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響應+多方聯動” 重慶渝北警方成功阻斷一起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
2025-07-25 16:19:5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近日,重慶市渝北區公安分局木耳派出所憑藉快速響應機制,聯動社區、網格員形成反詐合力,成功阻斷一起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為居民李女士及時止損5萬元。

  7月11日,木耳派出所接到反詐預警指令,顯示蓮花社區居民李女士疑似遭遇電信詐騙。民警立即電話聯繫李女士,發現其情緒異常激動且獨自在家,判斷情況緊急,隨即趕往其家中進行勸阻。

  經了解,詐騙分子早在6月20日便冒充“公安人員”聯繫李女士,謊稱其“涉嫌重大犯罪”,要求繳納20萬元“保證金”以證清白。期間,對方通過視頻出示偽造的警官證、逮捕令等文件,並以嚴厲話術施壓,導致李女士心理防線崩潰,被迫提供銀行卡信息並辦理新手機卡。6月底,詐騙分子通過遠程操控分兩次轉走李女士2.5萬元存款。

  7月10日晚,當對方再次誘導李女士轉賬5萬元時,她察覺異常,緊急凍結賬戶並報警。次日,詐騙分子仍試圖繼續行騙,所幸民警及時趕到現場攔截,讓李女士避免了二次損失。

  為最大限度減少群眾損失,民警對李女士開展了針對性的反詐宣傳,為其手機安裝了“國家反詐中心”APP,並嚴格按照詐騙案件辦案流程,第一時間對涉案轉賬銀行卡進行凍結。考慮到騙子已掌握李女士原電話卡信息,存在持續詐騙風險,民警與社區工作人員全程陪同李女士前往通信運營商營業廳辦理原手機卡登出及新卡申領手續,徹底切斷騙子的聯繫途徑。(渝北區公安分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