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內陸山城到全球消費新高地 重慶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交出高分答卷
現代化新重慶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長江之濱,活力奔涌。
2021年7月,國務院批准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4年來,重慶積極承擔國家使命,持續推動消費升級與城市煥新:老廠房轉型為文創地標,首店經濟激發市場活力,無人機燈光秀點亮夜空,國際活動連結全球資源,正逐步崛起為西部乃至國際特色消費目的地。
在這4年間,重慶以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實現了從“區域消費中心”向“全球消費版圖重要節點”的跨越。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市社會零售總額突破8300億元,位居全國前列;引進品牌首店數量躋身全國前四,離境退稅銷售額同比增長近5倍,連續4年蟬聯“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榜首。
如今,兩江四岸商圈煥新,夜經濟繁榮活躍,消費環境不斷優化。重慶在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和政策引領度等方面全面提升,正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關鍵年”中交出高分答卷,向世界展示其蓬勃的消費新活力。
首發經濟引領
國際品牌匯聚山城
重慶因産業而興、因時尚而紅。近年來,重慶以發展“首發經濟”為突破口,打造城市行銷大秀場,吸引國際名品優品來渝首發新品、首開新店。
2025年盛夏,重慶萬象城迎來法國奢侈品牌Maison Margiela西南首店,其全品類精品店開業的當日,便吸引數百名消費者排隊體驗。同一時期,MUJI西南最大旗艦店在觀音橋北城天街揭幕,單日銷售額突破百萬元。這些國際品牌的“搶灘登陸”,正是重慶發力“首發經濟”的縮影。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重慶累計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品牌超2200個;今年上半年引進品牌首店數量躋身全國前四。
創新商業形態也不斷涌現。位於兩江新區禮嘉智慧公園內的首個集裝箱商業體——集盒島已基本完工,預計9月中旬試營業。該項目採用圍合與錯落搭接的設計,打造出高效實用、富有趣味的商業空間,為年輕人提供“小而美”的休閒消費場所,有望成為重慶又一獨具特色的消費新地標。
重慶還依託山水地形,創新打造“雲端天臺”“愜意江岸”“防空洞穴”等100個“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費場景,戴家巷、十八梯、山城巷等“後街支巷”項目成為展示巴渝文化的重要窗口。
夜經濟煥發活力
山水之城點亮全球視野
當夜幕降臨,重慶這座“8D魔幻都市”切換至另一個維度:洪崖洞吊腳樓群在暖黃燈光下勾勒出動畫般的奇幻輪廓,南濱路沿江餐飲酒吧霓虹閃爍。
自今年4月19日起,每週六和重大節假日,5000架無人機以光影變幻出不同的造型,點亮山城夜空。這是“新韻重慶”無人機燈光秀,已成為重慶夜經濟的標誌性景觀。
“雖然無人機表演僅20分鐘,但它拉動的‘消費窗口’可持續至深夜。”龍門浩景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表演帶動下,龍門浩老街消費業態日益豐富,越來越多遊客從“打卡即走”轉為深度體驗。
與此同時,重慶還以消費載體提質工程為抓手,大力推進城市品質商圈建設和特色商業街區更新打造,構建聯通內外、貫通城鄉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
位於南岸區的南濱C灣,這條8公里長的國際消費帶,已成為重慶夜間經濟復蘇的亮麗名片。2025年春節期間,南濱路沿線監測企業銷售額達4億元,同比增長14.7%。
而於今年夏季推出的“2025不夜南濱生活節”將南濱路創意性地打造為“南冰路”,通過大型“冰感工廠”互動區、城市音樂會和潮流市集等活動,融合“食、遊、購、娛、體、展、演”等多元消費場景。
南岸區依託南濱路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構建“夜味、夜玩、夜購、夜賞、夜養”的消費生態,正加速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承載區。
重慶的夜經濟不止于傳統餐飲購物,還在持續拓展創新場景。萬盛經開區推出“健康潮汐夜市”,設立西醫、中醫義診區,藥食同源展示與人工智能醫療體驗區,為避暑市民和遊客提供多樣健康服務。
目前,全市已建成248個夜間經濟集聚區,連續4年位居“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榜首。磁器口、較場口夜市、鎏嘉碼頭、龍門浩老街等一批示範街區遠近聞名,“不夜重慶”的聲譽持續提升。
消費環境優化
國際消費便利度大幅提升
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不僅需要硬設施的升級,更需要軟環境的優化。4年來,重慶通過多項舉措,顯著提升了消費環境吸引力。
離境退稅服務的優化是吸引境外消費的重要措施。近日,重慶首批離境退稅“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正式啟用。在解放碑、朝天門、萬象城3個離境退稅特色街區,設立了首批3個“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
8月15日,一位俄羅斯旅客在重慶萬象城購買了近6萬元的商品,並在商場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成功辦理了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手續,當場獲得5200余元退稅款。
次日,他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離境時,憑重慶方面開具的退稅申請單和發票等材料,順利通過口岸驗核。這標誌著離境退稅“即買即退”川渝通辦首單成功落地。
“從此前境外旅客出海關離境後方可拿到退稅款,到如今在商店即時拿到稅款,這項服務讓外籍人士在華購物體驗更好。”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商學院教授魏翔看來,消費便捷度正直接轉化為消費黏性,形成“消費—退稅—再消費”閉環。
過境免簽政策的放寬也為重慶帶來新機遇。自去年12月17日起,來自55個國家的旅客經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可享受240小時過境免簽,最長停留期10天。
今年上半年,通過240小時過境免簽“渝進蓉出”“蓉進渝出”的旅客增長近1倍。全市接待入境遊客人次同比增長77.2%,入境遊客花費預計同比增長90.2%。
在支付服務方面,重慶已構建起“移動支付+銀行卡+現金”的多元化支付體系。重點商圈、景區和交通樞紐已基本實現多種支付方式全覆蓋,重點商圈和景區外卡受理覆蓋率超90%。
4年間,重慶實現了從區域消費中心向全球消費重要節點的跨越。從老廠房改造的工業風空間到科技感的無人機夜空大秀,從首店經濟的國際風貌到防空洞火鍋的本土煙火,重慶將消費升級與城市更新、文化傳承深度融合,以“國際范+巴渝味”的獨特路徑,正穩步邁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消費目的地。
楊雪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