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美國索菲亞大學諮詢心理學碩士項目(MCPC)啟動儀式暨學術論壇在上海盛大舉行。該項目作為全美首個且唯一獲得WSCUC認證的雙語諮詢心理學碩士項目,憑藉“整合取向心理諮詢”的特色和“東西方臨床智慧融合”的培養體系,立志培育兼具全球視野與中國實踐能力的心理健康領軍人才。此次活動恰逢索菲亞大學建校五十週年,不僅是項目的啟航,更象徵著學校在全球心理學教育版圖的拓展以及中美文化融合的深化。
啟動儀式:匯聚精英 共襄盛舉
作為當日活動的重頭戲,啟動儀式由索菲亞大學主辦、上海立達學院承辦,並得到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媒體的支持,共同圍繞“心理諮詢的國際視野與時代新篇章”主題,開展學術研討、督導實踐分享與跨文化對話,搭建起專業的學術交流平臺。
索菲亞大學校長Dr.Carol Humphreys,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索菲亞大學中方學術顧問委員會主席孫時進,索菲亞大學亞太區首席代表劉地文,索菲亞大學全球合作事務主任張琳,索菲亞大學超個人心理學中英雙語博士項目主席朱彩方教授,首都醫科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楊鳳池教授,原海軍軍醫大學心理係教授蔣春雷,上海戲劇學院表演係副教授高鴿,聯邦德國圖賓根大學應用心理學與行為科學博士張可創,西安交通大學蘇州國際商學院副院長Dr.Ellen Touchstone,上海立達學院副董事長蔡中奇,上海立達學院校長黃亞鈞,副校長郭霖、董珊珊、祁焱華,以及上海立達學院、索菲亞大學相關領導,行業導師代表,實習基地代表出席啟動儀式。
Dr.Carol Humphreys校長在致辭中回顧了索菲亞大學50年的發展歷程。她指出,學校的多個項目都聚焦于培養關注“全人發展”的心理健康人才。在全球化心理健康挑戰加劇的當下,融合東西方心理學智慧既是學術使命,也是社會責任。校長特別感謝了合作團隊、院校及機構,強調此次合作是學校國際化進程的重要里程碑。
孫時進教授以《論語》中“五十而知天命”為切入點,解讀了學術使命。他回溯索菲亞大學創始人融合東西方心理學的初心,提到從哈佛哲學到東方禪宗,從榮格理論到家思想,東西方智慧在學校的教育體系中交匯。孫教授還肯定了項目教授們將藝術療愈、正念禪修與臨床心理學融合的實踐,認為索菲亞大學50年的發展不僅是學術成就,更是精神成長的過程。
活動現場,Dr.Carol Humphreys校長為中國心理學界資深專家頒發聘書,任其為項目中方授課教授,包括首都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央視《心理訪談》特邀專家楊鳳池教授,原海軍軍醫大學心理系主任蔣春雷教授,上海戲劇學院表演係副教授高鴿。這些專家的多元化背景,充分體現了項目“學術引領 +本土實踐”的優勢。
中方導師代表楊鳳池教授以《選擇與智慧——與心理諮詢行業的緣分》為題,回顧其從神經科學轉向心理學的歷程。通過剖析經典案例,他提出“分析體驗式諮詢模式”的核心——以“知”解惑,以“行”賦能,實現來訪者的知行合一。他期待今後有機會在索菲亞大學進行現場諮詢。
在充滿象徵意義的“知識傳承與生命成長”儀式上,索菲亞大學校長Dr. Carol Humphreys、孫時進教授、黃亞鈞校長、楊鳳池教授、蔣春雷教授、高鴿教授共同為“智慧之樹”澆灌清泉。這一儀式代表著MCPC項目將紮根中國文化,融合國際前沿理論,培育心理健康領域的智慧之花,開啟知識傳承與人才培養的新征程。
為推動産學研融合,索菲亞大學向郭海平、李劍、鄭青、施偉、張茜等行業專家頒發行業導師聘書。這些導師將參與課程設計、案例督導與實習指導,助力學員打通“學術研究-臨床實踐-職業認證”全鏈條,確保學員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緊密結合理論與實踐。
索菲亞大學全球合作事務主任張琳為上海立達學院、南京原生藝術中心、上海塞爾益心管理諮詢有限公司、open me lab進行實習基地授牌。這些基地覆蓋高校心理諮詢、藝術療愈、企業EAP等多元場景。上海立達學院黃亞鈞校長表示,將與索菲亞大學聯合培養國際化心理諮詢師,推進跨文化研究,打造心理健康服務示範窗口。
學生代表趙哲城在啟動儀式上分享了自己與索菲亞大學的緣分。趙哲城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大學人本心理學院,他回顧了十年的心理學探索歷程,最終選擇索菲亞大學,認為這是一段充滿意義的旅程。
索菲亞大學全球合作事務主任張琳解讀了MCPC項目的四大核心優勢。中美雙師制將加州執照體系與本土經驗深度融合,為學員提供國際化與本土化兼具的教育;雙軌培養路徑讓學員可自主選擇研究型或實踐型方向,滿足不同職業規劃需求;對接國內權威督導體系,通過中美聯合督導實現整合創新;20+專項實踐基地強化了學員在婚姻家庭、青少年心理等熱門領域的實戰能力。
主題論壇:聚焦時代議題 探索行業未來
活動當日還舉辦了學術論壇及研討會。其中,《演算法vs心法——心理諮詢在 AI時代的存在與超越》論壇邀請了孫時進、楊鳳池、張可創、蔣春雷、張麒、Dr.Ellen等國內外頂尖學者與行業先鋒。專家們圍繞 AI技術對心理諮詢行業的衝擊與賦能展開討論,認為AI與人類諮詢師是互補共生的關係。AI與人類諮詢師並非零和博弈,而是互補共生的關係。AI可承擔基礎情緒疏導、數據監測等任務,而人類諮詢師則聚焦于深度共情、個性化干預與複雜心理問題的解決。
在“整合取向諮詢與督導技術研討會”上,中外心理學專家圍繞整合取向心理諮詢展開探討。楊鳳池教授分享了央視《心理訪談》案例,強調“知行合一”在諮詢中的重要性。Dr. Carol Humphreys校長強調人本主義的基礎作用,以及諮詢中的倫理規範。孫時進教授從生命歷程角度闡述諮詢師的責任,張可創教授注重來訪者的內在體驗和自我覺察。註冊督導師汪新亮提出整合取向是一種諮詢態度,應根據來訪者情況靈活整合理論資源。與會專家還從生命教育視角指出,心理諮詢要幫助個體面對困境,發現生命意義。此次研討會豐富了整合取向內涵,為從業者提供了交流平臺。
朱彩方教授深入解析了索菲亞大學超個人心理學諮詢的獨特價值。當代人心理需求複雜,索菲亞大學融合東西方智慧的整合取向能全面回應挑戰。超個人心理學形成全人干預模式,其諮詢心理學項目通過理論框架創新、六維干預體系和臨床實戰解析展現優勢。在互動研討環節,朱教授與同行進行案例討論,強調諮詢師自身的專業整合與成長。
索菲亞大學諮詢心理學碩士項目的啟動,標誌著中美心理學教育合作邁入新階段。依託WSCUC認證體系、中美雙導師制和本土化實踐網絡,該項目將推動心理學教育革新。未來,項目畢業生有望成為東西方智慧的橋梁,為健康中國和全球心理健康共同體貢獻力量。(消息來源:上海立達學院)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