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馬爾他姆西達,選手在第24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馬爾他賽區比賽上演講。記者 陳文仙 攝
“漢語橋”中文比賽近日分別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埃及、拉脫維亞和馬爾他舉行。
第24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羅馬尼亞賽區決賽日前在羅馬尼亞西北部城市克盧日-納波卡舉行。來自羅馬尼亞5所孔子學院的22名大學生參賽。
演講環節,選手們以“天下一家”為主題講述了與中文結緣的故事,表達了對跨文化理解與民心相通的期盼。在才藝表演環節,選手們通過舞蹈、歌曲、古箏演奏、茶藝等形式,展示了中文學習成果與對中華文化的熱愛。經過激烈角逐,瑪麗亞·平蒂烏塔榮獲特等獎,將赴中國參加總決賽。
克盧日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馮少中表示,“漢語橋”比賽展現了跨越山海的熱愛,期待未來有更多當地民眾通過這扇語言之窗看見一個立體而真實的中國。
第24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馬爾他賽區比賽日前在馬爾他大學舉行。6名參賽學生通過中文演講和才藝展示兩個環節,展現了他們在語言學習與文化理解方面的成果與熱情。
在中文演講環節,選手們圍繞“天下一家”這一主題,以流利的中文和真摯的情感,講述了自己學習中文的體會以及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嚮往。在才藝展示環節,選手們在歌曲演唱、漢服展示、皮影戲表演等方面各展所長。最終,瑪麗·克萊爾·阿奎利娜榮獲馬爾他賽區一等獎。
第18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保加利亞賽區決賽日前在索非亞舉行,主題為“追夢中文 不負韶華”。
比賽分中國文化和語言知識測試、漢語自由演講和回答問題、中華文化技能展示3個環節,共11名選手參與角逐。最終,韋羅妮卡·格奧爾基耶娃奪得冠軍,獲得赴中國參加全球總決賽的資格。
中國駐保加利亞大使館臨時代辦王敏説,“漢語橋”不僅是語言比賽,更是連接不同文化的紐帶。越來越多保加利亞青年通過“漢語橋”走近中文和中國文化,架起了中保人民友誼的橋梁。
第18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埃及賽區決賽5月10日在開羅舉行。比賽設有主題演講、知識問答和才藝表演3個環節。最終,努爾·艾哈邁德與哈比芭·薩拉赫分別獲得本次比賽初中組和高中組一等獎。
埃及開羅大學中文系主任、孔子學院埃方院長雷哈卜·馬哈茂德在致辭中説,今年所有的試點中學都參加了“漢語橋”比賽,“我看到的不僅是激烈的競技,更是文明互鑒的火種”。
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公參盧春生在致辭中説,越來越多埃及青年對學習使用中文、了解中國文化産生了濃厚興趣,語言不僅是人際交流的工具,更是心靈相通的密碼。
拉脫維亞第22屆“漢語橋”中文比賽日前在拉脫維亞大學舉行。選手們完成了中文歌曲演唱等才藝展示和知識問答等環節。比賽現場氣氛熱烈,掌聲不斷。最終,阿爾比娜·普斯科等3人從53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小學、中學和大學高級組冠軍。
拉脫維亞大學副校長恩斯現場致辭説,中文不僅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豐富的語言之一,也是連接拉中兩國人民友誼的橋梁。舉辦這樣的比賽活動非常有助於雙邊關係發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