獎勵等,此外,在晉陞通道、職稱評審、住房安居等方面也為人才提供較好條件。

  “我校為含弘研究員崗位人才提供100萬元安家補助,另有科研資助和重大成果獎勵。”西南大學現場招聘負責人表示,學校還為人才提供住房補貼幫扶。

  同時,活動還將“渝才薈”數字應用搬到了招聘會現場,會場特設“渝才薈”諮詢專區,一對一向人才展示“渝才薈”平臺相關功能與服務,用人單位和人才還可以通過該平臺了解重慶全年引才活動安排及最新人才政策。

  春招黃金期精準發力

  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精準對接人才需求,重慶在春招黃金期採用“線上+線下”方式。

  線下,緊扣“416”科技創新佈局和“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聚焦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業、醫藥等行業的人才發展需求,邀請重慶大學、金鳳實驗室、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等478家企事業單位、高校、科研院所參加,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10所高校集中引才,提供3300余個崗位,涵蓋機械工程、計算機、電子信息、土木工程、法學、積體電路、生物醫藥等多個專業方向,人才需求超過1.5萬人。

  線上,活動在各高校就業網發佈了引才信息,同時還在“渝才薈”數字應用、重慶人才工作網、渝職聘等平臺開設了線上專區,高校畢業生通過線上平臺直接投遞意向簡歷。

  釋放重慶“吸引力”

  “我想到重慶。對我們外省市學子來説,一定要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來自清華大學安全學院的李同學説,重慶是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又擁有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多個國家戰略支撐,形成優勢疊加,個人在重慶的發展空間會更大。

  當前,重慶正用心用情用力打造青年人才聚集“強磁場”。

  具體來講,在就業創業政策支持方面,每年拿出2.23億元“真金白銀”,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比如,到我市緊缺崗位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6000元的就業補貼。每年提供1萬個免費創業崗位,資助100個優質創業項目。設立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研究項目特別資助項目等,個人綜合資助最高104萬元,此外,為優秀青年人才提供最高10萬元的安家補助。

  在人才服務對接方面,首創高層次人才“目錄+計分”雙通道評價,健全以創新能力、業績、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形成以實績貢獻論英雄的評價導向。出臺《新重慶人才服務管理辦法(試行)》,通過“目錄+計分”人才認定機制,為認定成功的人才提供創新創業、金融支持、生活服務等“73+N”項全鏈條專屬服務。

  下一步,重慶將於9月赴西安、北京、蘭州、雲南、武漢等城市開展“秋季重點高校巡迴引才”系列活動10場,“點對點”匹配需求,精準引才。(記者 黃喬 實習生 馬厚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