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校招辦説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丁玥:本博一體、專業優化 就業深造雙優引領能源教育新高度
2025-03-24 17:56:13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伴隨著2025年高考季的到來, 距高考不足一百天的時間裏,考生們接下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高效復習?如何緩解緊張情緒?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備考?有哪些渠道了解到最新招考政策?

  為幫助廣大考生家庭搭建一個多元化的高招諮詢平臺, 2025高招進行時專題報道中特別推出 “招辦説”系列訪談,邀請知名高校招生負責人為考生和家長答疑解惑,解讀大學最新招考政策,幫助考生復習備考,高考順利,金榜題名。

2025高校招辦説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丁玥:本博一體、專業優化 就業深造雙優引領能源教育新高度_fororder_1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招生辦公室老師丁玥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前身是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天津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部分師資,于1953年創立的北京石油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90年代以來,學校先後進入國家“211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及“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

  2023年,學校獲批國家儲能技術産教融合創新平臺項目,成為油氣能源領域唯一入選高校;同年,學校獲批能源領域第一所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聯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等13家合作企業成立學院理事會,聚焦智慧能源、新材料等關鍵領域,全方位構建校企協同機制,加快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

  目前,學校一校兩地辦學(北京、克拉瑪依),兩校區各自單獨招生,錄取時互不調劑。2024年,北京校本部全國招生總計劃為2350人,克拉瑪依校區全國招生總計劃為2700人。

  能源學科體系完備 專業建設成果斐然

  學校構建了能源特色鮮明的學科體系,形成了一流學科引領、骨幹學科和基礎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生態。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國家“雙一流”學科,“城市能源供給安全與保障”“清潔低碳能源工程”2個北京市高精尖學科。在油氣科學與工程等學科領域形成明顯優勢,在碳中和工程與技術、油氣人工智能等領域積極佈局清潔低碳智慧學科群。

  在教育部最新學科評估中,學校A類學科增加至4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工程學、化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生態學、社會科學總論、數學8個學科領域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工程學、化學、地球科學進入1%。

  學校的優勢特色專業覆蓋了石油天然氣行業的上中下游;在優勢專業的基礎上,學校不斷加強學科交叉融合,重視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碳儲科學與工程等專業建設,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學校專業建設呈現“少而精”的特點:招生的31個本科專業中,21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本博一體化培養:為拔尖創新人才成長按下“加速鍵”

  為培養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恪守學術道德、具備創新引領能力的高層次拔尖人才,學校自2019年起試點實施本博一體化培養項目,按“4(四年本科)+4(四年博士)”貫通本科生和博士研究生培養階段。學校設立專項經費,為入選學生提供助研津貼支持其學術發展。該項目在一級博士點學科全面推行。每年3月,從本科二年級學生中選拔優秀者作為培養對象,為其配備高水準博士生導師,實行一對一指導,夯實學科基礎,強化科研創新能力訓練。本科三年級末,經考核達到培養標準的學生,可正式進入博士研究生階段,提前修讀博士課程。學校根據學生的學術興趣和發展方向,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並提供與國內外知名高校交流、聯合培養的機會,拓寬國際視野,提升學術競爭力。通過系統的學術訓練和實踐培養,確保學生在學術研究、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成長為拔尖創新人才。

  貼合社會需求調專業 多元選擇助學生轉專業

  學校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落實“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推動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密銜接。取消“化工與制藥類”,按照“化學工程與工藝”“能源化學工程”2個專業招生;取消“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停招“環境科學”專業,按照“環境工程”專業招生;取消“數學類”,停招“統計學”專業,按照“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招生;調整“工商管理類”,停招“市場行銷”專業,2025年工商管理類包含會計學、財務管理2個專業。考生填報以上專業時可參考大類往年錄取排名。

  學生入學後可在大一或大二末在全校專業範圍內申請轉專業。轉專業須通過轉入學院的面試,結合學生大學期間成績與面試表現綜合評價,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滿足大部分學生的轉專業需求。

  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穩高 深造率亮眼 發展路徑多元

  學校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為96%,畢業生就業行業分佈多樣化,不僅在以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為代表的能源龍頭企業就業,在電力、汽車、信息、金融、航空航天、教育等行業也深受歡迎;每年40%左右的本科畢業生、80%左右的研究生畢業生就職于國有企業、科研院所、事業單位、教育單位、政府機關和部隊。

  2024屆本科畢業生深造率超過57%,其中國內升學率為52.4%,主要升學院校集中在本校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出國深造率為4.7%;保研率達30%,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圖/文 李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