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面對教育全球化的趨勢以及國家對國際化人才的迫切需求,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在新時代背景下成長的孩子,即將面臨的是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國際在線教育頻道《教育會客廳》名校訪談節目系列報道,通過對話國際化學校負責人,深入挖掘學校的教育理念與背後的育人故事,讓家長與校長零距離接觸,感受最有溫度的國際化教育。
學習力課程體系創建者、北京新學道教育集團總校長、北京新學道臨川學校國際部校長郝少林
近日,學習力課程體系創建者、北京新學道教育集團總校長、北京新學道臨川學校國際部校長郝少林接受國際在線教育頻道第十屆國際教育擇校諮詢會專訪。
主持人:大家好,這裡是國際在線教育頻道《名校來了春季擇校展》的訪談間,今天做客我們節目的是學習力課程體系創建者、北京新學道教育集團總校長、北京新學道臨川學校國際部校長郝少林,首先請北京新學道臨川學校國際部的基本情況?國際化辦學特色以及優勢是怎樣的?
郝少林:好的,北京新學道臨川學校國際部是12年前我為我的小女兒量身定制的一個精品化的小學校。這個學校發展12年來,其實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從學前班一直到高中畢業班,我們連續5年的高中畢業生,從2019年才有高中畢業生到現在,他們都進入了世界百強名校學習。
近3年的畢業生每年都有一半的學生進入世界名校前10強。為什麼一個名不見經傳一個小學校能有這樣一個結果,其實這就是我一直研發的學習力課程體系,讓每一個孩子愛上學習、享受學習、擅長學習,從而能夠終身學習,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
這兩年我們的畢業生大學畢業以後繼續拿到了牛津大學的碩士錄取,拿到了藤校的碩士錄取,就説明他們終身學習者這個機會還是蠻多的。所以我也一直提倡讓一個孩子在學校教育階段,無論學習什麼科目,關鍵要愛上學習,這一點是所有的父母和老師應該關注的。
主持人:人工智能AI新時代如何讓孩子穩勝未來?未來的路該如何規劃?
郝少林:咱們國家2016年就出臺了中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從素質教育轉向核心素養的培養,其實就是為了應對 AI智慧時代的到來,在核心素養當中提出了三個維度,第一個是要有文化基礎,第二個要有自主發展的素養,第三個是要有社會參與的素養。
在文化基礎分的維度中,就提出了一定要有人文底蘊加科學素養,在自主發展維度上提出了一定要學會學習,能夠健康生活。在社會參與這個維度中提出,你要能責任擔當,能實踐創新。這3個維度和6個方面就是我們的家長和學校應該培養孩子核心的素養。
其實3個維度6個方面,歸結到一點就是學會學習,不管你是人文底蘊也好,你的科學素養都來自於你學會學習,不管你有沒有責任擔當,能不能實踐創新,關鍵還是看你是不是學會了學習。
現代管理學之父曾經説過,現在的文盲不是不認字的人,而是不能學會學習的人。在AI智慧時代的到來,社會的變化越來越模糊,越來越快速,越來越不確定烏卡時代的到來。
我們唯有確定要以我們不斷的超速的這種學習能力來迎接不確定的未來,這是所有的父母應該關注的。
基礎教育階段是教人學會學習的,但是傳統的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培養機器人,培養機器人在AI人工智能時代是要被淘汰的,關鍵很多人也沒有成為優秀的機器人,做題分也不高,成了一個人工智障,我覺得這種的教育早晚被淘汰。
所以我在過去20年以來創建學習力課程體系,就是希望更多的家長覺醒,更多的老師覺醒,別讓孩子在原來這種灌輸式填鴨式的方式當中去拼搏,而要為了自主的發展精神的自由綻放去努力,要學會學習。
主持人:2024年春季擇校有哪些建議可以給到家長,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學校?
郝少林:擇校的家長有這麼幾類,第一個就是幼升小、小升初這樣這些就到了關鍵階段,根據孩子不同規劃,有的家長可能找更適合的學校;還有一些比如説一年級升二年級就想轉學,二年級升三年級想轉學,初一升初二想轉學,為什麼?因為家長幫孩子選的學校並不能適合孩子成長,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惑,這樣我覺得馬上就要轉,小孩的每一天都無比重要。什麼是最好的學校?適合你家孩子就最好的,什麼叫適合的?要看學校能不能滿足你家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能不能滿足他自主能力的培養,能不能滿足他這種民族情懷,國際視野這種開拓,這幾個維度都是圍繞他核心素養來的,這些就是家長應該盯住的擇校指標。
所以説你要是選擇一個學校,相信他的理念,看看能不能落地,他如果有落地有成果,你毫不猶豫選擇他,然後配合他,讓你自己的孩子也能發生改變。教育是什麼?好的教育是讓人往好的方面變的教育,壞的教育就是讓人往壞的方面變的,不變就不叫教育,如果你家孩子在一個學校讀了很多年都沒有什麼改變,那麼就要抓緊換學校,孩子的每一天都無比重要,所以我一直跟家長説,相信你選擇的、選擇你相信的、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主持人:請用一句話給擇校學子送祝福。
郝少林:其實讓每一個生命自由綻放是我們每個人的美好期待。作為學生,就像毛主席説過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把這句名言送給大家,祝大家幸福開心每一天,謝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