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理學院座落于“天府之國”四川省會成都。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歡迎大家到四川、到成都旅遊觀光。學校興辦于1999年4月,已有整整25年辦學實踐。2023年,學校一次性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獲批四川省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和“全省黨建工作示範高校”培育單位。開設有8大學科、11個二級學院和8個科研機構,目前學校在校生43000余人。
近年來,成都文理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形成以“出口暢、入口旺、中間有保障”為主要特點的“就業—招生—培養”聯動的良性生態,為社會輸送各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超過10萬人,其中不乏優秀代表,藝術學院鄭鈞同學創辦“鴕鳥文化工作室”運營短視頻,累計平臺賬號的粉絲超過500萬,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創新創業之路;信息工程學院曹琨同學獲第十三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傳媒與演藝學院 2017 級陳沫沫同學被廈門大學人類學專業錄取攻讀博士學位;2024屆校友文法學院蔣馨月獲2023-2024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這些案例數不勝數,用人單位對學校畢業生總體滿意度和對學校的滿意度均超過97%。
牢記使命 為建設教育強國矢志擔當作為
黨建興則事業興,黨建強則發展強。成都文理學院黨委堅定不移地以黨中央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通過多年探索創新黨建工作方法,構建了一個相對成型的“ 2+135+6”黨建工作體系,黨建工作有聲音、有地位,有體系、有舉措,有作為、有影響,得到了教育部、四川省委系統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肯定,黨建工作也成為學校的一個辦學特色。
推進一融雙高,以高品質黨建引領高品質發展。在黨組織“對標爭先”和“一融雙高”建設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紮實推進黨的各方面建設,以高品質黨建引領高品質發展。學校黨委努力培養教職工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躬身踐行教育家精神,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耕耘奮鬥。堅持全員化黨性教育,通過黨組織體系及各類載體,把黨的知識、黨的精神深深植入每個師生的心中。
擦亮宣傳招牌,讓世界聽到文理的聲音。成都文理學院積極推進大宣傳格局建設,講好新時代文理故事,在對內外宣傳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官方微信、抖音傳播影響力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微信連續4年進入全國高校百強,抖音以全國第5的名次榮膺“全國高校卓越影響力帳號”稱號。
狠抓內涵 主動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成都文理學院深入狠抓內涵建設,堅持辦應用型大學,構建了“兩型三化”的人才培養體系,深度推進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持續推進辦學條件的改善,努力推進碩士學位培育單位建設,主動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推進學校教育事業高品質發展。
全面推進五大學科專業群建設。成都文理學院在“十四五”之初,提出並構建了“教師教育、數智商科、文化創意、文旅康養、智慧工程”五大學科專業群,近年來,在數智商科、文旅康養、智慧工程等下大力氣進行改革,確保設置的學科專業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高度契合。立足學校發展定位和學科優勢強化專業特色,深化專業內涵建設,打破學科專業界限,推進學科專業群交叉融合發展。
著力推進國際化工作新發展。“高端化、全球化、個性化” 是成都文理學院確定的發展戰略,自2019年開始的國際化工作以來,堅持目標導向,從跟跑到並跑,實現了國際化工作跨越式發展,300余名學生成功赴國外知名大學就讀深造。
以文化人 營造良好浸潤式育人環境
成都文理學院始終堅持辦大學就是辦文化的理念,堅持“以文化人、以文強校”。
倡導積極健康校園文化。學校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于教育全過程,倡導健康校園文化、活躍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團結帶領廣大文理青年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時代先鋒、錘鍊意志品格,唱響文理“愛黨愛國”主旋律。
打造七大品牌文化活動。成都文理學院堅持一年一度的“社團文化節”“讀書月活動”“五四詩歌朗誦比賽”“科技文化博覽節”等七大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系統構建起“7+11+N”的校園文化活動體系,營造了良好浸潤式育人環境。
站在新的起點上,成都文理學院將深入領會黨的二十大的重大意義,堅定政治方向,以“兩個確立”的政治堅守保證民辦教育高品質發展,砥礪教育初心,擔當育人使命,繼續朝著“締造常青學府,化育幸福人生”的辦學願景闊步前行,不斷譜寫學校高品質內涵式發展新篇章。(圖/文 成都文理學院)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