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招進行時 |中南大學:招生擴增至8765人 專業89個 新增藝術與科技專業
2024-06-17 15:28:30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高招進行時》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教育頻道2024高招專題報道推出的視頻訪談特別節目,節目邀請全國百餘所高校校長、招辦主任權威解讀招生政策、錄取規則等,詳細介紹高校辦學特色、通過“零距離接觸高校招辦領導”,為考生提供最新招辦資訊。指導考生填報志願、選擇專業以及未來職業選擇,及時了解高校熱門專業及最新信息。

  近日,中南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老師鄭英鵬為廣大考生學子介紹中南大學2024年招生信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中南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老師鄭英鵬

  歷經百年辦學積澱 “雙一流”建設高校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國際在線教育頻道2024《高招進行時》,今天做客我們節目的是中南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老師鄭英鵬,首先請鄭老師介紹下中南大學的基本情況?

  鄭英鵬:中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中管高校、是985、211工程建設高校、“2011計劃”首批牽頭高校,2017年入選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2022年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佔地面積317萬平方米。跨湘江兩岸,依巍巍岳麓,臨滔滔湘水,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學的理想園地。學校設有31個二級學院,擁有享“南湘雅”美譽的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湘雅三醫院3所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及湘雅口腔醫院。

  中南大學由原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與中南工業大學于2000年4月合併組建而成。原中南工業大學的前身為創建於1952年的中南礦冶學院,原長沙鐵道學院的前身為創建於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築學院,兩校的主體學科最早溯源於1903年創辦的湖南高等實業學堂的礦科和路科。原湖南醫科大學的前身為1914年創建的湘雅醫學專門學校,是我國創辦最早的西醫高等學校之一。

  中南大學歷經百年辦學積澱,順應中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大勢,弘揚以“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為核心的大學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風,堅持自身辦學特色,服務國家和社會重大需求,團結奮進,改革創新,追求卓越,綜合實力和整體水準大幅提升。

  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充分肯定。近年來,有50余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相繼來校視察,對學校的改革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今天的中南大學正肩負著國家高水準大學建設的歷史責任,立足湖南,面向全國,放眼世界,大力推進學校高品質內涵式發展,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學校有1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百分之一 

  主持人:請介紹一下中南大學的特色專業?

  鄭英鵬:中南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擁有完備的有色金屬、醫學、軌道交通等學科體系,涵蓋11大學科門類,輻射軍事學。學校有1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百分之一,其中材料科學、工程學、臨床醫學、計算機科學、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居全球前千分之一。

  中南大學有5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分別是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和交通運輸工程。學校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2個,佔本科招生專業的81%。

  整體來看,中南大學有三大優勢學科群。

  一是擁有世界上最完備的“地、採、選、冶、材、加工、製造”有色金屬學科體系鏈,引領和支撐國家有色金屬産業發展:有與李四光先生的“板塊學説”齊名的陳國達院士的“地洼學説”;有為我國首顆人造衛星、首枚洲際導彈等國家重大科研需求的航空航天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材料學科;還有在粉末冶金材料領域,黃伯雲院士領銜的課題組成功研製出高性能碳/碳航空制動材料,打破了歐美國家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使我國成為繼美、英、法之後,第四個能夠應用自主知識産權生産飛機剎車片的國家,高性能碳/碳航空制動材料已運用於國産大飛機C919。在新能源領域,中南大學被譽為中國新能源電池行業的“黃埔軍校”。涉及到的特色專業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測繪工程、礦物加工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等。

  二是擁有支撐中國高鐵領跑世界的軌道交通學科體系群,為高速鐵路、青藏鐵路、城軌交通等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中南大學研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國內唯一的“列車氣動性能模擬動模型試驗裝置”,在“列車空氣動力學”及“列車多體耦合撞擊動力學”兩個領域的研究形成了鮮明特色;在修建天路——青藏鐵路的工地上,70%的技術骨幹畢業于中南大學。主要特色專業有土木工程、鐵道工程、交通運輸等。

