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熙誠學校創校校長朱建民:以國際視野創新現代教育 以前沿資源驅動教育變革
2024-01-05 14:47:54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教育是個人發展、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而教育的持續創新更是引領未來的關鍵。2023年12月28日,作為教育界一年一度的盛事,2023年度國際在線教育大會匯聚教育界權威專家、學者、企業領袖、知名校長和優秀教師及媒體人士,共同探討前沿的教學理念、教育技術和教學模式,合力推進教育生態的創新發展。多維度、深層次地探討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為行業發展提供權威的交流平臺。

北京大興熙誠學校創校校長朱建民:以國際視野創新現代教育,以前沿資源驅動教育變革_fororder_1

中國國際教育交流協會中學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原校長,北京大興熙誠學校創校校長 朱建民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AI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課堂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當今和未來社會的需求。既然教育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那麼現代的課堂要進行怎樣的變革才能達到相應要求呢?中國國際教育交流協會中學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原校長,北京大興熙誠學校創校校長朱建民先生通過《為未來而教——熙誠學校重塑現代課堂的六點教育主張》的主題演講為我們分享了熙誠學校的教育主張。

  朱建民校長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將徹底顛覆傳統的教育、傳統的學校、傳統的課堂,當未來已來,我們身為教育工作者如何應對?

  朱校長表示,作為基礎教育一線的校長,不能整天只管“低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教育之路走錯了,要毀掉幾代人的前程。我們一直主張好的教育要向前眺望30年,思考30年之後中國需要什麼樣的人,世界需要什麼樣的人。

  朱建民校長指出,他本人從教45年,當了30多年的校長,在退休之後金融街資本運營集團創辦熙誠學校,作為這所學校的創校校長,他將幾十年的教育經驗和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這所學校,朱校長表示,這所學校是實現一生教育理想,也是他實現教育創新的地方。

  朱建民校長指出,熙誠學校的使命是以國際視野創新現代教育,以前沿資源驅動教育變革,要做中國基礎教育的先行者和破冰者。

  國際教育的本質是“拓維”,實現教育的開放性和現代性,為了讓孩子面向未來實現升維發展。熙誠學校提出“為未來而教”,有六點教育主張。

  一、讓學生為愛而學,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知識是無限的,而人生有涯。什麼知識最有價值?怎樣的學習才有意義?要用有意義的學習取代有效的學習,鼓勵學生嘗試自己真正關心和熱愛的事情,在探索和體驗當中找到我是誰,找到自己的天賦、熱愛和使命。熙誠學校致力於通過發現與喚醒的教育,讓每個孩子建立起生命內在的動力系統,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學,做學習的主人。

  走進熙誠學校的課堂,課桌椅按圓形擺放,課桌擺放形式變化的背後,是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以及育人方式的改革。從過去傳統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逐漸朝著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中心,實現從育“分”到育“人”的轉變。

  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學方式的變革,在課堂當中老師的角色、學生的角色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我們在課堂裏,老師不再是從頭講到尾,一言堂,而老師成為課堂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陪伴者和評價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聽,學生成為熱點問題的分析師、小講師,也就是小專家的角色,作為前沿科學領域的分析師,也作為小講師的角色,同時也作為同伴學習的指導師,小助教的角色。課堂現在成為師生共同學習的生命共同體。

  二、培養孩子愛學生、會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

  朱建民校長指出,如果我們將學生放在一生的維度來看,會學習並有動力學習,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素質和能力。

  熙誠學校的老師並不擔心孩子的考試分數和排名,最擔心的是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如果沒有了學習的慾望,這是最可怕的。只有愛學習、會學習的孩子才能擁有未來。

  為此,學校努力把傳統的要我學、逼我學變成我要學、我想學、我愛學,讓他們真正體會到學習帶來的快樂。

  在課堂教學中,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在一節可當中,孩子有裏勝任感、獲得感、成功感,有了這四種感覺,他才愛學習,才會主動參與。

  朱建民校長指出,熙誠學校的好課有三個特徵:

  1、激發與點燃,老師能不能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能不能點燃對學習的願望;

  2、思維與碰撞;

