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校招辦説丨專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招辦副主任毛連澤
2024-06-25 18:16:39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24年高考季為幫助廣大考生家庭更好地了解知名高校的招生政策、專業設置和錄取規則,2024年高考季,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教育頻道特別推出“高校招辦説”欄目。本期節目,特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招辦副主任毛連澤為大家詳細解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招生政策和錄取要求。

2024高校招辦説丨專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招辦副主任毛連澤_fororder_12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招辦副主任毛連澤

  問題1:簡要介紹一下學校基本情況?

  各位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副主任毛連澤,很高興今天能夠來到這裡與大家進行交流。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34年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為西北地區最早的高等農林教育學府。1999年由同處楊淩的原西北農業大學、西北林學院、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7所科教單位合併組建成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校是教育部直屬、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建校90年以來,為社會累計培養輸送各類人才近30余萬名,畢業生遍佈海內外,有28位校友成為兩院院士,為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科教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和28個學院(部),有專任教師25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36400多人。共有14個博士後流動站,1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工程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微生物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臨床醫學、社會科學總論、材料科學等1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等3個學科進入前1‰,農業科學進入前0.1‰。目前,已發展為全國農林水學科最為齊備的高等農業院校。

  問題2:學校的特色專業有哪些?

  學校是一所以農林水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76個本科招生專業涉及農、理、工、經、管、文、法和藝術等8個學科門類。有44個專業入選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有1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卓業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農學專業通過農科專業(第三級)認證,6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入選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的專業有農學、植物保護、園藝、動物科學、動物醫學、草業科學、林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資源環境科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農業水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葡萄與葡萄酒工程、生物技術、農林經濟管理、種子科學與工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水産養殖學、森林保護、木材科學與工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水利水電工程、生物工程、應用化學、金融學、社會學、生物科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軟體工程、木工程、食品品質與安全、園林、會計學、土地資源管理;入選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的專業有植物科學與技術、林産化工、環境科學、環境設計、經濟學、法學、制藥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

  近年來,學校積極推動新農科建設,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利用現代生物、信息、人工智能、工程等技術提升改造傳統學科專業,增設了智慧農業、智慧牧業科學與工程、智慧林業、智慧水利、農業智慧裝備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專業。

  問題3:2024年學校招生政策有哪些亮點和新變化?

  一是招生計劃有所增加,2024年招生總計劃數位5760名,較去年增加了30名,特別是在第四批改革省份的招生計劃數均有增加。

  二是招生類型豐富。學校為考生搭建了多元入學通道,招生類型包括普通類(含基礎拔尖培養班、卓越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藝術類、強基計劃、國家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業招生、內地新疆班、內地西藏班、少數民族預科班、華僑港澳臺聯招等。

  三是招生專業涉及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學校安排了76個本科專業招生,涵蓋農、理、工、經濟、管理、文、法、藝術等八大學科門類。其中44個專業按照16個專業大類招生,被專業類錄取的學生,入校後1-2年根據學校有關文件在專業類包含的專業中選擇一個專業就讀。

  四是強化拔尖創新人才招生培養。學校依託生物育種科學專業深入實施生物育種強基計劃,面向10個省份招收30名學生,實施“3+N”本碩博銜接培養,另外生物育種科學專業還安排30名計劃在普通本科批次錄取。設立生物科學(基礎拔尖培養班)通過新生進校後二次選拔30名,經濟學(基礎拔尖培養班)通過普通本科批次錄取30名,設置了植物生産類(卓越班)、動物醫學(卓越班)、水利類(卓越班)、資源環境科學(卓越班)、農林經濟管理(卓越班)、食品營養與健康(卓越班)等六類卓越班,通過普通本科批次錄取280名學生。基礎拔尖培養班和卓越班實行多元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學科大類下自主選擇專業和導師,開展個性化學習和全學程科研素質與創新能力訓練,獲得學校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者,可提前一年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

  五是實施國際化人才培養。設立了3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和植物保護(中外合作辦學)2個專業由我校與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合作舉辦,實行“3+1”培養模式;環境科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由我校與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合作舉辦,實行“4+0”培養模式。

