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半山崖線打造成城市“朋友圈”的獨特名片
2025-10-23 09:29:18來源:重慶日報網編輯:周利宏責編:周利宏

  原標題:大城之治·重慶地標②|半山崖線打造成城市“朋友圈”的獨特名片

  10月22日,初秋的明媚陽光灑在渝中區的半山崖線上。來“打卡”的外地遊客、散步或跑步的市民絡繹不絕,在這條獨具特色的半山崖線上,盡覽山水之城的美景,享受“歲月靜好”。

重慶:半山崖線打造成城市“朋友圈”的獨特名片

重慶:半山崖線打造成城市“朋友圈”的獨特名片

2025年10月21日,渝中區半山崖線,懸空步道蜿蜒盤旋在山壁間。記者 尹詩語 攝

  半山崖線東起渝中區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西止于沙坪壩區平頂山公園,是中心城區“山城步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新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重慶新增624公里“山城步道”,成為市民出行的便捷通道,更是山城重慶特有的“風景長廊”、城市名片。

  重慶加快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半山崖線已然成為打造“宜居之城”的一項標誌性成果,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城市“朋友圈”中,獨具特色、魅力無窮。

  開啟“一步一景”的發現之旅

重慶:半山崖線打造成城市“朋友圈”的獨特名片

2025年10月21日,渝中區鵝嶺公園,不少市民遊客正在山崖邊觀賞山城美景。記者 尹詩語 攝

重慶:半山崖線打造成城市“朋友圈”的獨特名片

2025年10月21日,渝中區佛圖關公園,不少市民遊客正在紅墻邊拍照打卡、欣賞江景。記者 尹詩語 攝

  半山崖線主線全長9.3公里,佛圖關公園處在半山崖線的重要節點上。秋高氣爽,木春菊散發淡淡清香,三角梅一簇簇明艷奪目,軌道交通2號線列車穿越花海、呼嘯而過……

  漫步半山崖線,人們便開啟了一場“一步一景”的發現之旅。這些年來,通過優化現有步道、打通斷頭步道、接駁軌道公交站點、完善沿線標識及配套等舉措,半山崖線步道不僅與周邊經緯大道、嘉濱路等城市交通要道相連,還與5條軌道交通線、28個公交站點接駁,極大改善了周邊社區約30萬人的出行環境。

  與半山崖線並行的軌道交通2號線,被稱為“開往春天的列車”。“火了這麼多年,我年年、月月甚至每週都來,四季輪轉,每次來‘打卡’,似乎都能看出新意,感知山水之城的特殊魅力。”一位姓高的市民説著説著,不禁豎起了大拇指。

  “半山崖線精華段就在佛圖關公園,‘開往春天的列車’是最大的看點。”渝中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原來這片山脊色調比較單一,“增花添彩”之後,這裡就“靚”了起來。

  半山崖線佛圖關段,軌道交通2號線沿途栽種了近千株美人梅,以及四季桂、西洋鵑、木春菊、吉祥草、紅繼木等植物萬餘株。“春天看美人梅,夏季有紫薇,秋天賞金黃楓葉,冬天蠟梅飄香,一年四季景色精彩紛呈,盡顯半山崖線的魅力。”該負責人説。

  記者注意到,在“開往春天的列車”景點,隨處可見清晰的標識標牌,無論是鵝嶺公園還是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方向沿步道過來的市民遊客,都能通過指引準確找到景點。

  來到旁邊的半山崖線驛站,這裡有休息坐凳,直飲水機以及自動飲料零食售賣機,讓大家動中有靜,累了渴了,有歇腳喝水的地方。飛馳的列車是流動的風景,而驛站則承載著人們停駐的時光,一動一靜,共同構成了這裡獨特的魅力。

