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0年再度來渝 2025年中國幹細胞第十五屆年會開幕
2025-10-11 09:42:00來源:重慶日報編輯:周利宏責編:周利宏

時隔10年再度來渝 2025年中國幹細胞第十五屆年會開幕

十月十日,中國重慶·科學會堂,中國幹細胞第十五屆年會科普活動現場,學生正在參觀幹細胞主題科普展。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10月10日,2025年中國幹細胞第十五屆年會在中國重慶·科學會堂開幕。本屆年會以“幹細胞研究與轉化——百舸爭流”為主題,來自國內和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的知名高校、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和生物醫藥企業的專家學者近3000人齊聚一堂,圍繞幹細胞基礎研究進展、臨床轉化應用、産業發展升級等議題展開交流、探討合作。

  幹細胞技術作為生物醫藥領域的重要前沿技術,其研究與應用不僅承擔著推動醫學進步的使命,也關乎提高人民健康水準、提升生命品質的重要事業。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幹細胞研究與轉化正呈現“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生動局面。

  本屆年會為期3天,設置了豐富多元的學術活動,全面呈現幹細胞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在主旨報告環節,多位領域權威專家圍繞“細胞命運的表觀遺傳調控”“半克隆技術的建立與應用”“細胞納米技術”“從細胞的功能單元理解組織和病人”“腫瘤幹細胞的免疫逃逸”等方面帶來重磅研究成果分享。

  分論壇包括百餘場高水準學術報告、專題研討會、産業論壇,並設立幹細胞專項基金髮布、壁報展示、青年論壇等特色環節,覆蓋“幹細胞與發育”“幹細胞與再生”“幹細胞與疾病模型”“幹細胞應用與産業”“幹細胞前沿交叉”“腫瘤幹細胞”等核心領域,全方位展現幹細胞研究從基礎科學到臨床應用、從技術創新到産業落地的全鏈條發展態勢。

  與此同時,年會期間還將舉辦國際論壇,邀請國內外頂尖專家參會,分享全球幹細胞研究與轉化的最新動態。

  據年會主辦方介紹,本屆年會將以“學術交流+成果應用+科學普及+行業監管”的交叉融合,全面展示我國幹細胞領域近10年的發展與突破,系統回顧我國幹細胞研究從跟蹤追跑到部分領跑的跨越歷程。同時,通過舉辦系列國際交流活動,正式建立亞太地區及中日韓新澳學術合作組織,提升中國在國際幹細胞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此外,本屆年會還深入探討了幹細胞領域相關標準,加強行業規範與標準化建設,促進科研合作和成果轉化應用。

  中國幹細胞年會是我國幹細胞領域極具權威性與影響力的年度學術盛會,自2010年首屆年會召開以來,已成功舉辦十四屆。本屆年會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主辦。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第五屆年會在重慶舉辦,首次由分會獨立辦會,由此開啟中國幹細胞學術領域新篇章。本屆年會時隔10年再度來渝舉辦,將成為幹細胞領域未來發展的新起點,匯聚更多行業力量,共同探索幹細胞技術賦能人類健康的創新路徑。

  又訊 10月10日,中國幹細胞第十五屆年會科普活動啟動會在中國重慶·科學會堂舉行。本屆年會期間將集中舉辦“科學與中國——千名院士·千場科普”重慶行、幹細胞主題科普展、中國幹細胞十年成就展、“中國幹細胞人”風采展等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讓幹細胞知識走進公眾視野、融入日常生活。(記者 張亦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