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新資源不斷聚集 合作不斷加碼 成果不斷涌現 四大重慶實驗室建設加速推進
汽車減重21.8%,整體性能卻提升10%以上——前不久,賽力斯放出“大招”,正式發佈了面向量産的全球最大一體壓鑄鎂合金後車體。消息一齣,業界轟動。
賽力斯此次在材料科學和製造工藝上的“破圈”,攻克了48項關鍵技術難題,其中12項是“從0到1”的突破。
這是重慶實施産學研深度合作結出的碩果,重慶明月湖實驗室的團隊便是其研發團隊之一。
作為重慶佈局建設的四大重慶實驗室之一,明月湖實驗室本月中旬正式揭牌。繼金鳳實驗室、嘉陵江實驗室之後,重慶實驗室的版圖再添一塊拼圖。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重慶四大科創高地建設,打造具有標誌性和辨識度的載體,在重慶科技創新體系中起到全局性、戰略性、引領性作用——這既是重慶實驗室的戰略定位,也是其肩負的重大使命。
隨著創新資源不斷聚集、合作不斷加碼、成果不斷涌現,四大重慶實驗室建設正加速推進。
精準落子
聚焦四大科創高地佈局建設
國家實驗室體系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標國家實驗室,近年來,浙江、廣東、江蘇、四川、河南等地陸續成立省(區、市)實驗室,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和“生力軍”,力爭在國家創新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
重慶也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數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綠色低碳四大科創高地建設,按照“成熟一個、推進一個”原則,市級統籌、自上而下佈局建設金鳳、嘉陵江、明月湖、廣陽灣四大重慶實驗室。
金鳳實驗室是重慶市首家掛牌建設的重慶實驗室,坐落于西部(重慶)科學城鳳棲湖畔,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病理科主任卞修武領銜,以“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診斷”為核心任務,以原始理論創新和“卡脖子”技術基礎理論突破為首要目標,構建科研矩陣,努力打造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技創新地。
幾公里外的縉雲山脈虎峰山麓,嘉陵江實驗室也於今年4月正式揭牌。
該實驗室依託重慶大學佈局建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校長王樹新領銜,圍繞“數智+裝備”主攻方向,打造“數智基座—關鍵部組件—裝備系統應用”全鏈條高端數智裝備與系統産業基地,推動建設國內首個以概念驗證、研發測試為核心,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高能級研究平臺集群。
明月湖實驗室位於兩江新區明月湖畔,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教授潘復生牽頭,主要圍繞“科創+産業”,聚焦新型儲能材料、高性能輕量化材料、智慧材料、交叉前沿材料、材料大數據及智慧設計等領域,積極打造新材料創新高地,服務重慶打造萬億級先進材料産業集群。
突破引領
科研成果不斷涌現
作為重慶科技界的新晉“頂流”,重慶實驗室剛“出道”就備受關注。到底怎麼建?具體做啥?能給重慶帶來什麼?人們在好奇之外,更多的是期待。
根據市政府辦公廳出臺的《重慶實驗室建設實施方案》,重慶實驗室有3個堅持,即堅持國家所需、重慶所能,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堅持量力而行、務求實效。通過整合優勢創新力量和資源要素,一體推進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應用開發,一體推進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一體推進科技創新和機制創新,解決一批前瞻性、引領性、關鍵性基礎研究與核心技術問題,集聚一批頂尖和優秀人才團隊,轉化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培育發展一批未來産業。
換言之,重慶實驗室要讓科研“頂天”又“立地”,要“仰望星空”,但絕不是好高騖遠,而是腳踏實地,做重慶“跳一跳、夠得著”的事。
自啟動籌建以來,各實驗室圍繞這一目標任務,全速推進建設——
金鳳實驗室聚焦病理診斷,有機整合檢驗和影像學科的“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診斷”研究,建成8個高能級科研平臺,擁有超4000台套儀器設備,建成國內最大腦膠質瘤多模態數據庫,已取得13項原創性成果。
