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農業大學舉辦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活動
2024-05-27 11:12:31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5月22日,在第24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雲南農業大學舉行主題為“BE PART OF THE PLAN(加入我們)”的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活動。省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楊寧,中國科學院孫漢董院士、中國工程院朱兆雲院士、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秘書長趙瑜、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永全、省科技廳副廳長宋光興、省科協副主席袁曉瑭、團省委副書記鄭茗戈等領導,以及來自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19所高校、科研院所、期刊出版機構的領導、專家出席會議。雲南農業大學校長李永和主持會議,雲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黎素梅致辭。全校師生700余人參加活動。

  會議首先舉行《農業生物多樣性》(Agrobiodiversity)英文期刊創刊儀式。Maximum Academic Press(MAP)出版社主編、南京農業大學程宗明教授致辭,他表示,一流的科研成果需要一流的期刊來評價和記錄,作為出版商,將和雲南農業大學一起,與全世界的學者一道來推動保護和利用農業生物的多樣性,將農業生物的多樣性轉成新質生産力。《農業生物多樣性》期刊執行主編董揚教授、省科技廳副廳長宋光興分別講話,對期刊的創立表示熱烈祝賀。同時,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劉旭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康振生院士等國內著名專家學者,也通過視頻的方式對期刊的創立表示熱烈的祝賀。隨後,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和程宗明教授共同為期刊首期封面揭幕。朱有勇向董揚教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許建初、雲南大學研究員韓鵬、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帆四位編委頒發了聘書。

  《農業生物多樣性》(Agrobiodiversity ,ABD)是由雲南農業大學主辦,與Maximum Academic Press合作出版的國際英文期刊,于2023年11月1日正式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為西南地區唯一入選“高起點新刊”項目的生物學領域英文科技期刊。ABD致力於覆蓋農業創新發現、理論和技術,以及農業遺傳資源多樣性、作物間環境互作、作物與微生物環境互作、作物與非生物環境互作、複合農業新技術研究等廣泛領域,採取開放獲取的出版模式,專注于發表農業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文章、綜述、觀點和展望,旨在通過高品質內容促進全球農業生物多樣性相關領域研究的快速提交、評審和傳播。ABD的創辦為農業生物多樣性領域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不僅支持雲南農業大學相關學科的建設與發展,也填補了國際上該領域高品質英文期刊的空白。期刊由朱有勇院士擔任名譽主編。目前,ABD在朱有勇院士的帶領下已組建了由36位海內外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期刊編委會,其中國際編委26人,國內編委10人。運營團隊將嚴格按照國際頂級標準打造《農業生物多樣性》(Agrobiodiversity)期刊,力爭三年內成為本領域高水準SCI期刊。

  會議第二階段舉行中國研究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創新大賽啟動儀式。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秘書長趙瑜、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永全分別講話。省政協副主席楊寧、朱有勇院士、孫漢董院士、朱兆雲院士、趙瑜、王永全、袁曉瑭、黎素梅共同啟動光柱,正式開啟中國研究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創新大賽。

  該項賽事是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2024年19項主題賽事之一——中國研究生“美麗中國”創新設計大賽新設賽道,是在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指導下,由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和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辦,專門面向研究生群體的全國性、公益性競賽,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人類美好家園”為主題,遵循“全球視野、青年擔當、中國智慧、美好未來”主線,聚集青年研究生,保護生物多樣性,推進賽事的特色化、前瞻性、國際化,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領域研究生教育交流與發展,加速相關的新技術、新産品、新裝備、新工具、新模式的推廣傳播,為世界貢獻研究生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創新實踐和成長髮展的美麗中國故事。

  生物多樣性大賽邀請朱有勇院士擔任專家委員會主任,邀請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特聘教授、農業與環境相互作用等領域著名科學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Oene Oenema博士擔任名譽主任。該賽事每年一屆,2024年舉行首屆賽事,6月啟動初賽,12月進行全國總決賽。雲南農業大學承擔生物多樣性大賽的組委會秘書處、農業生物多樣性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擔專家委員會秘書處的工作,共同承辦首屆賽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