  3、留白與生成。老師敢不敢放手把時間、空間留給孩子,讓孩子能夠提出問題。

  過去我們説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在今天智慧時代,只有愛學習、會學習的終身學習者將來才能成為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人。

  三、課堂教學中不是老師給學生答案,而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

  朱建民校長表示,課堂中不是讓學生學死知識,而要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來構建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這才是熙誠學校課堂的價值追求。

  作為一所國際高中,熙誠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開展中美課程融合與實踐。課程承載方式是以導學案為載體,讓學生把功夫下在課前,學生利用導學案做課前預習,將成果在課堂上與同伴分享,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已經成為常態。

  既重視知識輸入,更重視知識的輸出,學生要能實現知識的輸出,他必須要對知識有深度理解,有整合應用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絕對不是光靠課堂、書本,而是讓學生接觸真實世界的項目,通過合作才能建立起這樣的能力。

  在課堂當中,學生的每一次協作,每一個創意,每一種嘗試,都是在構建和完善他們未來走入社會的必備技能,這種技能常常不被分數所評價,但是是課堂當中最珍貴所在。

  四、教育不能偏離和遠離時代而存在。

  朱建民校長指出,人工智能AI在2030至2060年間,將取代全球一半人以上的就業崗位。如果今天不改變教育方式,不久的將來孩子將競爭不過機器,而且他們會失去生存和競爭的權利和能力。現在的孩子都是互聯網智慧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必須要借助互聯網,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學習賦能。

  在熙誠學校的數學課上,老師用圖形計算器,凡是複雜的運算讓機器完成,留出更多的時間幫助學生培養數學思維,用數學方法來解決現實問題。老師要不斷提升教育勝任力,讓他們自己包括學會與技術,與人工智能共處,並且為我所用。

  五、以資源驅動教育創新,以資源撬動教與學的變革。

  朱建民校長表示,如果現在只靠教育自身的資源,無法真正推動教育的改變,所以要提升維度來思考和謀劃。我們要做到破局思維。

  熙誠學校從認知維度、心理張力、學習力,從這三個方面去思考、創新、實踐。培養學生的六自,自主、自尊、自信、自覺、自由、自在,這是熙誠學校作為拓維的“經度”。站在時代的前沿,以資源驅動教育創新,以資源撬動教學和教與學的變革,這是熙誠學校拓維的“緯度”。

  朱建民校長指出,熙誠學校一直主張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思考教育,跳出教育發展教育,整合金融街資本的企業資源,國家科研院所的資源,以及北師大國際組織人才培養的資源,開發一套叫做生涯3.0課程,生涯教育絕對不是靠老師單獨地講,而是將學生帶到這些企業,帶到實驗室,讓他們看到今天的企業、科技的變化,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在這樣一種體驗過程當中找到自己的最愛,找到自己的方向,讓他們未來大學專業的選擇做好鋪墊。

  六、培養孩子的中國情懷和世界胸懷。

  朱建民校長指出,一個人的視野決定一個人的胸懷,一個人的胸懷決定一個人的思想高度,一個人的思想高度決定了一個人的格局,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這個人一輩子能做多大的事。

  熙誠學校提出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中國情懷的世界人,世界胸懷的中國人,中國基礎教育的泰斗顧明遠老先生為學校提出了這樣的培養目標。怎麼才能夠培養中國情懷的世界人和世界情懷的中國人?

  朱建民校長表示,首先是眼界和胸懷,要培養孩子的全球視野和國際世界胸懷,跨文化交流溝通的能力,具有創新、務實的能力,並且不斷吸取新思維、新觀點。

  二是價值認同。學生要明白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懂得呵護和追求那些被人已經證明,被時間反復證明的共同價值。教育學生要學會欣賞不同、融入不同、適應不同,天下大同。北京師範大學國際教育比較學院,他們承擔國際組織人才培養的任務,熙誠學校現在作為北師大國際教育比較學院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將來我們的學生有可能畢業以後進入國際組織,代表中國與世界對話,代表中國與世界合作。

  最後,朱建民校長總結道:“六點教育主張引領下的課堂教學變革,是熙誠學校面向未來所開展的教育創新。“未來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而是我們要創造的地方”,熙誠學校願意與國內外教育同行一起努力,共同創造未來。歡迎大家到熙誠學校來參觀考察和指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