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記者 田渝兵):近期,重慶公安以一系列紮實有效的創新舉措與暖心服務,在校園安全、治安整治等領域持續發力,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讚譽。
“警快辦”新增“線上更名”業務
近日,記者從重慶市公安局治安總隊獲悉,本市戶籍居民如需變更姓名,無需前往派出所窗口排隊,通過“警快辦”平臺即可在線提交申請。
申請改名需符合下列條件:申請人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變更理由應當正當且符合法律法規。未滿十八周歲人員須由父母或監護人代為申請,年滿十八周歲須由本人辦理。
同時,重慶公安也提醒廣大市民,改名後將涉及學歷學籍、銀行卡、社保賬戶、手機號碼、“警快辦”實名認證等多類信息的變更,請市民慎重考慮並妥善處理後續事宜,避免帶來不便。
截至目前,“警快辦”平臺已接入出生登記、居住證申領簽注、無犯罪記錄證明申請等88項高頻戶政業務,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大渡口:牽緊“文明犬繩” 共建和諧家園
為迎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近期,大渡口區公安分局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積極推動法律宣傳與文明養犬管理工作。
除了開展線上線下聯動宣傳,大渡口區公安分局還設立了“一站式”登記窗口及流動服務站,方便市民為愛犬便捷辦理犬證和晶片植入。在執法過程中,警方注重寬嚴相濟、教罰結合,對首次未係犬繩等情節輕微的行為以教育警示為主,發放提示卡;對屢教不改者則依法處罰。
接下來,大渡口區公安分局將持續深化宣傳與執法相結合,推動文明養犬成為城市新風尚,助力建設安全和諧城區。
萬州民警暖心救助走失男童 警燈照亮回家路
近日,萬州區公安局龍沙派出所接到群眾求助,稱發現一名走失男童。值班民警張成彪、劉瑤迅速趕赴現場,發現一名約五六歲的男孩正惶恐地在街頭徘徊。由於年齡較小,男孩無法提供家庭住址及家長聯繫方式。民警蹲下身耐心安撫其情緒,並承諾一定會幫他找到家人。
走訪尋找途中,民警恰巧遇到男孩母親的同事路過認出孩子,並指引其家位於龍沙老街山上。民警核實身份後,一路護送男孩返家。隨著熟悉的景象逐漸映入眼簾,孩子緊繃的神情終被笑容取代。見到孩子安然歸來,正在附近焦急尋找的母親向民警連聲道謝。
涪陵警方多措並舉築牢校園安全防線
為全面築牢校園安全防線,開學首周,涪陵警方深入開展了“開學第一課”法治宣傳活動,累計授課228節次,覆蓋師生10萬人次。
在立體防控方面,涪陵警方實施“一校一策”護學方案,多警種協同聯動,結合無人機巡查,全面提升見警率。開學首周,涪陵警方共投入警力608人次、車輛186台次,無人機巡飛79架次。
為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涪陵區警方組織應急演練200余場次,培訓安保人員900余人次。截至目前,涪陵區警方已聯合相關部門對全區200余所中小學開展了“拉網式”隱患排查,整改隱患15處。
北碚民警上門辦證暖民心
近日,北碚區公安分局北溫泉派出所社區民警魯其瑞接到居民邵女士求助,稱其父親因病長期臥床,身份證到期無法親自辦理。了解情況後,魯其瑞主動上門為老人採集到合格證件照。完成拍攝後,魯其瑞詳細告知家屬後續領證事宜,並承諾送證上門。邵女士深受感動,專門發信息向民警致謝。
沙坪壩警方全力護航秋季開學安全
新學期伊始,沙坪壩區警方累計投入警力1100余人次、車輛150余輛次,設置護學崗300處,全力保障師生安全返校。通過落實“三見”舉措,強化校園周邊定點值守與流動巡邏,確保重點時段“見警察、警車、警燈”,開學首日未出現擁堵現象。
