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四週年成效顯著
2025-08-28 12:19:0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記者 田渝兵):8月27日,重慶市舉行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四週年新聞發佈會。重慶市商務委黨組書記、主任章勇武介紹,自2021年獲批以來,重慶圍繞“四地”目標推進商文旅體展深度融合,“愛尚重慶·渝悅消費”影響力持續擴大,城市國際范與消費吸引力顯著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社零總額超8300億元、增長4.5%,總量穩居全國首位,成為中國“消費第一城”。

重慶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四週年成效顯著_fororder_圖片1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田渝兵

  在消費升級方面,重慶多維度發力:聚焦“首發經濟”,累計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品牌超2200個,上半年引進品牌首店數量躋身全國前四;發展“品牌經濟”,依託産業優勢打造汽車品牌,開展“渝車出海”行動,2024年“重慶造”汽車出口額增長超30%;深耕“文化經濟”,以老字號、非遺為核心推出“渝伴禮”品牌,涵蓋“重慶味道、藝創、精造”三大品類,帶動60餘款特色産品煥新,2024年相關營收突破1000億元。

  美食是重慶的金字招牌。作為“中國火鍋之都”,重慶編制火鍋分級標準,舉辦美食節、全國行等活動,推動行業價值破千億;實施“渝味360碗”專項行動,評選頭碗菜43道、特色菜360道,建設體驗店、示範店及美食街區,培育28個美食地標城市,繪製“渝味”地圖。2024年,重慶5家餐廳入選“黑珍珠指南”,95家餐廳登榜大眾點評“必吃榜”,餐飲收入突破2000億元,增長18.7%。

  在城市場景塑造方面,重慶結合“山城”“江城”“橋都”特色,打造解放碑—朝天門、觀音橋等世界知名商圈,建成超100個“江崖街洞天”新場景,洪崖洞、李子壩軌道穿樓等地年均接待遊客超5億人次。此外,重慶發佈“五夜”消費地圖,推出大足石刻、長江詩畫線等融合線路,連續四年蟬聯“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榜首。

  在優化區域協同與開放環境方面,重慶深化川渝聯動,推進成渝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建設,推廣“寬洪大量”“資足常樂”等聯動模式,上半年240小時過境免簽旅客量翻倍;依託自貿區、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等戰略平臺,暢通全球物流網絡,吸引322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創新服務保障,實現離境退稅“即買即退”,重點商圈外卡受理率超90%,海外曝光量超43.9億人次,位列城市國際傳播影響力第五位。

  文旅消費已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引擎。據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朱茂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國內遊客人次同比增長8.6%,國內遊客花費同比增長11.9%;接待入境遊客人次同比增長77.2%,入境遊客花費同比增長90.2%。

  在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方面,重慶市稅務局主要在離境退稅商店持續增量擴容、推出離境退稅“即買即退”集中退付模式和離境退稅“即買即退”川渝通辦三個方面著力。“在一系列政策帶動下,今年1—7月,重慶市離境退稅商店銷售額、退稅金額均同比增長近5倍。”重慶市稅務局黨委委員、總會計師張雪松表示,“接下來,我們將鼓勵更多特色文化産品店舖備案成為離境退稅商店,不斷提升智慧化服務水準,助力重慶打造更多國際消費集聚區和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持續提升重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影響力、競爭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