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季即將到來,在距高考不足一百天的時間裏,考生們接下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高效復習?如何緩解緊張情緒?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備考?有哪些渠道了解到最新招考政策?
為幫助廣大考生家庭搭建一個多元化的高招諮詢平臺, 2025“招辦説”系列訪談邀請知名高校招生負責人為考生和家長答疑解惑,解讀大學最新招考政策,幫助考生復習備考,高考順利,金榜題名。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現北京協和醫學院)作為中國醫學教育的最高學府,歷經百年積澱,始終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學校前身為1917年創建的北京協和醫學院,以“悲憫、專注、自省”為精神內核,培養了林巧稚、張孝騫等醫學泰斗。校區坐落于北京市東城區東單三條九號,毗鄰天安門(直線距離1.7公里),享有“晨跑觀升旗,夜跑賞降旗”的獨特傳統。
學校擁有2個“雙一流”學科(臨床醫學、藥學)及8個ESI全球前1%學科,臨床醫學學科連續多年穩居全國首位。專業建設聚焦多個醫學交叉領域,新增藥學專業及“四加四”試點班,形成“厚基礎、強實踐、重創新”的特色培養體系。
特色招生政策 拓寬醫學成才路徑
作為醫學教育的"國家隊",協和形成"三足鼎立"招生格局:與清華聯合培養項目——臨床醫學專業全國招生90人;與北師大聯合培養項目——藥學專業招生30人(協和、北師大各15個名額);護理學院獨立成班共招生150人。值得注意的是,學校開創"4+4"醫學博士項目,為非醫學背景本科生打開醫學殿堂之門。招生範圍覆蓋全國30個省市(除西藏),對中西部考生實行政策傾斜。
學校特別提示:在志願填報方面,臨床醫學專業需達清華錄取分數線,色盲色弱考生限報;藥學護理專業通過協和招生代碼報考。在日常學習中,學校實行"無主動淘汰制",但挂科過多將影響學業進程。建議考生利用假期參與醫院志願服務,親身體驗醫療工作後再做報考決策。
本博貫穿八年 王牌專業構築醫學人才矩陣
學校以依託百年積澱的臨床資源與科研實力,構建了“厚基礎、強實踐、重創新”的全鏈條培養體系。長久以來,畢業生中不斷涌現出兩院院士、國家級醫學領軍人才等傑出代表。
在醫學教育領域,學校始終扮演著改革先行者的角色。其"八年一貫制"臨床培養模式,打破了傳統醫學教育的學科壁壘,實現了基礎與臨床的無縫對接。這種模式下,學生無需經歷考研的二次競爭,可全身心投入專業學習。學院獨創的"導師制+輪轉制"培養體系,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得到頂尖導師的親自指導。
針對考生關心的轉專業問題,學校表示會針對藥理等上位專業積極探索"雙向流動"機制,在未來轉專業機制落地後,優秀學生可通過考核轉入臨床醫學;非醫學背景學生可通過"4+4"項目實現醫學夢想。這種彈性培養機制,既保證了醫學教育的專業性,又為學生提供了多元發展路徑。
在國際化培養方面,學校展現了對學生個人國際化素養成長的重視,提供了較多的海外深造交流機會。這種國際化視野的培養,使學校畢業生在國際醫學舞臺上更具競爭力。
聚焦核心素養 臨床八年制培養的多重淬煉
學校臨床醫學八年制項目在培養模式上,始終聚焦醫學人才的核心素質培養。醫學作為特殊職業,對從業者有著明確的三重要求:職業素養(人文關懷)、醫學知識儲備、臨床實踐能力。這與協和"八年一貫制"培養體系形成深度呼應。
從一年級起,學生就進入臨床環境,通過參與病例討論、臨床技能操作等活動,培養紮實的醫學基本功。高年級時,學生將深入醫院各科室輪轉實習,直接參與患者的診療過程,這種"沉浸式"臨床實踐模式,使學生在畢業時已具備獨立處理常見疾病的能力,並不斷錘鍊學生在複雜病例處理中保持人文關懷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就業率與品質雙優 彰顯培養品質
在就業方面,學校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96%,85%進入協和系統附屬醫院(如阜外醫院、腫瘤醫院)及頂級三甲醫院,其餘分佈于科研院所、疾控中心等,享有基層就業政策傾斜,配套專項規培支持。臨床醫學八年制保研率30%,畢業生深造率超90%,國內升學首選清華、北大、協和本校;出國深造集中于哈佛、約翰霍普金斯等QS前50醫學院。藥學與護理學專業考研率逐年攀升,部分優秀學子通過"四加四"通道實現學歷躍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學術突破與職業發展。(圖/文 曉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