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國際文化節正式開幕,活動邀請到了英國劍橋莎士比亞劇團開啟了為期8天的戲劇文化交流活動。作為科德國際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此次交流搭建起東西方藝術對話的橋梁,即將在科德校園掀起一場獨具魅力的“文化風暴”。
文化地標的雙向奔赴:從康河到北京的教育對話
在劇團到訪前,科德學院已有百餘名學子通過“英國・劍橋青年領袖訓練營”等微留學項目,踏上過莎士比亞的故鄉。如今英國劍橋莎士比亞劇團來到他們身邊,就像把課堂上的理論變成了可觸摸的現實。這種雙向的文化流動,正是科德學院國際化教育的獨特注腳:讓學生走出去感受世界,再將世界請進來滋養校園。
劇團成員在參觀校園時,仔細觀摩了圖文信息中陳列的戲劇類藏書,與科德師生就莎翁戲劇理論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劇場內,專業的燈光設備、音效系統和舞臺佈局讓劇團成員對即將進行的綵排表演期待不已。
體育館的多功能設計,特別是藝術排練區與體育項目的有機結合,充分展現了學校協同育人的辦學理念。
在藝術設計學院畢業作品展廳,劇團成員被充滿創意與巧思的畢業作品所驚嘆。
實驗實訓中心的演播廳、無人機教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更讓體現出學校在實踐教學方面的投入與重視。
此次參觀展現出科德學院“無邊界育人”的辦學特色,學校將藝術與實踐、學科交叉與國際化教育深度融合,打破傳統教育的時空界限與專業壁壘。截至2025年3月,科德學院2025屆本碩學子已斬獲近300份世界頂尖院校OFFER,其中17%來自QS前50頂級院校。這正是學校“專業教育+國際視野”雙輪驅動的豐碩成果。
跨域共生的教育賦能:開啟國際化教育的“第三空間”
在第一教學樓報告廳,一場莊重而熱烈的歡迎儀式,為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與英國劍橋莎士比亞劇團的交流拉開了大幕。儀式由傳媒學院播音係教師梁少雲主持,黨委書記兼常務副校長徐振劍致歡迎詞,現場氣氛熱烈而莊重,每一位參與者都深切感受到此次交流活動的非凡意義。
儀式伊始,傳媒學院播音係教師梁少雲主持儀式:“莎士比亞戲劇是世界文化的瑰寶,今天藝術大師們的到來,將為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戲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他特別強調,此次交流是學校國際化辦學的重要里程碑。當嘆息橋的倒影映照科德學子的思考,當曲水流觴的墨香沁入莎劇團的藝術靈感,這種雙向的文化浸潤,正在搭建新一代文化橋梁,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應用型人才。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校長徐振劍在致歡迎辭中指出,戲劇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跨越國界、溝通心靈的語言。希望通過本次交流,科德學子能夠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感受英國劍橋莎士比亞戲劇團的獨特魅力。同時,期待在未來能與英國劍橋莎士比亞劇團建立更為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推動戲劇教育的發展,為中英兩國青年搭建更多交流學習的平臺。
在歡迎儀式上,英國劍橋莎士比亞劇團團團長、劍橋莎士比亞戲劇節創始人、藝術總監大衛·羅伯特·克裏利(David Robert Crilly)首先對科德學院的熱情接待與精心安排致以誠摯謝意,並分享了此次訪校的獨特感受。作為回應,科德學院學生代表們以流利的雙語依次登臺,通過富有個人特色的自我介紹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開放自信的精神風貌,其真摯的情感表達與專業的藝術素養,在短短幾分鐘內便與劇團藝術家們建立起跨越文化的心靈共鳴。他們將與劇團成員密切交流學習,這種沉浸式的文化交互,正是科德學院“體驗式教育”的生動案例。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陳永俠為大衛·克裏利導演頒發了國際導師證書。這份證書,不僅是對大衛·克裏利導演在戲劇創作領域卓越成就的高度認可,更意味著其將肩負起為科德學子傳授前沿知識與寶貴經驗的重大責任。本週,科德國際文化節精心為學生們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元的全球化藝術活動。從沉浸式的工作坊,到高規格的大師課,為學生們搭建起一座直通國際藝術前沿的橋梁,提供近距離接觸國際戲劇文化的機會。長期以來,科德學院積極與國際知名藝術團隊、傑出藝術家建立緊密合作關係,搭建長效合作機制。此次邀請英國劍橋莎士比亞劇團進行文化交流,正是學校“全球化辦學”的有力例證,通過一系列舉措,助力科德學子拓展國際視野,提升專業素養,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複合型人才 。
據悉,科德學院以此次英國劍橋莎士比亞劇團的到訪為契機,打造“莎士比亞戲劇藝術周”,涵蓋戲劇文化工作坊大師課、主題活動、主題論壇等板塊。從微留學項目的浸潤,到海外升碩的提升,再到國際導師的引入,科德學院正在構建全週期國際化教育模式。(圖/文 張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