今年4月,金鳳智慧病理中心正式啟動建設,這也是我國首個智慧病理領域協同創新平臺。
“精準醫學歸根到底是精準治療,精準治療的前提是精準診斷,而精準診斷的核心是病理。”卞修武介紹,隨著人工智能飛速發展,“AI+病理”成為全球智慧醫療研究熱點。金鳳智慧病理中心的定位是病理大數據建設與應用協同創新平臺,依靠跨學科專家資源,依託金鳳實驗室開展有組織科研攻關,實現從“經驗看病”向“智慧算病”的跨越。
嘉陵江實驗室匯聚了重慶大學信息學部、工程學部、醫學部、理學部等10余個學院的優勢資源,重點開展數智基座、關鍵部組件、儀器和光電晶片等7個方面的關鍵核心技術和産業化應用研究。目前,已聚集超200名科研人員,建設了智慧機器人等6個科研平臺。
在籌建過程中,嘉陵江實驗室已與多家行業龍頭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打造智慧物流和交通研究中心、微納器件及微系統研究中心、智慧裝備聯合創新中心等,並與多家企業在智慧機器人、智慧製造、智慧網聯汽車等領域開展了産學研深度合作。
自2024年11月籌建掛牌至今,明月湖實驗室已牽頭獲批中國産學研鎂固態儲氫材料聯合實驗室、中國新型儲能材料和裝備協同創新平臺。同時,以材料大數據及智慧設計(AI+材料)為基礎,聚焦新型儲能材料、高性能輕量化材料等核心領域,圍繞“科創+産業”大展拳腳。
全球最大一體壓鑄鎂合金後車體白車身在賽力斯成功試製,鎂電池電芯研究和中試正快速推進,鎂儲氫技術和寶武鎂業合作向産業化推進……潘復生表示,明月湖實驗室要服務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引領新興産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産業謀劃佈局,持續不斷提升原始創新力、核心競爭力和戰略發展力,最終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材料科創高地、人才高地和産業化高地。
機制改革
激活創新活力
重慶實驗室不僅是科技創新的策源地、産業轉型升級的推進器,還將打造成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田”,包括創新管理機制、開展有組織科研、探索科産金協同機制、創新引才用才機制等。
比如,在開展有組織科研方面,重慶實驗室可按照“中心+網絡”的組織架構,積極探索“院士領銜、部市共建、市區協同、多方參與”的聯動機制,同時被賦予組織實施全市相關領域重大科研專項和科研項目的自主立項權。
在探索科産金協同機制方面,系統化推進“源頭創新—成果轉化—産品開發—市場應用—産業化生産—集群化發展”,以“技術+資本”促進成果轉化,支持科技團隊創辦科技型企業,運用市場化、專業化方式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
《重慶實驗室建設管理辦法(試行)》也提出,鼓勵重慶實驗室跨部門、跨地區、跨領域整合市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龍頭企業等力量,形成以重慶實驗室為主體、各類優質創新資源協同合作的創新格局。
創新改革的基因,從各實驗室啟動籌建之初就被植入,如今已在開展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過程中顯現。
金鳳實驗室何永紅團隊在開展醫學光學智慧病理裝備項目研究的過程中,成功孵化一家科技企業,研發出國內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熒光明場多功能數字切片掃描系統。
為推動創新産品的産業化和商業化,金鳳實驗室智慧診療器械中心幫助企業搭建平臺,實現了産品樣機生産,並通過優先審評通道,幫助該系統成功獲批Ⅱ類醫療器械註冊證。從申報註冊到獲證,用時不到3個月。
科技創新,人才是關鍵,明月湖實驗室就有自己的引才之道,通過創新科研管理制度等,吸引全球人才。比如,在實驗室形成的“核心+衛星+網絡(離岸)”研發基地體系下,高水準人才想要加入明月湖實驗室,不一定要到重慶本地工作,也可以在海外離岸進行科研工作。
從去年11月籌建掛牌至今,明月湖實驗室已經組建了超400人規模的研究團隊,短短半年多時間,團隊規模翻了近一番。
據了解,重慶實驗室掛牌建設期是3年,其間,重慶市有關部門將“一室一策”統籌科技、人才、産業、教育等市級相關政策和專項資金予以支持。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接下來,重慶市將全力打造四大重慶實驗室,推動金鳳實驗室集聚高水準人才團隊,儘快産出一批重大原創成果;推動嘉陵江實驗室、明月湖實驗室掛牌後加快建設;儘快啟動籌建廣陽灣實驗室。(記者 張亦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