  半山崖線“穿越”古今

重慶:半山崖線打造成城市“朋友圈”的獨特名片

2025年10月21日,渝中區佛圖關公園,不少市民遊客正在步道上鍛鍊。記者 尹詩語 攝

重慶:半山崖線打造成城市“朋友圈”的獨特名片

2025年10月21日,渝中區佛圖關公園,遊客正在“開往春天的列車”打卡點觀看呼嘯而過的列車。記者 尹詩語 攝

  從“開往春天的列車”景點往佛圖關公園南門走去,一路景觀訴説著“古今交融”的故事。

  沿著步道前行,一方約400平方米的巨石進入視野,這便是根據李商隱《夜雨寄北》創作的“巴山夜雨”浮雕。樹影、雲形、車馬、軒窗……詩中的愁思與期待,全部化作了石壁上的圖形,看起來趣味盎然。

  當腳步靠近渝中區烈士英名墻,記者看到,墻下整齊擺放著菊花,與一旁挺拔蒼翠的塔柏一同,守護著這座城市不滅的記憶。不遠處的楊闇公雕像下同樣花環簇擁,那些潔白或金黃的菊花前,不少市民駐足於此緬懷先烈。

  行至“涵虛閣”,視線會被山體上覆蓋的網格狀物體所吸引,防護網兜住了可能滑坡的土石。在“蕉林滴翠”景點,又是另一番光景:寬大的芭蕉葉在雨後承接著墜落的水滴,淅淅瀝瀝,讓人瞬間墜入李商隱“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意境。

  來到佛圖關公園南門,有一條連接鵝嶺的鏤空步道名為“玉壘浮雲”。踏上步道,首先感受的是腳下鏤空鋼格柵傳來的微妙彈性,林海的樹冠就在格柵之下。繼續前行,部分路段好像懸挂空中,僅以12根鋼柱作為支撐;時而又巧妙地嵌入岩壁,形成半隧道式的獨特體驗。

  設計師“揭秘”步道構想

重慶:半山崖線打造成城市“朋友圈”的獨特名片

2025年10月21日,渝中區佛圖關公園,不少市民遊客正在觀景臺上拍照打卡。記者 尹詩語 攝

重慶:半山崖線打造成城市“朋友圈”的獨特名片

2025年10月21日,渝中區佛圖關公園,隨處可見清晰的標識標牌指引遊客們方向。記者 尹詩語 攝

  在與半山崖線步道設計師、中機中聯工程有限公司渝中區-沙坪壩虎頭岩段項目負責人覃蕾蕾的對話中,記者了解到半山崖線步道建設的構想。“我們的核心理念,是打造集‘綠色出行便民道、山水遊憩休閒道、鄉愁記憶人文道、城市體驗風景道’四維一體的城市公共空間。”

  “步道的首要任務是‘連接’。” 覃蕾蕾解釋,通過改造現狀步道與新建架空棧道相結合的模式,巧妙解決了地形造成的中斷點問題,形成貫通兩區的慢行系統。

  在文化傳承上,步道選線本身就是對歷史的致敬。“主線沿著成渝古驛道——東小路的一段延伸,通過串聯五大公園、三十多個文化景點,將散落的‘文化珍珠’重新連綴。”覃蕾蕾説,從鵝嶺公園的大使館舊址到佛圖關的石刻,從李子壩的抗戰遺址到虎頭岩的紅色記憶,步道成了一條可觸摸的“歷史敘事線”。

  另一方面,景觀營造則體現了“顯山露水”的巧思妙想。“我們精心設置了十余處觀景平臺,每個都有獨特的視覺主題。”覃蕾蕾如數家珍,石油路口觀湖(萬科天地湖),二號驛站觀景點——攬城(重慶天地),一號驛站觀景點——賞橋(嘉華大橋)……

  步道選線還充分體現生態友好,對現狀大樹主動避讓,架空段採用透光格柵確保下方植物生長。“我們要讓工程輕輕地安放在自然裏。”覃蕾蕾説。

  “步道不只是遊客的專屬,更是周邊6萬居民的生活配套。”覃蕾蕾説,步道驛站提供休憩、衛生等便民服務,與公共交通無縫接駁,“步道最終要回歸城市,成為市民日常生活中可親近、可依賴的一部分。”(記者 崔曜 尹詩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