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商學院招生時間:專訪上海交通大學中銀科技金融學院産教融合發展中心副主任林峰
2023-07-07 17:15:04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全球經濟挑戰之下,人才的培養核心競爭力值得深入探討,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商學院作為培養高層次企業管理人才的搖籃,為市場經濟發展和國內企業管理做出了突出貢獻。國際在線教育頻道繼續推出2023年“商學院招生時間”特別欄目,邀請全國各商學院招生負責人,解讀2024年商學院各教學項目、招生計劃、項目特色,幫助考生選擇適合的商學院提供權威參考。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中銀科技金融學院産教融合發展中心副主任林峰做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教育頻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222222222

  上海交通大學中銀科技金融學院産教融合發展中心副主任林峰

  “縱橫交錯,知行合一”的學院戰略

  主持人:大家好,這裡是國際在線教育頻道2024《商學院招生時間》,今天做客我們節目的是上海交通大學中銀科技金融學院産教融合發展中心副主任林峰,眾所週知上海交大的安泰經管學院發展的已經相當成熟了,甚至可以説達到國際一流,那接下來請林老師介紹下是什麼樣的契機又成立了中銀科技金融學院?學院在辦學和發展規劃方面中又有哪些新的突破呢?

  林峰:安泰經管學院作為上海交通大學校內人文社會學科最重要的辦學的學院之一,至今已經超過105年的時間。目前上海交通大學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學科支柱群,包括理工科的學科支柱群、醫學的學科支柱群,以及管理學學科的學科支柱群。在交大校內,學校一直是希望能夠將理、工、生、醫、管做更好的學科交叉。在一些學科交叉點上,孕育了未來發展當中的重要機會。

  2018年陳方若院長擔任經管學院院長,安泰經管學院創新性的提出“縱橫交錯,知行合一”的全新學院戰略。在原有的橫向學科研究基礎上,加入了縱向的行業研究,希望能夠將學術與實踐做到更好的正向循環,通過行業研究的理念,學校得到了更多的關注。

  國內唯一一所擁有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的院校

  主持人:近些年國家一直在強調科教興國,您剛才提到的技術轉移碩士 MTT 項目也是緊跟國家戰略需求來培養複合型人才的,能請您具體跟我們分享一下這個項目各自的定位和培養目標,以及分別適合哪些考生報考呢?

  林峰:目前學校通過行業研究和科技金融雙輪驅動,希望能夠將安泰經管學院的辦學在原先已經達到國內比較領先水準的程度之上,再往上攀爬更高的高峰。學校希望科技金融學院能夠將行業研究,學科交叉的理念做到更好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環節。

  目前國家已經將科技創新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學校希望通過科技與金融的雙向賦能來幫助國內一些科研成果的轉移轉化,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應運而生。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第一屆招生是2021年10月,由教育部正式批准,目前是國內唯一一所擁有技術轉移碩士項目的院校。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教育部也是希望上海交大做一些改革的嘗試,如果改革成功了,學院也希望為國家在技術轉移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上提供交大的貢獻。

  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培養引領未來産業發展的全球科創領袖

  主持人: 剛才您提到的技術轉移碩士 MTT 項目我們是全國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您能分享一下這個項目在培養方面有什麼創新之處?跟傳統的 MBA 和 MEM 項目又有什麼區別嗎?

  林峰: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是一個全新的項目。在不同的行業、地區、企業之間都有非常明顯的技術轉移路徑。我們認為可以將技術轉移到科技創新全鏈條上各個環節的總和。所以學院希望通過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培養引領未來産業發展的全球科創領袖,解決科創環節當中的緊密性。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從培養科技創新領袖的角度上,學院認為大概有幾個特點,分別是因材施教、彈性學分制度、學科交叉和産教融合。

  因材施教,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所有的學生均來自各行各業,學生基礎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差異很大,要解決的創新鏈條當中的鏈條所處位置也不盡相同,所以學院在培養過程當中,希望能夠為每一位在校生提供不同的培養的模式,或是培養的課表,因材施教。

  彈性學分,學院希望能夠給同學們更多的選擇餘地,在選修課的選擇上,讓同學們自己做主。在完成修業學分要求的基礎上,同學們可以多選擇學分,最高可以上浮30%左右的學分。