  在錄取規則上較往年沒有太大變化。學校認可2024年教育部和各省(區、市)教育主管部門審定的全國性政策性加分,並按照加分後的投檔成績提檔和錄取專業。高考加分項目及分值不適用於學校2024年不安排分省招生計劃的招生項目錄取。在專業錄取上對進檔考生按照分數優先原則錄取專業,各專業志願之間不設級差,對於平行投檔的進檔考生,若服從專業志願調劑且各方麵條件符合招生章程要求,學校不退檔;內蒙古自治區考生按照招生計劃數100%提檔,錄取專業時按照“招生計劃1:1範圍內按專業志願排隊錄取”。各專業男女比例不限,英語專業限英語語種考生報考,其他專業不限外語語種,但經濟學(基礎拔尖培養班)和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因有部分課程全英文授課,建議非英語語種考生謹慎報考。各專業(類)考生健康狀況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規定執行,其中對於輕度色覺異常(俗稱色弱)和色覺異常II度(俗稱色盲)的考生,我校涉及農、林、生物、食品、化學等學科的部分專業不能錄取,請有關考生謹慎報考,具體請查看我校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問題4: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什麼特色舉措?

  學校早在1934年建校之初即開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開始招收研究生。長期以來,學校堅持“厚基礎、寬口徑、強實踐、重創新、高素質、國際化”的總體思路,著力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社會責任感和“三農”情懷,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學術精英、創新創業技術領軍人才和社會發展管理人才。

  一是面向未來農業發展,持續推進學科專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學校增設了“食品營養與健康”“智慧農業”“智慧牧業科學與工程”“農業智慧裝備工程”“智慧林業”“智慧水利”等新專業,著力培養適應未來農業發展的創新人才。

  二是面向國家重點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強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上面提到的“生物育種”強基計劃、基礎拔尖培養班、卓越班等,都是學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三是以生為本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成長需要。學校實施大類招生培養,“寬口徑、厚基礎”,為學生未來學業發展和成長打下堅實基礎;為學生開通了學業拓展渠道,設置了4個輔修學士學位專業,助力學有餘力的學生多學科發展;為學生提供了無門檻申請轉專業機會,除了國家規定不能轉的和招生錄取時有約定的情況,其他學生均可以申請轉專業;積極探索本科生導師制和書院制,引導學生個性化發展。

  四是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學校開設90門創新創業類課程,探索建成以“X+創新”或“X+創業”模式為主的專創課程體系。建立“國家級—省級—校級—院級”四位一體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體系和“一院一品”為核心的學科競賽體系,平均每年立項創新創業項目1200多項,開展高水準學科競賽100余項,參與學生2.1萬人次,近年來學生獲各類高水準學競賽獎項位居全國農林類本科院校前列。學校入選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獲批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單位。

  五是發揮特色優勢提升人才國際競爭力。學校與全球35個國家80多所知名大學或科研機構建立校際合作關係。把國際化理念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積極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堪當國際責任的卓越人才,著力增強學生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勝任力。除了開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校還投入專項經費,支持優秀本科生到國外知名高校交流訪學;與多所國外大學聯合製定培養計劃實施“2+2”“3+1”“4+0”等培養模式,實行學分互認和學位互授聯授。學校是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出國留學簽約單位之一,近年來有1600余名學生公派出國留學。

  六是多措並舉促進學生高品質充分就業。學校先後與200余家有影響的大中型企業建立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實現人才培養與用人單位實際需求的有效對接;每年有6000余家用人單位通過線上線下形式來校招聘,為我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20余萬個;28個省份面向我校選拔招錄選調生;本科生升學率達50%以上,其中保研率近25%、出國深造率5%,被“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國科學院等國家級科研院所錄取佔升學總人數的97%以上,12個學院升學比例超過50%,其中草業與草原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院、農學院4個學院升學比例超過70%。

  問題5:學校的報考信息可以從哪些渠道平臺獲得?

  考生可以撥打電話029-87091406、87091407諮詢,填報志願期間我們安排專人回答。可以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招生辦(zhshwnwsauf)”查詢有關信息;或者通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本科招生網查詢招生信息,我們還有視頻號、微信小程式。

  十年寒窗苦讀,終將有所收穫!祝願各位考生2024年高考達成所願、心想事成,順利考入心儀的大學,翻開人生新篇章!歡迎有志於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生態文明、人類健康和鄉村振興的優秀青年報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讓我們一同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努力奮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