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的復興需要茶專業人才的振興,高校是茶學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如何輸出茶學知識和建立年輕茶人的視角?如何建構中國茶與世界溝通交流的創新話語和方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出海觀茶》推出“把中國茶講給世界聽”——茶學教育系列訪談。作為國內最早成立茶文化學院的高校,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院長王磊和學院師生代表分享了他們的實踐和主張。
浙江農林大學
中國茶復興需要複合型人才
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作為中國的代表性符號之一,茶已經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喝茶也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新時尚。近年來,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給予了茶産業發展重大機遇,在南方多數省份,茶産業是農業支柱産業之一。隨著茶産業的發展越發被重視,茶人才與茶科技的需求也愈發旺盛。
王磊介紹,位於浙江杭州的浙江農林大學是國內最早成立茶文化學院的高校,在2006年成立茶文化學院的基礎上重新組建了茶學與茶文化學院,旨在貫通一、二、三産業,強化茶科技研發,茶加工技能提升與茶文化發掘、發展和傳播,培養特色鮮明的“現代茶人”。另外,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開創了中國茶文化“呈現式教育”的先河,將舞臺、教材、課堂、科研、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多位一體,相容並蓄,相輔相成,為我國茶文化與茶産業發展提供人才與科技支撐。
王磊 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院長
“中國茶復興需要能夠適合現代茶文化、茶産業與茶科技統籌發展需要,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全球視野,具有良好傳統文化底蘊和跨文化傳播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複合型人才。”王磊談到,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的茶學專業著重培養複合型應用性技術人才;文化産業管理(茶文化)專業則培養高級應用型管理人才,該專業屬國內首創,著力培養我國優秀傳統茶文化領域骨幹及茶文化國際傳播使者。
中國茶文化需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
在全面推進茶産業發展的同時,生態文明建設與茶産業發展均催生著茶文化的新一輪發展需求。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深入推進茶文化發展是弘揚國粹的迫切需求,也是引領茶産業、延伸茶産業發展鏈條的現實需求。王磊認為,對內進一步發掘、整理、弘揚中國茶文化既是當代人的社會責任,也是當下的重要使命;對外向世界傳播中國茶文化,弘揚“茶和天下”精神體現了我國愛好和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茶文化在國際交流中扮演的新角色為高校茶學教育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新機遇;而如何將茶文化從內涵上持續深化也為我們帶來了責有攸歸的新挑戰。”王磊説到。
2013年,央視推出六集大型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這是一部全面探尋世界茶文化的影視作品,播出後收穫社會各界強烈反響。據介紹,該片從最初撰稿到正式播出共歷時三年,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的創始人王旭烽教授帶領師生團隊整理積累了超過百萬字的素材,包括茶各方面的知識以及一百多個有關茶的歷史故事;走訪了中國、日本、英國、印度、美國、格魯吉亞、泰國、肯尼亞這8個世界“茶國”;翻越了30多座著名茶山,先後採訪了120多位茶人。該片被評價為一部傳播中國文化魅力、傳遞中國時代活力的紀錄片,獲得“玉崑崙”獎,在全世界掀起了茶文化熱。
由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組織的《國際中文日·中國茶謠得荼節》文化交流活動
據了解,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以已有的茶學、茶文化本碩培養體系建立了國際茶文化傳播的教學體系,編寫了系列教材,配置了多元的教學資源。學院始終致力於推進以茶為核心和切入點的中國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推廣與傳播,多次前往塞爾維亞、美國、意大利、法國、印度、芬蘭、韓國、日本等國交流推廣中國茶文化。
新“茶”人以茶為媒助力鄉村振興
在致力於培養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全球視野,具有良好傳統文化底蘊和跨文化傳播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複合型人才的同時,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的老師和學生,也以茶為媒融入産業進行實踐,展現新“茶人”的青年擔當,推動茶産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
