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樂啟美 以美喚心——深耕職業教壇 張景賢美育課程團隊用十年磨礪一堂好課
2024-12-18 17:28:36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一門音樂課,可以唱響怎樣的能量?

  “以樂啟美,以美喚心”,對於這個核心理念,來自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張景賢美育課程團隊用十年鏗鏘踐行。

  12月9日,教育部公佈2023年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名單的公告,由該團隊歷經光陰十載打造的《音樂欣賞與實踐》,成功立項2023年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為職業教育再添奮進潮音。

以樂啟美 以美喚心——深耕職業教壇 張景賢美育課程團隊用十年磨礪一堂好課

  三期打磨,十年鑄就精品課程

  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是“新雙高”計劃創建中“金課程”建設的關鍵核心指標,也代表了我國職教領域課程建設的最高水準。

  從萌芽,到建設,再到接續發展,《音樂欣賞與實踐》歷經了三個時期的升級蝶變,在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深化教學改革等方面不斷積極探索,以匠心鑄就精品課程。

以樂啟美 以美喚心——深耕職業教壇 張景賢美育課程團隊用十年磨礪一堂好課

  2014年,藝術公共課程改革的春風,催生了《音樂欣賞與實踐》的萌芽。

  依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中對藝術課程建設的要求,教育部文化素質指導委員會美育專委會委員、中國成人教育協會美育專委會常務理事、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藝術教師張景賢組建課程開發團隊,在世界大學城教學平臺推出《音樂欣賞與實踐》,打造線上藝術雲課堂,嘗試實施SPOC教學模式,服務了近2000名學生。

  2017到2020年是課程的三年建設期,張景賢美育課程團隊針對職業教育課程內容,完成了服務崗位特色的深度轉型——根據旅遊管理專業導遊崗位的講解服務要求,將課程按照模組化框架進行改造,並重新序化教學內容。

  在這期間,團隊與省地質博物館等開展深度合作,引入導遊證中景點講解“引導審美”的考核要求,立項校級精品課程,進行MOOC開設,入選了省級教學資源庫。

  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化,張景賢美育課程團隊開始圍繞通專融合作更大文章,積極探索演結合教學的全新思路,走上接續發展的道路。

  北京、湘西、重慶、嘉興南湖、壺口瀑布……2022年,團隊奔赴全國各地進行實地拍攝,共建成117個課程資源包,借助雲端VR技術賦能,為學生更深入欣賞音樂作品、實現課程與行業應用場景的融合提供了更好條件。

  “課程生動形象,令人陶醉著迷。”“課程由深入淺,讓我享受到了音樂的樂趣”“這個課真不錯,對博物館工作有很好的輔助作用!”打開課程評價列表,好評紛至遝來,分別來自在校學生和全國各地旅遊行業從業者,有近三萬人從課程中受益。

  三階六環,充分激發學習活力

  《音樂欣賞與實踐》屬於“楚怡”高水準專業群重點專業旅遊管理的公共基礎課,如何避免課堂上老師唱“獨角戲”、學生演“木偶戲”的現象?

  張景賢美育課程團隊基於音樂欣賞和實踐的學習規律進行了“三階六環”活動設計,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活力。

  通過“賞+學”“唱+練”“演+悟”三階,層層進階、循循善誘;結合“領任務探美”“析音樂啟美”“拓知識悟美”“學演唱固美”“擬情境踐美”“練本領達美”六環,化解學生差異大、分層施教難等問題,讓學習內容入腦入心。

  同時,課程採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按照課前初試身手線上導學、課中SPOC助力“境演品賞”,課後實踐提升的流程開展教學,將實踐育人貫穿始終。

  為此,張景賢美育課程團隊依託智慧教室、國家級虛擬倣真實訓基地及美育工坊實訓基地,持續完善視頻與動畫、課件、虛擬倣真資源、主題討論等相關授課資源,為學生帶來更為豐富的課程體驗。

  “學生主體”是該課程團隊資源建設時始終關注的重要問題。例如新增的“境賞結合”系列資源,從簡單的音樂知識講授到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再到融入大藝展和導遊才藝展示崗位能力的知識,全方位保障學生參與課程後,不僅可以提升音樂素養,也在教學資源融入的職業情境中提升專業水準,達到通專融合的目標。

以樂啟美 以美喚心——深耕職業教壇 張景賢美育課程團隊用十年磨礪一堂好課

  課程設計的創新突破、課程資源的健全完善,是為了學生能力的深化,成效如何,數字來體現。

  2020年至2024年,選擇該課程作為競賽輔修學生,由54人上升到286人提升了145%,在職業技能比賽導遊賽中,15名學生才藝運用環節平均得分由8分增加到9.3分;

  校內2020級-2024級17682人優秀率和合格率同比增長17%;

  當前,學生參加藝術競賽獲國家級獎項5項、省級獎項28項。

  “三色”賦能,課程思政“聲”入人心

  “十多年來的高職藝術教育的工作經歷讓我明白,只要開始了,就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讓領導、同事、學生看到藝術教育中蘊含的思政元素能夠實實在在的通過美育浸潤的方式,潤物細無聲的引導學生,改變學生。”2021年,團隊作品“藝術欣賞《歌聲唱響一百年》”課程育人典型案例從396件作品中脫穎而出,以排名第二的好成績奪得第二屆全國職業院校紅色故事案例徵集大賽一等獎,總結經驗時,張景賢如是説。

  近幾年,課程思政在“三色”賦能的基礎上,拓展了更為豐富的內容——

  課程遵循“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綱要”指導,厘定“傳統音樂、紅色音樂、生態音樂”欣賞與實踐為教學內容,並按照國家導遊服務規範中關於旅遊管理産業職業能力與素養要求,引入服務文化遺産旅遊、紅色研學旅遊和山水生態旅遊導遊講解內容,將課程重構為“古色—紅色—綠色”三色模組。

以樂啟美 以美喚心——深耕職業教壇 張景賢美育課程團隊用十年磨礪一堂好課

  以樂啟美,以美喚心!課程按照這一建設思路,確定了“守正創新之心、綠色環保之心、愛國愛家之心”的課程思政建設內容,深入挖掘“古色—紅色—綠色”三色模組的思政元素21個,創建“傳承”主線的系列課程思政專題,落實“思政教育”入課程。

  “三色”映“三心”,近年來,團隊緊隨國家政策發展方向,增加了文旅融合的思政育人元素,讓越來越多聽課者感受課程思政“聲”入人心。

  當前,課程被857家單位選用,日誌總數由2020年42.97萬到2024年714.9萬次,亦成為韶山幹部管理學院培訓課程,獲評省優秀社科視頻,並在省社科聯官微推廣,獲評全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線課程一等獎,教改成果入選省政府工作報告,在國內産生了較強的影響力。(譚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