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完善職教高考制度
2025-01-15 11:32:06來源: 光明日報

  職教高考是高校考試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技術技能人才選拔的重要渠道。近年來,各地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教高考模式,有力暢通了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通道,為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供了堅實保障。

  職教高考制度建設取得突出成績

  我國職教高考開端于20世紀80年代,部分高等學校從中職學校招收應屆畢業生舉辦職教師資培養試點班。2007年,部分高職院校開始試點單獨招生,進一步豐富了職教高考的形式。近幾年,在現代職教體系建設大背景下,國家高度重視職教高考改革工作,各地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職教高考制度,職教高考在政策、模式、保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

  國家層面政策不斷強化。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建立“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職教高考制度。2021年,《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加速職教高考制度的建立與推廣。2022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從法律層面明確了職教高考制度建設的重要地位。2022年,《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進一步要求優化職教高考體系,擴大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職教高考招生中的比例。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不僅強化了職教高考的地位,也為其穩步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省級層面試點不斷推進。在國家政策指引下,各地積極推進職教高考試點工作,逐步形成了包含高職院校分類考試和中職生對口升學考試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評價體系。截至2024年,全國已有30個省份開展高職院校分類考試,參考主體既包括普通高中生和職業高中生,也涵蓋了退役軍人、登記失業人員、農民工及高素質農民等多個群體。有28個省份專門針對中職畢業生開展了對口升學考試工作,普遍採用“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模式,取得顯著成效。各地在試點過程中,通過創新模式積累了寶貴經驗,有力推動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與完善。

  保障支持體系不斷完善。在職教高考改革實踐中,各地相繼完善了職教高考政策,包括考試辦法、考試方案、考試標準以及考試大綱等,職教高考考務管理體系也日益成熟。部分省份建立了一批能夠滿足專業技能考試的標準化考場,建立了命題專家庫,聘請和培訓了一批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職業技能測試人員。部分省份還構建了覆蓋文化課、專業課和技能課的題庫體系,並積極探索線上考試系統建設,形成了包括機考和遠程網絡考試在內的多元化考核模式。

  職教高考制度仍需完善

  儘管我國職教高考制度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實施中依然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在頂層設計、專業技能測試、招錄製度等方面還存在亟須破解的難題。

  職教高考的頂層設計尚需完善。作為國家層面的一項教育考試製度,與普通高考相比,職教高考只有宏觀的改革要求,還未出臺整體性指導框架和可操作的實施方案,具體實施政策多由各地自主制定,這導致各地在考試內容、課程比例、組織形式、測試方法和錄取標準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

  專業技能測試科學性有待加強。現階段,一些地區出現技能考試簡單化、專業課考試單一化傾向,主要依賴筆試或簡單的實操測試,難以全面反映考生的職業能力和實踐水準。同時,一些學校“考什麼就教什麼”,導致學生把大量精力放在必考的幾門文化課、專業課和技能課學習上,課程學習的內容和品質與國家專業教育標準要求存在差距。

  升學比例和升學機會有待提升。儘管職教高考為中職學生提供了從專科到本科的升學機會,但整體升學率遠遠趕不上普通高中。各地考試專業類覆蓋面小,導致部分專業的學生缺乏機會通過職教高考升學深造。現有職業本科院校數量有限,普通本科院校參與考試招生的比例較低,導致學生升入本科學習的機會較少,影響了中職辦學吸引力。

  優化職教高考制度需綜合施策

  針對以上問題,我國職教高考制度需從頂層設計、考試內容、招錄政策以及支撐體系等多個方面綜合施策,以推動其制度化、科學化發展。

  強化頂層設計。國家層面需要制定全國職教高考實施意見,推進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科教融匯,規範考試內容、形式及權重比例,擴大職教高考專業覆蓋面,確保所有中職生都有參加升學考試的機會。各地需在國家政策總體框架下,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發展需求,制定靈活的職教高考實施細則和招錄機制,提高人才選拔品質。

  改革考試內容。省級教育管理部門組織專家小組制定各專業考試大綱,大綱內容應覆蓋本專業大多數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考試前一週由省級考試管理部門負責從大綱中隨機抽取必要的考試課程,作為考試內容並對外公佈。這樣既可以減少考試組織工作和成本,又可以引導職業學校開齊開全本專業主要課程,避免考什麼就教什麼的現象。探索技能大賽全覆蓋機制,建立大賽獲獎加分、免試升學或將大賽成績折算成升學技能測試成績的辦法,引導學校重視技能教學。

  優化升學比例。省級教育管理部門應逐步擴大中職生升學比例,讓更多的職業學校獲得升學機會;擴大職業本科院校面向中職生的招生規模,同時鼓勵應用型本科院校和部分綜合性大學加入職教高考招生體系,逐步形成從中職到本科、碩士乃至博士的職業教育上升通道,從而吸引更多初中畢業生選擇中職教育。

  完善支撐體系。省級考試管理部門可通過擴大標準化考場建設、成立區域性技能測試中心、建立高水準試題庫、開發線上模擬考試系統和信息化測試平臺等手段,提高考試品質與效率。同時,加強校企合作,探索多樣化的技能測試方式,將學生三年過程性考核、綜合評價與職教高考相結合,將企業真實生産任務納入考試,引入情境測試與綜合實操考核,從而全面衡量考生的職業能力和創新潛力。(作者:謝勇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