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到來,隨著國內出入境政策的變化、新冠疫情對出國留學的影響降低,中國留學生出國學習更加方便。2023年留學申請趨勢有哪些?中國留學生的求學之路如何規劃?
交叉專業受青睞
盧曉安本科在國內學習計算機科學,不久前他成功申請到了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計算機金融專業碩士項目,這是一門計算機科學與金融的交叉學科。
近年來,交叉學科專業正受到越來越多關注。交叉學科指兩個或多個不同專業交融,比如計算機金融、生物統計、文化産業管理等。大部分交叉學科專業應社會不斷變化的就業需求而生,著力培養學生的複合技能,拓寬學生的就業範圍和求職競爭力。
根據新東方《2022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留學生在選擇專業時考慮前三位的因素分別是“自己感興趣的”“就業前景好的”和“適合自己教育背景的”。受就業壓力的影響,不少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將求職前景納入考慮。
“我認為學習計算機金融交叉專業能在就業時具備更強的競爭力。”盧曉安説,“據我所知,金融行業逐漸實現數字化轉型,加大了對技術領域的投入。以量化交易員招聘為例,應聘者既要對計算機科學有一定的理解,還要了解量化投資的知識。”
據2022年《美國門戶開放報告》顯示,2021-2022學年中國內地留美學生排名前三的專業分別是“數學和計算機類專業”“工程類”“商科和管理類”,STEM專業(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商科、人文社科仍為主流。目前,海外許多院校開設的跨學科專業以數學、計算機、商科等專業結合其他專業為主,正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學生的青睞。
升學規劃更多樣
日前,啟德教育發佈《中國留學市場2022年盤點與2023年展望》報告。報告數據顯示,由於海外院校申請門檻提高,申請結果不確定性增加,近3年本碩留學申請中多國聯申的佔比呈小幅上漲趨勢。其中,赴美國、澳大利亞本碩留學的學生聯申英國的佔比達50%左右。
“今年,我申請了美國和英國幾所不同高校的商科專業,希望能提高申請成功率。”李明洋是一名正在經歷申請季的大四學生,他説:“美國和英國有不少世界排名靠前的學校,據我所知,申請同學中不乏學術能力和語言成績都很突出的‘學霸’,競爭非常激烈。我想多申請幾個學校,有更多被錄取的可能,從而順利讀研。”
此外,啟德教育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賈鴻岩表示,中國學生的高考成績正被越來越多的海外高校認可和接受,許多家庭開始做兩手準備,考慮留學與高考雙軌並行的方案,以做全面的升學規劃。
以英國為例,包括劍橋大學、伯明翰大學等在內的近50所高校認可中國高考成績。德國則從2020年起允許中國高中畢業生憑高考成績直接申請德國大學的本科專業,啟德教育一組數據顯示,2022年申請德國本科的學生人數相對於前一年上升了5個百分點。
《2022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2022年留學人群的學業規劃更加多樣化,同時關注多種升學途徑、做好兩手準備的群體佔比超四成。在申請本科及以上階段意向群體中,不少人還會考慮中外合作辦學、海外高校在國內分校的項目,以期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回國就業意願強
2022年9月,教育部發佈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中超過八成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根據領英發佈的《2022中國留學生歸國求職洞察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留學生學成回國人數同比增長33.9%,且在2021年持續保持增長態勢,中國留學生回國意向增強。
領英相關負責人表示,互聯網及金融行業因發展態勢較好,近年來吸引了不少留學生。在城市選擇上,不少需要國際人才的公司將總部、分支機構、聯動辦公區域設于一線或新一線城市,並積極解決戶口、住房、員工子女入學等問題,因此吸引了不少海歸人才。以上海為例,對畢業於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學回國人員,取消社保繳費基數和繳費時間要求,全職來上海工作後即可直接落戶;畢業於世界排名51-100名院校的,全職來上海工作並繳納社保滿6個月後可申辦落戶。
此外,留學經歷也成了學子求職時的加分項。“外資企業和具有全球化背景的企業比較青睞中國留學生,他們很看重留學生的語言優勢、綜合素養以及全球化視野。”領英中國産品運營總監陳怡靜説。
趙栩2022年從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城市環境管理專業畢業後回國參加了秋招,對企業招聘留學生的相關要求深有體會。她説:“留學生應聘有外語要求的崗位時具備優勢,部分崗位要求學生提供雅思或託福成績,我在申請出國時就有所準備。此外,一些工作內容需要熟練掌握英語,比如我應聘過的一個研究所崗位,日常需要籌備國際會議、翻譯圖書信息、撰寫外語宣傳內容等,這對應聘者的英語水準、跨文化溝通能力有一定要求,留學生可以充分展現出自己的競爭力。”(本報記者 周姝蕓)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