開學前,沙坪壩區警方聯合相關部門開展了“拉網式”安全檢查,整改安全隱患12處,整治周邊治安亂點18處。開學後,沙坪壩區公安分局選派276名民警擔任法治副校長,深入學校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積極普及防詐騙、防欺淩和交通安全知識。各派出所還指導學校完善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演練,全面提升校園安防水準。
下一步,沙坪壩警方將持續強化高峰勤務和護學機制,嚴厲打擊涉校違法犯罪行為,全力營造安全有序的校園環境,為師生築牢平安防線。
璧山公安多維發力 護航平安開學季
從校內隱患排查到周邊環境治理,從交通秩序維護到應急處置培訓,新學期伊始,璧山警方以多項硬核舉措織密校園安全防護網。
為夯實人防物防技防基礎,民警深入轄區學校開展了“體檢式”隱患排查,緊盯安防設備、應急機制等關鍵環節,現場督導整改隱患。
依託“夏季行動”,警方強化校園周邊治安整治,清查重點場所,嚴查違規接納未成年人行為;落實“護學崗”機制,科學布警開展定點值守與動態巡邏,提升見警率;優化交通疏導方案,嚴查違停、超速等違法行為,保障道路暢通。此外,各派出所指導學校開展了應急演練,重點提升“最小應急單元”處置能力。
石柱公安快速反應 助走失女童平安回家
近日,石柱縣臨溪派出所民警在護學執勤時接到市民求助,稱發現一名女童獨自在路邊徘徊,險些被車輛碰撞。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因孩子無法提供家庭住址等有效信息,民警將其接回派出所並啟動緊急尋親機制。
民警一方面調取周邊公共視頻回溯行走軌跡,另一方面通過警民聯動網格體系,將照片等相關信息發佈至各社區和網格群,發動群眾共同提供線索。僅用半小時,社區網格員便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成功聯繫到女童外婆。為避免類似走失情況再次發生,民警耐心提醒其家長務必加強監護。
重慶民警暖心相助 外籍友人脫困點讚
9月3日下午,到重慶出差的巴基斯坦友人Dave因手機沒電、語言不通,陷入無法聯繫酒店的困境,於是來到渝北區公安分局兩路派出所接處警大廳求助。在用英語與其溝通了解情況後,值班民警張瀚月不僅幫忙聯繫酒店確認入住信息,還詳細告知Dave居留許可延期業務的辦理流程及分局出入境辦證大廳的具體位置。考慮到Dave的後續通訊需求,張瀚月還陪同他前往營業廳辦理了本地電話卡。
拿到新電話卡並成功聯網後,Dave的焦慮徹底消散。他用英語感謝道:“真的很高興能結識新朋友,你們都很棒,謝謝你們!”一句真誠的誇讚,不僅是對民警的認可,更展現了重慶這座城市的包容與溫度。
墊江:工程款糾紛遷怒工地 3人無理阻工被拘留
近日,墊江縣公安機關依法查處一起阻工案件。蘭某、唐某、龍某3人因工程款結算問題,與墊江縣某工地開發商存在經濟糾紛。為向其施壓,3人竟闖入施工現場,攀爬至高處以跳樓相威脅索要款項,導致施工完全停滯。
接警後,墊江警方聯合多方工作人員對其進行耐心勸導,引導其通過合法途徑解決糾紛。為了快速達成目的,3人拒不配合工作,持續滯留達20余小時,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最終,蘭某、唐某、龍某因涉嫌擾亂單位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
永川警方及時勸阻一起刷單詐騙 為群眾止損8萬餘元
近日,居民朱某某在網絡求職過程中遭遇刷單詐騙,所幸在朋友提醒和民警及時勸阻下避免了更大的財産損失。
據了解,朱某某在收到所謂“錄用郵件”後,被誘導下載陌生APP進行刷單任務。就在朱某某貸款投入4萬元後,又被告知需再支付8.2萬元才能提現。接到朱某某的借錢求助後,其朋友察覺異常立即報警。永川區公安局萱花路派出所民警迅速介入,發現朱某某仍與詐騙分子保持聯繫且持續被施壓。經民警現場開展反詐宣傳和案例講解,朱某某終於認清騙局,停止操作。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