“聞點茶”團隊是由茶學與茶文化學院老師唐德松帶領2020級學生丁楚琪等同學組建。“我們著眼茶産業發展前沿,將生物化工、食品工程領域的技術應用於茶葉深加工,集中力量開展茶葉深加工、植物功能成分和芳香精油的輕工技術研究及相關産品開發,在速溶茶、茶濃縮汁、植物精油、純露等方面開創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工作。”唐德松介紹説,“聞點茶”團隊以茶葉精油開發及應用挖掘茶園産出物料的附加值,助力鄉村振興為參賽內容,經過8個多月的奮鬥,在今年6月2日閉幕的“浙江省第十三屆‘挑戰杯’建設銀行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得金獎。
唐德松老師指導的“聞點茶”團隊獲“挑戰杯”省賽金獎
參與“聞點茶”團隊學生代表丁楚琪從去年9月開始了解接觸項目至今已經有10個月的時間了,她頗有感觸:“我想,作為茶學與茶文化學院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對茶産業深入了解,以茶為媒,融入産業進行實踐,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展現青年人對於茶文化傳播、茶科技創新、茶産業發展的力量與風采。”
另一位茶學與茶文化學院的老師包小慧一直致力於茶文化藝術呈現教學及學科競賽的培養,據她説,學院的茶文化藝術呈現教學體系包含《基礎茶藝(全英文)》《中華茶藝呈現》《茶藝創意與設計》等多門省一流課程。在這一教學體系的培養下,學院的學生們參加了歷屆全國大學生茶藝大賽,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同時,該課程體系也服務於各種社會培訓、文化交流。另外,學院承辦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研修班3屆、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培訓班1屆,共培訓各級茶製作技藝相關傳承人120余人。
2021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研修班
牟錫川是一名曾參與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研修班的茶文化專業學生,他一直在探索如何把自己所學融入到社會實踐中。“在參與研修班的服務工作後,我深刻認識到為了推進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更好的融合發展,當代‘茶人’們一直都在不斷的探索和努力中。作為新茶人,我們必須要進一步的深入探索茶非遺對茶産業發展、茶文化傳承以及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展現出青年的擔當,為茶文化氛圍的營造和茶産業體系的完善做出應有的貢獻。”
産教研融合講好中國茶故事
潮平岸闊催人進,風正揚帆正當時。對於如何促進中國茶高品質發展,王磊提出:必須踐行“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統籌發展”新理念,強化學科交叉融合;切實推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複合應用型人才培養品質;進一步加強中國茶文化國際傳播推廣影響力,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交流語言,講好中國茶故事,培養更多優秀的國內外茶産業從業者和茶文化愛好者;強化科學研究,促進茶園生態、高效栽培,茶産業數字化、智慧化提升,深加工與新産品研發,跨界開發、産業鏈延伸;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加強産學研合作,推進現代茶産業學院的建設;不僅培養高素質的本碩博茶領域專業人才,也為茶産業從業人員和愛好者提供專業培訓。(圖片由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提供)
王磊寄語:
正所謂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對於剛參加完高考的學子們來説,正處於豆蔻年華的你們,就猶如一杯滋味鮮醇甘爽的綠茶一樣,洋溢著朝氣和清純。茶葉在茶湯中由捲曲逐漸舒展,就像你們的人生即將開啟的新的篇章。接下來你們要告別父母的庇護,卸下自己的青澀,步入到理想中的大學校園,希望你們用廣博的知識來充實自己,不斷增加自己的學識和學養,力爭做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也非常歡迎你們能夠加入到“茶人”的大家庭。
對於剛剛畢業的茶學學子們,一盞茶由茶葉經過茶具的輔助,水的浸潤,方成為人間的仙露瓊漿,走出學校的大門,你們就都是一個合格的“茶人”了,以後你們的人生之茶將不論甘苦,獨自背負;不管冷暖,由己承擔。願大家都有綠茶之鮮活,黃茶之柔和,白茶之質樸,青茶之豐富,紅茶之寬容,黑茶之醇厚,肩負起國家、社會賦予你們的責任,擔當起父母師長寄託的期望,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也更加懂得感恩和回報父母和社會,有跪乳之義,盡反哺之恩。
浙江農林大學校園掠影:
記者 | 韓東林
策劃 | 雨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