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消費“新地圖”活力奔涌
2025-10-23 09:29:49來源:重慶日報編輯:周利宏責編:周利宏

  清晨的豆花麵館熱氣嫋嫋,午後的老茶館裏人氣滿滿……剛剛落幕的“打卡新重慶·我當種草官”活動中,三十位“種草官”在6天時間裏,用腳步繪製出一幅熱氣騰騰的山城消費新圖景。從市井巷陌的煙火氣到國際首店的時尚范,從防空洞火鍋的沸騰到非遺技藝的新生,重慶消費升級的蓬勃氣象躍然眼前。

  市商務委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重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8300.37億元,同比增長4.5%,總量穩居全國首位。

  種草官用腳步丈量“消費地圖”

  早上7點,渝中區民生路的龔大娃豆花麵館內已是蒸汽氤氳。去年,老闆龔波將這家小店從南坪社區開到解放碑核心區,成為無數“煙火小店”生命力迸發的縮影;在渝北,那家沒有招牌、需提前數日預訂的川菜館,老闆唐偉對“鍋氣”的執著,詮釋了“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的真諦。這股源自市井的蓬勃力量,正在城市有機更新的浪潮中不斷延伸。

  當後巷經濟遇見空間活化,十八梯、戴家巷等老街區迎來華麗蛻變。陳虹的茶館裏,川劇變臉與創意茶單相得益彰,讓老地方煥發出新生機。

  “國慶七天營業額翻倍,遊客既要老味道,也要新體驗。”陳虹欣喜地告訴“種草官”。十八梯這條曾經沉寂的街巷,在改造後如今單日客流突破十萬人次。

  隨著夜幕降臨,重慶的消費圖景繼續向立體空間拓展。當“種草官”們從兩江遊輪上仰望洪崖洞的璀璨燈火、在雲端之眼俯瞰萬家星光時,夜經濟正悄然從水面延伸至雲端。據了解,“兩江遊”夜班航班貢獻超95%接待量,雲端之眼高空觀景臺單日涌入5萬人。

  令人驚嘆的是,這座城市連獨特地形都化為了消費場景。長江索道變身“空中觀景臺”,國慶搜索量暴漲226%;軌道穿樓奇觀帶火整片商圈;防空洞裏燙火鍋、崖壁步道喝咖啡,“8D魔幻”地形催生出全國獨有的消費體驗。

  文化傳承也在創新中煥發新生。霧都劇院裏,融合街舞的茶藝表演場場爆滿;榮昌夏布變身時尚潮包,燜燒雞登上大眾點評“必吃榜”。美團數據顯示,重慶非遺餐飲訂單同比增長450%,其中20—30歲的年輕消費者佔比達四成。

  與此同時,國際元素也在重慶找到屬於自己的落腳點。法國品牌馬吉拉在山城開拓特色咖啡空間,西班牙主廚在披薩店玩轉麻辣風味……今年以來,“重慶首店”搜索量翻倍,並且這些“首店”不再扎堆核心商圈,而是更願深入街巷,與城市基因深度融合。

  政策精準“滴灌”助力場景打造

  呈現在“種草官”們眼前的是一片蓬勃的消費場景,而這背後,是一系列政策的精準滴灌。

  遍佈街巷的小微商戶,是城市經濟生態健康的關鍵所在。重慶推出一系列針對性政策:“小微商戶普惠金融計劃”為經營者注入急需的資金活水;“街巷煥新計劃”著力優化後街小巷的物理空間;“煙火氣數字化賦能行動”則借助互聯網平臺的力量,助力傳統小店線上引流……

  在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重慶更在消費場景的創新上做足文章,對消費場景進行深度重構和極致利用。從系統化打造“山城後巷”品牌,培育“江崖街洞天”特色空間,到創新發展“天臺經濟”“洞穴經濟”“夜間經濟”,重慶不斷突破消費想像力的邊界。

  如今,一系列具有高辨識度的消費新場景層出不窮,讓“8D魔幻”地形本身成為了這座城市最大、最獨特的消費IP。

  業態的融合共生,也為消費價值的延伸提供了更多可能。近年來,重慶積極推動“非遺+”與文旅、餐飲、時尚等産業的跨界融合;促進文體商旅聯動,以演出、賽事帶動周邊消費;鼓勵“首店經濟”“首發經濟”,引入新品牌、新業態,確保消費市場始終保持新鮮感與國際視野。

  在提升消費體驗方面,重慶同樣對標國際水準。大力增設離境退稅商店,創新推出“即買即退”乃至“集中退付”等便利模式,極大優化了境外旅客的購物體驗。今年1月至7月,離境退稅銷售與退稅金額實現近5倍的增長。

  為消費提質擴容構建“生態雨林”

  “‘打卡新重慶·我當種草官’活動,不僅是城市消費宣傳的創新之舉,更是一種高效的消費市場‘民間探測器’,讓散落在街巷的優質消費資源被看見、被認可、被放大,極大激發了市場自身的活力。”重慶工商大學應用經濟系主任李然表示。

  在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研究院研究員莫遠明看來,該活動是重慶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打造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和國際消費目的地的一個縮影。活動通過民間視角、體驗式傳播,生動展現了重慶消費場景的創新與市場活力的迸發。

  展望未來,莫遠明建議,重慶要抓住“十五五”的戰略風口,持續激發消費活力:

  一是營造消費新場景。要持續致力於豐富消費業態,特別是在主題娛樂、文化演藝等方面精耕細作,培育更多元、更沉浸的新型消費場景。

  二是打造消費新地標。要以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等為契機,加快推動重慶特色商業街區、特色夜市街區的改造升級。同時,加速陸海國際中心等一批標誌性消費新地標的建設,力爭在高端服務領域實現突破。

  三是提升消費品質。要進一步擦亮“中華老字號”“重慶老字號”等金字招牌,突出重慶獨有的非遺辨識度,提升“渝伴禮”等重慶造産品的品質和産業化規模。大力發展“文旅+消費”新業態,提供更優質、更多元的文旅産品。

  市商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將通過“引育結合”加快集聚高端消費資源、“融合創新”打造巴渝特色消費名片、“對標國際”構建品質多元消費載體、“優化提升”營造近悅遠來消費環境等措施,推動重慶消費輻射力持續擴大。

  從政策精準施策到消費場景持續煥新,從業態深度融合到國際環境不斷優化,重慶正以系統化改革構建起消費提質擴容的“生態雨林”。(記者 邱小雅 周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