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025年“芯護林草,種興巴渝”生態科普宣傳活動在重慶新天地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沉浸式科普、互動式體驗為核心,展示了重慶市在種質資源保護、林木良種繁育、參與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森林可持續經營及自然教育等方面的發展成果,向市民普及生態保護知識,推動林草保護理念深入人心。
活動現場設置“種業振興成果”“林草晶片展示”“生態旅遊與森林康養”“林下經濟産品展示”“種子法普法宣傳站”“自然教育與互動”六大主題板塊。來自永川、武隆、大足、巫山、忠縣、綦江、萬州、彭水等區縣的24家參展單位組團參展。
馬雲林場從崖柏枝葉中提取的天然揮髮油,萬州林業科學研究院聯合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開發的木姜子系列産品,涪陵區大木林場通過林下倣野生種植製作的靈芝袍子粉、黃精幹茶,渝北區統景林場的“以林養種、以種促養、種養結合”生態循環……各參展方通過實物展示、技術演示、圖文解讀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呈現優質林木種苗選育過程、珍稀瀕危樹種保存和研究進展、森林生態系統保護技術、林下産業創新模式及智慧林業設備應用場景等,直觀展現生態與科技深度融合的發展成效,讓市民沉浸式感受林草事業的多元價值與蓬勃活力。
從事一線保護工作的“生態守護者”李姝發表了種質資源保護公眾宣言,分享林木種苗守護與培育的動人故事,傳遞生態保護的責任與擔當。市民們紛紛打卡“林木種苗守護”寄語墻,解鎖限定種子文創,並在植物手作體驗區,近距離感受自然美學與植物生命萌發的力量。互動問答環節中,涵蓋種質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等領域的趣味題目,讓大家在輕鬆競答中提升專業認知,深入了解林木種苗品種特性、生態價值及培育故事。
此次“芯護林草,種興巴渝”生態科普宣傳活動,不僅集中展現了全市國有林場、良種基地的科研實力與保護成效,更充分彰顯了重慶林業深厚的生態底蘊。當前重慶森林覆蓋率穩定在55%以上,林木良種使用率提升至75%,林下經濟已形成多模式發展、多品類共存的良好格局。
下一步,重慶市種苗站將持續深化林草資源保護與種苗産業發展,依託“3+2”種苗高品質發展體系建設(三大基地:保障性苗圃生産基地、林木良種繁育基地、優良鄉土樹種採種基地;兩大體系:種質資源調查收集評價利用體系、種苗品質監管服務體系)賦能種業振興,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守護綠水青山,為構建山清水秀美麗重慶注入更強勁的綠色動能。(文 肖紅光 李擁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