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師範大學戲劇影視學科徐震副教授做客《專業雲講堂》,為廣大考生深度解讀首都師範大學戲劇影視學科。
主題:首都師範大學戲劇影視學科
嘉賓:徐震 首都師範大學戲劇影視學科副教授
首都師範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建立已有20年曆史,以文學院深厚的人文底蘊為依託,旨在培養兼具人文藝術素養和專業實踐創新能力,在戲劇、影視産業各創作和生産環節具有文化見識、文化自覺、藝術想像力和創造力以及相應實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是新文科專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專業教學基礎紮實,培養方向明確,以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標準、新體系為引領,穩步推進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精心設計本科教育培養方案,科學打造專業系統的課程群,切實提高學生的人文藝術素養與專業核心競爭力,為首都和京津冀地區輸送優秀的戲劇影視專業人才。
近年來,國務院和教育部接連下發文件,明確指出要在中小學校開齊、開足戲劇影視等美育課程,2022年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又新增戲劇和影視條款,加強戲劇影視教育已經提升到美育的高度。所以,這是本專業打造的另一大特色:“一專多能”的培養模式,具有很好的就業發展前景。本專業立足於首都師範大學師範特色,全方位全過程培養具有較高文化藝術修養、基本掌握戲劇影視創作理論與技能、能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熟練運用戲劇影視藝術元素和育人元素,並能組織校園演藝活動的複合型人才。將戲劇影視與基礎教育交叉融合,從理論與實踐上進行深入探究,培養出更多能夠在基礎教育一線播撒美育種子的複合型優秀教師。定位於提升服務首都基礎教育能力,目標是京津冀戲劇影視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協同發展,構建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大中小幼體系完整的戲劇影視文學-教育新興交叉學科。這可以突破傳統藝術類院校職業化人才的狹窄培養模式,在更廣闊的文化視野裏進行具體的人才培養實踐,在全國相關的院校中具有很強的現實和示範意義。
本專業深化專業綜合改革的主要舉措包括:
1、人才培養:依託文學院,發揮優勢、特色發展。(1)厚植人文基礎,強化多學科交叉交流;(2)突出中華優秀經典研讀,陶冶教育情懷;(3)強化文本閱讀力、審美感受力、理論思辨力、語言表達力等核心能力培養;(4)設立學術創新學分,鼓勵大學生科研立項、參與教師科研、成立讀書小組,開放低年級研究生課程;(5)面向本科生舉辦“燕京論壇”等前沿講座
2、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立足專業建設既有基礎,對標中小學教師標準,學科專業一體化帶動精品課程、教材建設。(1)以戲劇影視課程地圖為先導設置“進階式”專業課程方案,“學術能力拓展報告”-“學年論文寫作”-“畢業論文寫作”提升學術能力培養品質;(2)契合“互聯網+”時代課程與教材建設要求,加強在線視頻課、慕課、“精品課程群”建設,追求“金課”;(3)立足生源實際,營造文化氛圍,專業訓練日常化;(4)加強師範文化建設,設置特級教師授課視頻為身邊的樣板,定期舉行微電影大賽、課件比賽、讀書比賽、劇本誦讀比賽等。
3、強調教學規律研究和總結,積極推動教學改革:通過設立教學研究與改革課題、主辦基礎課程建設與教改專題研討會、組織專業教材合作編寫等,凝聚教科研隊伍、打造教學改革團隊,深入開展互聯網+時代的教師教育教學改革,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4、加強教育合作與實踐教學:(1)打造專業實踐教學中心,統籌實踐教學基地、校內實訓平臺、本科教學實驗室建設;(2)加強實踐教學管理規範與評價改進制度建設,實施全過程、常態化品質監控;(3)建立戲劇影視教育與基礎教育協同育人機制,外聘基礎教育一線優秀教師為本專業實踐導師,專業師資下沉到基礎教育課堂;(4)教育見習、實習、研習階梯貫通,師德體驗、教學實踐、班級管理、教研實踐有機銜接;取得的成效:(1)教學改革項目15項,課程建設項目5項,教學雙推進項目8項,在線課程2門、精品課程1門,教改論文7篇。(2)學生在讀期間主持“北京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項,獲其它各類競賽獎30余項。
5、完善由畢業生跟蹤反饋、其用人單位-業內專家-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等利益相關方評價、社會第三方評估等構成的教學品質外部評價體制,重視係友會建設,保持與畢業生的有效聯繫,探索畢業後追蹤培養長效機制,定期實施教學品質外部評價,並對評價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有效使用。
上述教學品質保障體系建設有效提高了人才培養品質,推升了專業建設水準:(1)專業社會認同度進一步提高,近五年本專業一志願高考報考率、一專業高考錄取率、高考錄取分數線均處於前列。(2)學生專業意識更加牢固,並能吸引外專業學生轉入本專業,職業意識進一步提升。(3)在疫情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近年來本專業的升學率、就業率都是高位運行,今年全班有四分之一考研深造,2019屆在文學院各專業中,就業率100%。(4)最近三年,本專業教學品質外部評價均給予充分肯定,用人單位滿意率超過98%。
下一步推進專業建設和改革的主要思路
本專業適應新時代國家教師教育發展與改革戰略,契合首都社會經濟文化與教育發展需要,直面“互聯網+”時代教育觀念、教學改革的新挑戰、新機遇,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新機制為突破口,力爭在專業學科一體化模式、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教學團隊建設、課程改革與教材建設、複合型人才培養以及國際化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一)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拓展專業建設思路,不斷探索契合自身專業特點的專業學科建設一體化新型模式。轉化學科優勢為專業建設資源,支撐教師教育師資隊伍高水準發展;轉化學科特色為專業特色,特色發展提升專業育人水準。專業建設將不斷拓寬專業建設思路,積極順應互聯網語境下的教學教育改革大趨勢,努力探求將專業學科一體化建設與自身優勢有機結合的新模式。因材施教,完善低年級研究生課程向優秀本科生開放機制。
(二)強化專業特色意識,堅持創新精神,逐步建立滿足當前社會文化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體系。根據首都文化建設需要,設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每年遴選優秀生,借助於現有學科優勢,為之配備優質師資,重點培養、以點帶面,推進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同時,在學校“專業學科一體化”精神指導下,進一步凝練專業特色,辦好首都大學生微電影大賽、文化創意大賽等專業競賽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文學藝術素養與專業核心競爭力,建設滿足當前首都基礎教育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體系。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