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引就業 放飛青年夢想
2025-04-23 18:28:54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海外網

  日前,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總決賽在湖南長沙舉行。自去年10月啟動以來,大賽吸引1507萬名學生報名參加,覆蓋高校超過2700所。

  從校賽、省賽,到全國總決賽,各地各高校師生參與熱情很高。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負責人説:“我們著力提高大學生生涯教育和就業指導水準,充分引導高校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努力把大賽打造成生涯教育的大課堂,促進高校畢業生高品質充分就業。”

  以賽促學

  實現人生價值

  來自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的趙紫彤,這樣開始自己的個人展示:“養老是一件專業的事,目前養老行業對護理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

  為此,趙紫彤把養老護理員作為自己的求職目標。她分享了自己在養老機構的實習經歷,動情地説:“當青春遇見白髮,不是時光的錯位,而是生命最溫暖的相遇。”

  這是本屆大賽的一個縮影。大賽啟動伊始,就把做好就業觀念引導作為重要內容,引導大學生客觀看待個人條件和社會需求,練就過硬本領,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中實現人生價值。

  賽場內,選手講述自己對不同職業的理解和感悟:來自山西通用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的王雅楠夢想成為一名民航乘務員,她説,“真正的飛翔不是浪漫的幻想,而是用專業守護旅途”;來自淄博職業技術大學的李村,求職方向是信息安全滲透測試工程師,他説:“要讓自己的個人價值在服務國家發展中實現躍升。”

  賽場外,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育人成果主題展、就業育人大講堂等配套活動也吸引了許多學生駐足。同齡人的求職故事、傑出企業家的就業創業經歷,正是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的生動寫照。

  通過大賽,我們見證,青春,總能在祖國需要的地方,綻放出絢麗之花。

  以賽促“就”

  促進人才對接

  當大賽遇上求職季,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對此,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大三學生蔣睿安深有感觸。即將於今年6月畢業的他,不久前被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錄用,實現了自己“鐵路人”的夢想。

  “參加大賽的過程就如同經歷一次次面試。現場評委都是各行各業的專家,他們幫助我發現不足的同時,提升綜合能力。”蔣睿安説,“正是這次參賽經歷,讓我的求職能力得以不斷提升,最終找到滿意的工作。”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位參賽選手進行職業規劃展示後,大賽專門設置“天降offer”或“天降實習offer”環節,不同企業組成的“心選團”現場即可為選手提供實習機會或崗位錄用意向,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行業企業需求和招聘標準。

  大賽期間,在中南大學還舉辦了專場招聘會暨“千校萬企”供需對接會,670余家企業和320余所高校齊聚一堂,現場提供就業及實習崗位3萬餘個。

  對行業需求的了解多一分,求職的方向就更明晰一分。不少前來參加招聘會的學生認為,在當前找工作的關鍵時期,這樣的供需對接會讓他們距離招聘信息更近,給他們的求職道路提供了更加豐富和多樣的選擇。

  以賽促教

  推動就業指導

  對於來到賽場的老師們來説,通過大賽,他們收穫了豐富教學內容的諸多思考。

  一年前,北京科技大學教師胡琳茹作為參賽選手,參加了首屆大賽教師課程教學賽道的比賽;今年,她以指導老師身份帶著學生再次加入大賽的緊張角逐中。

  如今,胡琳茹在學校面向本科生開設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在她看來,參與大賽的過程讓自己的授課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我把很多選手的參賽案例當作教學案例,為學生提供更多可以借鑒的生涯規劃經驗”。

  依託大賽的舉辦,各地各高校也紛紛“出招”,把就業指導服務做細做實。

  福建省教育廳在省賽期間組織開展專題培訓,吸引全省3600余名畢業班輔導員、就業工作人員、就業部門負責人及骨幹教師參與;揚州大學將大賽與日常教學、人才培養環節深度融合,構建“課程+實踐+競賽”三位一體生涯教育體系……

  “我們以大賽為契機,加強高校和用人單位對接,不斷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提升人才培養品質,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都能找到心儀的工作。”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説。(記者王鵬、謝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