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激活人才動能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5-09-12 16:23:3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魏寒冰

  近年來,重慶市銅梁區錨定鄉村全面振興目標,創新實施“1353”人才振興工作路徑——以黨建為引領,聚焦人才隊伍、政策體系、服務保障三大目標,推進五大工程落地,強化三重保障支撐,讓各類人才在鄉村沃土紮根成長,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從“銅梁黑雞”産業鏈崛起,到艾草種植讓千畝荒山變金山,再到蔬菜種業的科技創新突破,一個個案例見證著人才與鄉村的“雙向奔赴”。

  鄉村振興,産業是“骨”,人才是“魂”。銅梁區以“産業富鄉”工程為抓手,通過優化佈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人才在産業鏈上找到舞臺,實現“發展一個産業、集聚一批人才、帶動一方致富”。

  “銅梁黑雞”的涅槃,離不開本土人才劉松的深耕。2013年,他帶著十餘年養殖經驗投身品種培育,並與西南大學等高校開展“産學研”合作。2015年,他創辦了重慶特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構建起“種雞繁育—屠宰加工—銷售配送”全産業鏈。如今,公司年銷肉雞400余萬羽,産值突破2億元,通過創新“公司+村集體+技術單位+養殖戶”模式,帶動100余戶家庭農場和6000余戶農戶增收,助力數十戶貧困戶脫貧。2024年,他推出“百萬雞苗下鄉”活動,免費發苗並指導技術,成熟後保底回收,讓更多村民共享紅利。“靠技術支撐,更靠抱團發展。”劉松的話道出了産業與人才共生的密碼。

  在少雲鎮,陳平與艾草産業的故事同樣動人。2017年,他返鄉創辦重慶真艾農業有限公司,帶村民在1.1萬畝荒山種艾草。與市中藥研究院合作,培育“渝艾”制定標準後,公司建成西南最大艾草全産業鏈基地,30余類産品遠銷歐美日韓。其“保底+分紅”模式帶動超1000余種植戶增收,戶均年增收3000余元。公司還開展免費培訓,承辦“巴渝工匠杯”艾灸賽,推動“銅梁艾灸師”成市級特色勞務品牌,讓“一根艾草”撐起上千人的就業夢。

重慶銅梁:激活人才動能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_fororder_mmexport1757658076029

陳平(左二)帶領青少年參觀艾草基地 供圖 銅梁區委宣傳部

  如今,銅梁已形成蔬菜、生豬、肉雞“一主兩輔”格局,新建1.2萬畝設施蔬菜,打造“北壽光、南銅梁”品牌,農産品加工業産值預計達165億元。蓬勃産業正成為引才留才的“強磁場”。

  目前,銅梁已與西南大學、市農科院等簽約,引進首席專家8名、教授26名、博士25名,建設農業科技專家大院等平臺,讓科研人才“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同時,銅梁每年選派50名以上市、區級科技特派員,他們帶著技術進大棚、下田間,成為農民身邊的“科技保姆”。

  為了讓人才服務“沉下去”,銅梁承接市級專家服務團,年服務超10批次,惠及群眾超1000人;實施鄉賢引育計劃,引導企業家、學者、退伍軍人等反哺家鄉;鼓勵“銀發人才”回鄉,讓退休專家重發光熱。

  多方智力匯聚,為鄉村振興裝上“智慧引擎”。如今,1.57萬名鄉村實用人才活躍在銅梁各行各業,較2020年增長35.3%。(文 李慧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