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商學院招生時間:專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MTA/MBA教育中心招生宣傳主管譚彥嘉楠
2022-10-19 17:39:49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挑戰之下,核心競爭力值得深入探討,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商學院作為培養高層次企業管理人才的搖籃,為市場經濟發展和國內企業管理做出了突出貢獻。為此國際在線推出“商學院招生時間項目展示”特別欄目,邀請全國各商學院招生負責人,解讀2023商學院各教學項目、招生計劃、項目特色,幫助考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學院提供權威參考。

  近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MTA/MBA教育中心招生宣傳主管譚彥嘉楠接受了國際在線教育頻道專訪。

2022商學院招生時間:專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MTA/MBA教育中心招生宣傳主管譚彥嘉楠_fororder_2222222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MTA/MBA教育中心招生宣傳主管譚彥嘉楠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是1964年創立的,先後隸屬於國家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外交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國家旅遊局領導,2000年2月,規劃北京市人民政府管理,2022年3月,由文化和旅遊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是一所集外國語言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知名特色大學。

  MTA/MBA教育中心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針對MTA/MBA教育和管理而設立的專門機構。MTA/MBA項目秉承了北二外嚴謹的學風,MBA以外語和現代服務管理為特色,為廣大學員提供最具多元化與競爭力的MBA教育。MTA是北二外的特色學科,課程借鑒洛桑MHA課程設計,強化服務精神培養,突出領導藝術。致力於培養未來旅遊界的産業領軍人才,打造中國MTA教育第一品牌。

  培養全面發展、具有企業家精神Global Local 人才

  MBA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和MTA旅遊管理碩士專業學位這兩個項目都是非全日制的。兩個項目依託于二外的外語和旅遊兩個強勢學科, MBA強調國際化特色。項目自創立以來,培養的畢業生遍佈在全國及世界眾多行業和領域,很多已經成為企業的中高級管理人才。MBA以中文授課為主,課程兼顧國際化和本土化,並充分考慮對中國市場的適應性,以及對全球市場發展的前瞻性,致力於培養全面發展,具有企業家精神的Global Local人才,即具有國際化視野,又有企業家精神的管理精英。

  MBA特色性課程,比如管理科學與領導藝術,培養同學們的變革管理能力以及組織管理才能,同時還特別強調人文方面的培養,幫助大家進行自我的提升。

  全球化

  在二外的校園裏,不僅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國留學生,學校與眾多國際知名商學院如康奈爾大學、昆士蘭大學、中弗羅裏達大學、懷卡託大學、洛桑酒店管理學院、普渡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建立了廣泛的聯繫,為學員提供境外學習和實踐機會,從而培養學生國際化的視野以及管理能力。

  培養未來旅遊界的産業領軍人才

  MTA旅遊管理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的是旅遊行業的專業性人才。二外是國家首批MTA培養院校,獲得了世界旅遊組織的最高認證。二外的旅遊管理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擁有全國首批黃大年式的教師團隊,在國內及國外有34所實踐教學基地,MTA項目的培養目標定位於培養未來旅遊界的産業領軍人才,致力於通過新視野、新思維、新格局、新境界打造全球旅遊領域的前沿文化。

  培養理念,用今天的産業領軍人物去帶未來的産業領軍人才,因此二外的産業導師裏,有一大批來自旅遊領域的頂級大咖,他們的加入大大的提升了學校的培養水準,開拓了同學們的視野,為同學們提供了非常廣闊的實踐和實習的機會。

  MBA和MTA項目特色

  師資,擁有一批專業知識淵博,實戰經驗豐富,職業素養高,嚴謹務實的師資隊伍。項目實行雙導師制,整合了管理、外語、經貿等多學科最頂級的專家資源作為學術導師。另一方面,學校還聘請了一大批企業界的領軍人物作為産業導師,通過全面的校企合作、移動課堂,增強學生與企業的互動交流,從而讓學生們獲得豐富的實戰性傳授。

  除了有強大的師資力量以外,學校還有很多針對MTA和MBA的高端講座,講座全部都是在週末上課的時間舉辦,舉辦講座的頻度非常高。每年上課的時間差不多30多周,每年舉辦的講座能達到40~50場,講座的資源涵蓋了各個領域,並且緊扣當下的前沿文化,對於學生素質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際化,為突出外語類院校特色,為同學們開設第二外語選修課程。 目前開設的語種有法語、日語、韓語三種語種。

  2014年亞太旅遊協會(PATA)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共建PATA學院二外分院,可以進行全世界旅遊高端人才的培訓。

  MTA/MBA教育中心,成功開辦了國際MBA班,全英文授課,目前已經招收了五屆,培養了近60名優秀國際生。

  實踐教學

  整個實踐教學活動有非常嚴格的流程,出發前會給同學們發放相應的教學資料,同學們需要在實踐教學前熟悉資料,並且準備問題,到了現場以後,讓學生們在真實的環境中感受企業發展的具體問題。在相應的授課之後,學生們就會與企業的高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提問,由高管們進行解答,同時高管們也會對同學們進行提問,是非常好的互動過程,最後學校專業課的老師會從學術和理論的角度,對整個實踐教學進行一個點評。結束後,同學們還需要寫一篇實踐教學報告,讓學生們將課堂當中學習的知識與現實企業遇到的問題相統一,提升其問題分析和問題解決能力。

  2023年招生政策

  2023年MTA、MBA項目招生總規模是95人起。

  初試要通過國家聯考的國家A線和兩個單科線,MBA和MTA項目報考時可以英語、日語、俄語3選1。

  MBA和MTA項目只招收非全日制,授課形式為週末上課,上課時間是除了法定節假日和寒暑假以外的,每個週六和週日上課,學制兩年,學費是8萬。

  報考的流程

  報考條件:1、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2、大專畢業後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3、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後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報名時間:2022年10月5日-10月25日,每天9:00-22:00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填寫本人報考信息並在“研招網”上繳納報名費。

  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網上報名以後,大家需要在各考點規定的時間提交網上確認材料,進行網上確認的流程。

  網上確認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考點(1131)採用網上確認方式,考生不必再到現場進行材料審核,考生須按照要求,按時上傳各類審核材料 (若不符合要求,則須按時重傳),待報名系統提示確認成功,方可完成網上確認流程。具體要求和流程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報 考點(1131)2023年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及確認須知》:

  HTTPS://YZ.BISU.EDU.CN/ART/2022/9/19/ART_20000_303010.HTML接下來在完成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以後,大家需要參加初試,初試之前大家需要在研招網上下載准考證,考試的時候憑藉准考證和身份證去參加初試的考試。

  初試科目:管理類綜合能力,其中包括邏輯、數學和寫作,佔分的是200分。外國語,可以在英語二、日語、俄語(選其一)分值是100分。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管理類聯考時間是12月24號上午8:30~11:30,考試科目為:管理類綜合能力(邏輯、數學和寫作)。

  下午2:00~5:00考外國語,英語二、日語、俄語(選其一)。

  復試時間2023年3月-4月(詳見復試通知),復試名單及具體復試要求將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網公佈,請考生自行查詢並下載相關材料。 學校實行差額復試。復試不合格考生不予錄取,復試成績合格的按考生初試、復試的綜合成績排序錄取。

  碩士生錄取類別分為非定向就業和定向就業兩種。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定向就業碩士研究生檔案不轉入我校,錄取前須簽訂定向就業協議,畢業後回定向單位就業。2023年6月發放錄取通知書。

  聯繫方式:

  招生專線:010-6577-1324

  中心電話: 010-6577-8472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