  三是擁有百年積澱、中國最早的西醫學醫療體系集群,擁有享有“南湘雅”美譽的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湘雅三醫院3所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及湘雅口腔醫院。湘雅的臨床醫學八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口腔醫學5+3一體化、基礎醫學、護理學等優勢專業都很受關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知行合一,經世致用”校訓 科研文化、社團文化和環境文化則更為矚目

  主持人:學校的校園文化是怎樣的?學生在中南大學讀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鄭英鵬:中南大學的校園文化圍繞著“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的校訓展開,在各界領導的堅強引領、老師的辛勤工作、同學們的積極進取下,形成了獨特的優秀的校園文化,而其中的科研文化、社團文化和環境文化則更為矚目。 

  學校有濃郁的科研、創業之風。2000年以來,學校共獲國家科技三大獎112項,其中獲國家科技一等獎(特等獎)18項,10個項目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此外,學校注重對本科生科研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校組織參加或承辦各類各級別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比賽百餘個。

  學校有著朝氣蓬勃的校園文化。全校共有學術類、科技類、實踐類、體育類、文藝類、公益類等百餘家充滿活力的學生社團,社團活動品質不斷提升,優秀社團不斷涌現。目前,學校有註冊大學生社團一百多個,1萬餘名學生參與其中,很多社團在整個湖南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為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學校持續推進“文化中南”孕育工程,年均舉辦校園文化藝術活動200余場。依託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引進中央歌劇院、中央民族樂團、國家話劇院、國家京劇院等知名藝術團體來校演出,邀請“中國天然氣之父”戴金星、共和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等名家來校講座、扶持高水準學生藝術團隊在校內及梅溪湖大劇院、長沙音樂廳等國際文化中心舉辦專場活動,傳播人文精神,提升科學素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立足於學生 堅持深化科教産教融合

  主持人:中南大學校園文化豐富,請具體講一下在科研、就業指導、學生資助等方面有什麼保障措施?

  鄭英鵬:在科研方面,學校堅持深化科教産教融合,形成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提升科研育人水準。一是高水準教授堅持在本科教學一線,注重將科研成果融入教材、教學內容、畢業論文(設計)中,不斷將高水準科研成果轉化為高品質的教學資源;二是以有組織的科研為牽引,激勵教授指導學生創新實踐活動,有力帶動本科生跟項目、進團隊、做科研,強化大學生科研素養培育;三是提升科研平臺育人效用,實現校內科研平臺對本科生開放,選聘高水準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給本科生授課,加強科研實踐指導。

  在就業指導方面,學校是全國首批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教育部“宏志助航計劃”就業能力提升培訓基地,教育部國際組織青年人才培訓項目基地等。立足有色金屬、醫療衛生、軌道交通三大優勢學科群,學校建有全國最大校園招聘市場,就業平臺入駐單位3萬餘家,網站年訪量超過1.2億,年均招聘活動5000場以上,進校招聘單位超過7000家。近年來,先後涌現出全國最美基層畢業生、全國就業創業年度新聞人物、全國基層就業卓越獎獲得者等一批先進典型。

       資助育人服務方面,學校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理念,為了確保“不讓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失學”,建立了“獎、助、勤、貸、補、減、免、償”八位一體的資助政策體系,年均發放學生資助資金5萬餘人次、1.2億余元。

  培養造就具有“實幹擔當精神、社會精英素養、行業領軍能力”的接班人。

 

  主持人:請鄭老師介紹下中南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成效?

  鄭英鵬:學校立體構建了一流本科教育品質保障體系,培養造就具有“實幹擔當精神、社會精英素養、行業領軍能力”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歷年來為國家輸送各類人才50多萬。在他們當中,涌現出院士、首席科學家、中國百強、世界500強企業的掌門人、濟世名醫、外交官及地方治理以及經濟領域的翹楚等。有中國現代西醫學先驅張孝騫,世界“衣原體之父”湯飛凡,世界著名細菌學家、病毒學家、中美建交“秘使”、毛主席摯友李振翩;有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燃料功臣“煉鈾之父”王明健,中國鋁業數代掌門人,有中國首富梁穩根、王傳福等等。共培養了50多位兩院院士,120多位大型央企和上市公司掌門人等;國有大中型有色金屬工礦企業負責人中,約60%為學校校友;在當下火熱的新能源動力電池領域,80%以上的企業高層和科研頂級人才由學校培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與54個國家及地區的280所海外高水準大學和科研機構簽署合作

  主持人:據了解中南大學非常重視國際化交流能力的培養,學校都與哪些國家有合作辦學呢?

