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見“十四五”|重慶市應急管理部門交出高品質發展“安全答卷”
2025-10-16 17:37:5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10月14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成效。據了解,“十四五”以來,重慶市應急管理部門通過持續完善組織指揮、風險防範、救援處置、數字應急、支撐保障、社會共治六大體系,推進規劃中各項主要指標提前完成,全市安全生産形勢持續向好,連續5年實現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

渝見“十四五”|重慶市應急管理部門交出高品質發展“安全答卷”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1016143738

發佈會現場

  在風險防範方面,重慶市應急管理部門開展了安全生産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排查重點行業領域重大隱患56719個,已整改55887個,整改率達98.5%;首次實施全市自然災害風險普查,收集超過1100萬條海量數據,生成了超過5600張精細化的“風險地圖”;集中開展電動自行車、燃氣、水毀工程、地質災害等專項整治;實施中心城區跨江大橋安全防護提升項目、三峽庫區綜合應急救援中心等37個重點項目。

  同時,重慶市應急管理部門加強智慧化監測預警,建成危化品全鏈條安全監管、森林防火監測預警等8個系統,全天候監測風險;創新實施自然災害分段分級分類分層預警響應機制,按時間分階段預警,按嚴重程度定響應級別,按災害類型找負責部門,預警實現了“個性定制”。

  在救援處置方面,重慶市應急管理部門在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基礎上,構建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梯次救援力量體系,重組市級力量,組建市專業應急救援總隊、市航空救援總隊,培育發展危化、礦山、工程搶險等8個行業的13支專業救援隊伍,全覆蓋組建區縣隊伍和鎮街隊伍,引導建設、規範管理45支3900余人的社會救援隊伍,形成市域內“航空救援1小時抵達—地面救援30分鐘到達—群防員10分鐘反應”的快速應急能力。

  五年來,重慶數字應急更智慧,給應急管理裝上“智慧大腦”,完成系統門戶和數據底座建設,實現應急管理部門和市級相關部門數據“無縫對接”,打通數據壁壘,打造數字底座;實戰運行自然災害防減救、安全生産智管、應急指揮智救等3大綜合場景,實現“一屏觀全域、一網連全市、一腦統全局”,織就一張反應神速、防護週全的“數字安全網”,推動全市應急響應速度提升3倍。

  與此同時,重慶保障體系更全面,修訂《重慶市安全生産條例》等5部地方性法規,發佈103項重慶市安全生産領域地方標準,讓安全管理有了“硬尺規”;救援能力“升級換代”,“十四五”期間新配備應急救援裝備較2020年底增長70%,“基層第一道防線”越守越穩;健全救災資金預算預撥和快速響應機制,汛前提前將救災資金預撥到各區縣,保障災害發生後迅速調配資金,緊急調撥救災物資23.26萬件,有效保障了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依託黨建統領“141”基層智治體系,重慶配齊基層應急管理和救援專職人員,102萬災害應急責任人、12.8萬網格員、2.3萬信息員堵住風險漏洞;出臺安全生産舉報和地質災害報告獎勵制度,“十四五”以來共收到舉報案件91070件,發放獎勵金529.76萬元。

  五年來,全市應急工作者凝心聚力、勇擔使命,努力推動“十四五”規劃落地見效,交出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答卷”。下一步,重慶市應急管理部門將持續推進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推動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良性互動。(文/圖 黃楚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