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個人發展、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而教育的持續創新更是引領未來的關鍵。12月28日,作為教育界一年一度的盛事,2023年度國際在線教育大會匯聚教育界權威專家、學者、企業領袖、知名校長和優秀教師及媒體人士,共同探討前沿的教學理念、教育技術和教學模式,合力推進教育生態的創新發展。多維度、深層次地探討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為行業發展提供權威的交流平臺。
本次教育大會以“融新聚力 共贏未來”為主題,特邀梨花國學研修院院長侯宗原做客大會訪談間。專訪原文如下:
梨花國學研修院院長 侯宗原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2023國際在線教育年度大會的直播間,今天做客我們節目的是梨花國學研修院院長侯宗原,侯院長歡迎您,首先請您和廣大網友打個招呼並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侯宗原:大家好,我是侯宗原,也是梨花國學研修院院長,有幸受邀參加此次訪談,很開心和大家分享國學文化教育的傳播。
主持人:首先恭喜侯院長在本次活動中 榮獲“2023年度 教育行業領軍人物”榮譽,也請您介紹一下梨花國學研修院目前的基本情況以及做國學教育的初心是什麼?
侯宗原:梨花國學研修院隸屬於十方融海旗下,是數字職業在線教育頭部企業。十方融海在數字化教育有深厚的經驗,一方面有較為成熟的信息化技術,另一方面也在不斷研發讓學員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在線成人教育課程。梨花國學研修院是以傳播國學文化為核心,從而搭建了一系列國學課程體系,面向所有對國學文化感興趣的群體,目前已經上架了20套爆款課程,累計聽課學員100萬。
做這件事情的初心就是想借助信息手段,高效便捷地傳播國學文化,尤其是當今社會,很多外來文化的入侵,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受到巨大挑戰,而且還有很多人不重視、甚至誤解傳統文化,我們希望借助平臺的力量,讓優秀的國學文化正確地傳遞給大家,做讓學員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課程。
主持人:您覺得國學教育在現代化教育中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在中西教育相結合的今天,怎麼樣才能學好國學發揮它的優勢?
侯宗原:世界的現代教育起源於十八世紀,整體發展時間較短,它是從工業文明萌芽開始,逐步建立起的教育模式。現代教育與時代發展、時代所需匹配,重在知識、科技和職業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和優勢不可替代。現代教育注重的是學以致用,其重要性不可否認。但是現代教育過分強調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有太強的功利性,導致在人文精神和成人教育方面缺失,根基不穩。而國學文化恰恰有其深厚的精神根基及人文精神,在現代社會中,道德教育是培當今社會發展的關鍵一環。傳統國學中蘊含著豐富的美德理念,可以與現代的道德教育相結合,一起提升國人的道德觀念和品行。國學注重培養人的內在品質,強調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將國學的積極人格理念與現代教育的全面發展要求相結合,可以讓國人建立積極樂觀、全面發展的人格。國學與現代教育的融合不僅能夠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還能夠為國人提供更全面發展的機會。
我覺得有兩個原則要守住,才能學好國學文化,指引我們的人生幸福。
第一,我們要以辯證的角度去學習文化,西方學説有其優點,也有其專屬於西方那個社會環境的思考角度;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很多大智慧值得後人學習,當然也會存在在流傳過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後人歪曲了傳統文化的本質。這一切我們都需要辯證地看,當然中華文化就是我們這片土壤孕育出來的智慧,符合我們國人的生存發展需要,所以是應該好好學習精華,好好運用到人生中,用更有智慧的思考去學習,用更有智慧的眼光去選擇。
第二,就是快慢相宜,傳統文化的內涵是“慢”,需要我們有一顆踏實的心去做傳播及研究,而現代科技的發展帶來的是生産效率的提升,無疑是我們發展的加速器,國學教育在與現代科技的結合中不能丟了本質,還是應該守住文化的底線,傳承傳統文化的精髓,抓住科技與文化的有機結合點,去除優秀傳統文化身上的灰塵,以嶄新的面貌面向更多人,提升傳播速度,創新傳播方式。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國學教育在未來的發展趨勢?您認為國學教育應如何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
侯宗原:1.國學教育在未來的發展趨勢:我認為國學教育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強調,是伴隨著我們國家和民族走向崛起而來的,這是時機。國學文化中蘊含了我們幾千年的文明,中國幾千年的教育是聖賢教育,聖賢教育一旦停止了,我們的社會、人性就會出問題,這就是古人講的教行邪止,教止邪行,這是社會問題。抓教育應該立德樹人,傳統文化是我們中國人成長的教育核心內涵,所以我們要培養第一個是人,第二個是中國人,第三個是國際化的中國人。所以回過頭來我們反思我們的教育,必須走以文化人,立德樹人這個根本,這是國家政策。現在國人在對傳統國學文化的認可度在逐年提高,大家越來越感受到國學文化的博大精深,期望能夠從國學中汲取有益的東西,應用或者陶冶情操,這是民眾需求。在社會問題暴露、國學熱時機的出現、教育政策的指引、社會需求的突顯下,國學教育未來必將朝著覆蓋面更廣,傳播方式更為多樣化,內容更加與時俱進的方向發展。
2.未來的挑戰:當然,在螺旋式發展上升的階段,面臨的挑戰是少不了的,首先從國際形勢來講,國際霸權勢力一定會對文化輸出造成巨大的阻礙,西學的不斷滲入也一定會對弘揚文化帶來一定阻力;其次,新一批受教者在科技大爆炸、節奏加快的社會環境中是否能真正吸收到深韻的國學文化,併為我所用,融會貫通;最後是國學文化的師資問題,傳統文化的依託師承延續文化,所謂“道不親傳,術不賤賣”,所以好的師資十分緊缺,需要各位傳教者不斷秉承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沉澱的心態,對教師的要求會更高。
3.未來的機遇:不過,機遇與挑戰是並存的。互聯網、數字化的發展也一定會給國學教育帶來傳播方式的轉型,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手段,創新教學模式,提供更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和平臺,這也是我們梨花國學研究院未來要思考的方向和迎接的挑戰。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