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渝東北山區,空氣中已帶著絲絲涼意。在奉節縣興隆鎮寄遞物流共配中心,卻是一派火熱景象: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分揀包裹,前來取件的村民絡繹不絕。“自去年10月投用以來,中心旺季日均處理快遞超8000件,淡季也有4000件至5000件。”中心負責人李勇對比道,“而在‘郵運通’鋪開前,全鎮的快遞收件量一天才3000多件。”
從取件“多頭跑”到“一站取”,從“寄遞難”到“當日達”,這一深刻變化,源於奉節縣對重慶市“郵運通”模式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奉節聚焦“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節點建設,著力構建“集成共配”體系,有效打通了消費品進村“最後一公里”和農産品進城“最先一公里”,為城鄉協同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政策引領,從“分散經營”邁向“集約發展”
面對山區庫區寄遞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難題,奉節縣以“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市場運作”為原則,大膽創新整合機制。縣裏推動“三通一達+極兔”等5家品牌快遞企業共同出資,成立第三方平臺公司“入驛達”,統一負責進出奉節快件的分揀、運輸和配送,實現了人員、設備、車輛、站點等資源的集約共享。
奉節縣寄遞物流共配中心 攝影 賀元河
目前,投入使用的縣級共配中心配備了全自動智慧分揀設備,日均處理能力超25萬件,效率提升21%。通過創新梯度收費,實行與服務品質掛鉤的收益分配機制,快遞企業運行成本下降了10%,收益增長了5%,平臺公司年營收超過500萬元,實現了從“內卷”到“共贏”的轉變。
模式創新,從“各自為政”走向“整體佈局”
針對農村網點覆蓋不均、群眾取寄不便等問題,奉節縣著力優化網絡佈局,構建多元共配模式。
行進中的“郵運通”貨車 攝影 賀元河
在城區,經過整合優化,每個網點都可辦理5大品牌快遞業務。在鄉村,依託便民服務中心、商超等,15個鄉鎮共配中心和196個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順利建成,實現了網點有效覆蓋。運輸上,通過購置22輛新能源車,優化18條貨運專線,採取“定時、定點、定線”統一配送,75%的村社實現了快遞直達;對偏遠村社,則創新採用“郵政/交運/供銷+快遞”合作模式,確保配送無死角,平均時效縮短至1天。
如今,像興隆鎮共配中心這樣的節點,已成為便民惠農的綜合服務平臺。“現在群眾取件平均能節省一個多小時,寄遞便利也激發了大家的消費和寄件需求。”李勇介紹道。
便民惠農,從“神經末梢”變成“活力節點”
“郵運通”的深入實施,不僅提升了效率,更深刻地改變了鄉村的生活與生産方式。
興隆鎮桂花村村民正在寄送快遞 攝影 賀元河
在興隆鎮桂花村的仲宜超市,老闆譚和平自願免費為“郵運通”提供快遞寄存服務。“雖然不收寄存費,但取件的人流帶旺了超市生意,鄰裡關係也更熱絡了。”她笑著説道。
如今,村民們網上購買衣物、日用品甚至農具成為新常態。更重要的是,便捷的物流為農産品上行插上了翅膀。縣裏為臍橙等特色農産品定制寄遞方案,建立快捷收寄機制,使農産品出縣時間壓縮至12小時,平均運輸成本降低12%。“奉節臍橙”借此成功銷往多個RCEP國家,品牌價值高達381.7億元,連續5年獲評“全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
規範運行,從“野蠻生長”轉為“行穩致遠”
任何創新模式的健康發展,都離不開有效的監管。為確保服務質效,奉節縣率先在渝東北成立了縣級郵政監管機構奉節郵政管理局(奉節縣郵政業發展中心)。在此基礎上,奉節縣建立“1+5”投訴快速響應機制,確保常規投訴24小時內處置;出臺網點管理細則,統一服務標準;實行末位淘汰機制,激勵網點提升服務品質。2024年,全縣寄遞投訴量大幅下降,回訪滿意度達100%。
這一系列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全縣農村地區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超70%,投遞量穩步提升;2025年1月至8月,兩項指標同比增速分別達94.89%和82.84%。奉節縣成功入選“全國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範區創建單位”,並獲評重慶市“郵運通”成效突出區縣。
奉節縣的實踐表明,通過構建“集成共配”體系,能夠有效破解城鄉流通瓶頸,激活鄉村經濟,便利群眾生活。這一探索,為落實中央關於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奉節經驗”,也展現了“郵運通”模式強大的生命力。(文 黃楚雲 賀元河 周玉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