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新增44家專精特新“小巨人” “3大萬億級主導産業集群”企業佔50%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2025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和復核結果,我市44家企業通過認定,另有130家企業通過復核。截至目前,全市有效期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341家,優質中小企業群體持續壯大,為全市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據市經濟信息委介紹,本次新認定的“小巨人”企業呈現出與全市産業戰略高度契合、創新成色足、發展活力強等突出特點,反映出我市在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産業佈局精準聚焦,集群發展特徵顯著。從行業分佈看,新認定的“小巨人”企業全部位於我市“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範圍內,顯示出培育工作與全市産業佈局的緊密銜接。其中,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先進材料等“3大萬億級主導産業集群”企業佔比達50%;智慧裝備及智慧製造、食品及農産品加工、軟體信息服務等“3大五千億級支柱産業集群”企業佔比36.4%,重點産業集群的集聚效應和鏈式發展格局日益清晰。
創新投入持續加大,關鍵技術不斷突破。在創新層面,這批企業展現出較強的研發實力與技術積累。數據顯示,“小巨人”企業平均從事特定細分領域時間長達13.6年,研發人員佔比達30.1%,平均研發費用3848萬元,研發強度為5%。截至認定前,企業平均擁有發明專利超26項,參與制定國際、國家或行業標準平均超2.4項。多家企業在産業鏈“補短板”“填空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例如,金世利航空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出國內首臺萬噸級鈦合金整體自耗電極擠壓裝備,成為國內唯一、全球第二家掌握鈦及鈦合金整體自耗電極製備技術的企業,有力提升了我國高端材料自主保障能力。
市場競爭力突出,細分領域引領作用增強。從經營績效看,“小巨人”企業展現出良好的成長性與專業化優勢。上年度企業平均主營業務收入達7.69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12.12%,平均資産負債率控制在49.3%的合理水準。一批企業在細分領域精耕細作,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標杆。以重慶永仁心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為例,企業平均每1.5年推出一款新産品,成功實現人工心臟核心零部件國産化,構建起全産業鏈自主可控體系,打破了歐美企業在該領域的長期壟斷。(記者 佘振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