  學科交叉和産教融合,在課程的設置上或培養過程中,有很多創新性的做法。目前在技術轉移碩士的培養過程中,學院選擇了三類老師來給同學們授課。

  一、安泰經管學院管理學科經濟管理類的老師,包括金融方面的老師,培養同學們管理市場金融的知識能力。

  二、上海交大校內老師,針對同學們所處行業所帶來的一些科研成果,在技術領域幫助同學進行輔導。

  三、行業兼職老師,學院請到很多業界領袖,將實際操作過程當中企業碰到的第一手情況,與同學們做近距離分享,包括行業的趨勢等等。

  不同學科門類和課程都會在技術轉移碩士MTT的課程當中進行體現。大概有60%左右的課程學院會使用學術加行業師資1+1模式,這是産教融合的重要體現。學術派老師和行業老師共同上同一門課,讓同學們從不同維度對這門課程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全新設計學術與實踐高度融合的課程體系,有1/3的課程是實踐課程,大量加入實踐課程的佔比。在實踐課程中,更講究産教融合,希望第一時間了解産業界行業中的一些情況。

  主持人:我們知道在商學院教育中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非常難的,您剛提到實踐課程在技術轉移碩士 MTT 項目中佔到了 1/3 的課程學分,具體有哪些課程呢?又如何來落實實踐的?

  林峰: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與傳統的工商管理碩士相比有非常大的不同。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需要解決科創鏈條中每一個環節的緊密性。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全新設計了學術與實踐高度融合的培養體系。學院錄取學生的特點也與傳統工商管理碩士不同。以2023年9月份即將入學的這一屆學生為例,今年總共錄取了130多位學生,學生平均年齡35歲左右,平均有接近11年的行業經驗,超過4成的學生在企業中擔任了高管或組織當中的決策者,對企業和組織未來的發展、決策上是有話語權的。超過20%的新生都具有個人的專利,最多的一位新生具有超過100項的專利,有非常顯著的科創特徵。大概8成學生來自於具有科創屬性的企業,這也是與MBA不同的。學院希望通過交大在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中的探索,能夠為國家在制定技術轉移碩士MTT總體的培養方案時,提供一些交大的智慧和交大的方案。

  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有非常完善的實踐課程培養模式,接近1/3的學分都來自實踐課程。實踐課程包括團隊建設與領導力、商戰模擬、行業田野調查、創新訓練營、科技成果轉化實踐項目、浩然講堂、海外遊學、移動課堂等等。

  行業田野調查,這是目前國內商學院中首次將田野調查的方法運用到行業研究中。學院將2022級110位學生,按行業分成7個大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新材料、汽車,綠色雙碳等,這都是目前社會發展最迅猛的産業,也是國家非常關注的産業。過去兩個月,學院為七大方向的同學安排了超過30次行業頭部企業的參訪。讓企業的高官、創始人與同學們近距離的交流,將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行業中碰到一些痛點和難點問題與同學做更好的交流。同時也希望同學們通過田野調查的模式對所處行業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創新訓練營課程,學院安排5~6家綜合園區或者孵化器企業的交流。希望園區當中的一些科技創新型企業創始人與同學做進一步的交流,幫助同學解決實際當中碰到的一些問題。

  科技成果轉化實踐項目,這門課程有4個學分,希望將交大校內老師實際的科研項目進行商業化,需要同學們具有更寬廣的行業視野,敏銳的市場嗅覺和綜合的管理能力。

  先面試後筆試

  主持人:感謝林主任的分享,相信大家聽了您這麼詳細的介紹也對我們交大中銀科技金融學院有了更深的了解,那對於想要報考我們學院技術轉移碩士 MTT 的學生來説,在招生政策以及面試方面有哪些重點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呢?

  林峰表示,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2024年的招生已經到關鍵的一個階段。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是先面試後筆試,學院通過提前面試,希望能夠招收到具有豐富行業經驗和管理經驗的優秀考生。今年已經完成了兩個批次的提前面試, 7月份、9月份和10月份學院還有面試機會。考生只要登錄中銀科技金融學院考生服務系統來進行在線申請,主要填報教育背景、工作背景、工作業績。學院會進行背景評估,大部分的考生都能獲得面試資格。在面試過程當中,學院通過個人情況自述,面試官和學生的交流,全方位的對每一位考生進行綜合評估,每個人的面試時間是30分鐘左右。

  中銀科技金融學院技術轉移碩士MTT項目官方聯繫方式:021-52307216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6666666666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