  鄭英鵬:學校先後與54個國家及地區的280所海外高水準大學和科研機構簽署了合作交流協議,發起或參與大學國際聯盟16個;現有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的2200余名國際學生在校接受學歷教育。學校辦有剛果(金)外交學院孔子學院和法國奧爾良大學孔子學院2所孔子學院;有國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2個等。學校採取“2+2”、“3+1+N”等模式以及境外實習、暑期計劃、短期留學等形式,提高學生出國(境)學習交流比例,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學生的國際競爭力。

  考生在志願填報階段可以直接報考的中南大學中外合作辦學包含1個機構和2個項目。

  一個機構是中南大學和英國鄧迪大學合作舉辦的鄧迪國際學院,在本科普通批招生。辦學特色可以概括為12個字“雙註冊、雙師資、4+0、雙學位”:一是雙註冊,學生同時在中南大學和鄧迪大學註冊學籍,享受雙方的教學資源。二是雙師資,中南大學和鄧迪大學雙方選拔優秀師資為本科生授課,全英文教學。三是“4+0”,學院採用“4+0”培養模式,四年的本科階段學業全部在中南大學完成。四是雙學位,學生按要求完成學業,達到學校畢業要求的將獲得中南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中南大學學士學位證書和鄧迪大學學士學位證書,也就是説畢業時可拿到3個證書。

  2個項目是中南大學和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合作實施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在本科普通批和綜合評價錄取招生,分“2+2”“4+0”兩種培養模式。“2+2”培養模式,前2年在中南大學學習,完成相關培養方案,成績優秀且達到出國留學要求者,後2年可進入蒙納士大學學習,學生按要求完成學業,達到學校畢業要求的將獲得中南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中南大學學士學位證書和蒙納士大學學士學位證書。“4+0”培養模式是本科4年學習全部在中南大學進行,培養方案中三分之一的核心課程由蒙納士大學教師來校進行授課。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招生總規模擴增至8765人 招生專業89個,新增藝術與科技專業

  主持人:今年本科招生政策與往年相比,有什麼不同,有無新的政策?

  鄭英鵬:中南大學2024年的本科招生政策對於考生有7大利好。一是擴大招生規模,作為國家重點大學,學校響應教育部要求和各地區的呼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進一步提高各地考生錄取率,給考生提供更多上大學的機會,今年學校克服困難,本科招生總規模擴增至8765人。二是優化招生專業,2024年招生專業89個,新增藝術與科技專業面向美術與設計類考生招生。三是調整招生大類,調整後的大類招生方案更利於本科培養和考生填報志願。四是更新選考科目,學校根據教育部選考科目指引對高考改革省份招生專業的選考科目進行了調整,主要分為不限、物理+化學、物理+化學+生物三種。五是深入實施強基計劃,擴大強基計劃招生規模,新增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六是學校提檔和安排專業時均承認全國性政策性加分。七是完善錄取時同分排序規則。進檔考生同等條件情況下,理工類、物理類以及實行“3+3”綜合改革的省(區、市)依次按照數學、語文、外語單科成績高者優先確定專業;文史類、歷史類依次按照語文、數學、外語單科成績高者優先確定專業。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主持人:請鄭老師留下學校官方聯繫方式併為今年的考生送上祝福?

  鄭英鵬: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中南大學招生在線”官網、微信小程式“中南大學本科招生”、微信公眾號“中南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等獲得招生諮詢,還可以通過熱線電話0731—88830995或者網站上的郵件進行諮詢。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親愛的同學們,不負青春,不負韶華,融入中南大學,實現人生理想。中南大學在星城長沙岳麓山、湘江畔歡迎你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