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二十九場),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教育事業高品質發展成效。

發佈會現場
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劉宴兵介紹,五年來,重慶教育系統聚焦教育強國戰略落地,在立德樹人、公平優質、教育對産業發展的支撐、教育現代化治理等方面全面發力,“十四五”規劃確立的12項指標全面高品質完成,其中3項指標均超過全國平均水準,教育發展總體水準進入全國中上行列、西部第一方陣。
關注民生 教育公共服務聚焦公平優質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重慶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9177所、在校生639.8萬人,全市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93.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8.4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64.25%,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5.2%、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57.03%,超出規劃指標2%。自2025年起,重慶實施學前一年免費教育,惠及20余萬名兒童。
“十四五”期間,重慶實現基礎教育更均衡,“教共體”覆蓋率達85%,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8.3%,優質高中資源覆蓋率達75%,中職學生升學比例超過70%,超出規劃指標20%,義務教育階段適齡殘疾兒童青少年入學率達98.99%。同時,重慶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率增長5%,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11.75萬人,超出規劃指標1.75萬人,增長5%。
支撐發展 服務經濟社會聚焦“教育何為”
據介紹,圍繞“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建設和“416”科技創新佈局,重慶奮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深度融合,“十四五”期間累計向社會輸送人才185萬人,當前全市三大主導産業70%以上一線新增從業人員來自重慶職業院校。此外,重慶2所高校5個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進入ESI世界學科排名前1%的學科達到83個;新增2所職業本科院校,10所高職院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
在科研創新方面,重慶高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數量大幅增長,累計服務企業3300余家。在開放合作方面,“留學重慶”成為首批全球推廣品牌,持續推動優質職教資源、認證標準、技能人才全面“走出去”,“職教出海”項目覆蓋50余個國家和地區,重慶教育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激發動能 教育現代化治理聚焦深化改革
劉宴兵介紹,在改革試點方面,重慶走在前列,獲批6個教育強國建設首批綜合改革試點,新高考綜合改革平穩落地,率先在全國開展碩士研究生省級聯合命題改革;加快完善數字教育“135E”體系架構,教育核心業務數字化達100%,學校多媒體教室實現全覆蓋。
目前,重慶獲批全國教師教育創新機制改革試點,累計培育國家級名師1400人次、市級各類名師1.2萬人次,引進頂尖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較2020年增長77%,“時代楷模”王紅旭、“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李龍梅等147個集體和個人獲國家級榮譽。
劉宴兵表示,下一步,全市教育系統將緊扣做實“兩大定位”、發揮“三個作用”、加快建設“六區一高地”,以教育強市“158N”體系構架為牽引,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努力打造“全國進位、西部領先和重慶辨識度”的標誌性成果,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注入更強勁的教育動能。(文/圖 葉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